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蔚楠

作品数:33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脊髓
  • 6篇关节
  • 5篇代谢
  • 5篇中医
  • 4篇丹参
  • 4篇丹参酮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术后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膝关节
  • 4篇细胞
  • 4篇脊髓缺血
  • 4篇脊髓缺血再灌...
  • 4篇脊髓缺血再灌...
  • 4篇关节炎

机构

  • 28篇福建中医药大...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教育部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 1篇福建省微生物...

作者

  • 33篇刘蔚楠
  • 15篇林翔
  • 13篇戴燕铃
  • 10篇林家钟
  • 5篇张俐
  • 4篇杨柳
  • 4篇蓝文彬
  • 4篇李绵利
  • 4篇林建华
  • 3篇吴朝阳
  • 3篇李壮苗
  • 3篇林金銮
  • 3篇周晓霞
  • 3篇邱晨
  • 2篇李霞
  • 2篇李祥
  • 2篇庞书勤
  • 2篇章靓
  • 1篇罗鸿斌
  • 1篇聂光瑞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临床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中医临床护理学“微课+项目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及效果。[方法]以OBE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构课程的学习成果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微课+项目式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本科生中开展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期末考试、综合学习能力评价的量表和问卷、学生质性访谈等方式评价教学改革效果。[结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P<0.01);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和学习合作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总分、开放思想维度、分析能力维度和系统化能力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解决问题能力中正性问题定向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而负性问题定向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0.05)。质性访谈结果表明,教学改革不仅强化了学生临床沟通与患者关怀的职业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中医护理的专业自信,激发了其守正创新的内在动力。[结论]基于OBE理念的“微课+项目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了中医临床护理学多学科整合课程的改革需求,充分融合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特点,促进了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素养达成等学习成果目标的实现。
戴燕铃张甸甸郑巧玲杨柳李壮苗吴玲刘蔚楠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薯蓣粥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及相关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TR,10 mL·kg^(-1)·d^(-1)生理盐水)、模型组(Model,10 mL·kg^(-1)·d^(-1)生理盐水)、薯蓣粥组(SYZ,12 g·kg^(-1)·d^(-1))、二甲双胍组(MET,100 mg·kg^(-1)·d^(-1))、联合用药组(COMB,薯蓣粥+二甲双胍,剂量同上),持续干预6周。检测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血脂水平,采用16S rRNA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变化,Spearman分析构建差异菌群与差异代谢物的关联。结果与Model组比较,SYZ、MET、COMB组显著降低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P<0.01)。16S rRNA测序表明,薯蓣粥可以降低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且COMB组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s/Bacteroidetes,F/B)显著降低(P<0.05)。SYZ组的优势菌属包括梭菌属(Clostridiaceae)、g_SMB53、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迷踪菌属(Elusimicrobiaceae)等。粪便代谢组学检测出正、负离子模式下SYZ和Model组分别有94个和60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Spearman分析表明肠道多种益生菌与代谢产物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薯蓣粥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
戴燕铃刘蔚楠邱晨李绵利章靓庞书勤
关键词:肠道菌群
基于CiteSpace分析2003-2023年生酮饮食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前沿趋势
2025年
目的分析生酮饮食在2型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2型糖尿病的饮食模式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生酮饮食和2型糖尿病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集检索近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导出后查重筛选,使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纳入英文文献的总体发文特征,研究主体及合作网络、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92篇英文文献,2003-2023年生酮饮食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文献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国家间合作较为紧密;高产机构主要是哈佛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但中心性较低,机构间缺乏广泛合作,影响力有待提高;Noakes M是最多产的作者。高被引文献主要是生酮饮食在控制肥胖、糖尿病缓解的临床研究、综述和专家共识。关键词共现、聚类显示研究热点集中于生酮饮食缓解糖尿病的机制和实现糖尿病缓解的管理方式。结论生酮饮食与2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研究重点可关注生酮饮食的长期干预以及促进2型糖尿病缓解等方面。
张甸甸郑巧玲刘蔚楠邱晨张佳丽陈铭鑫戴燕铃
关键词:生酮饮食2型糖尿病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益肾健骨膏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益肾健骨膏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膏方组、低剂量膏方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低、高剂量膏方组分别给予2 g/(kg·d)、13 g/(kg·d)益肾健骨膏灌胃,阳性药物组灌服6.25 mg/(kg·w)阿仑膦酸钠维D3。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腰椎骨密度和腰椎最大压缩载荷,通过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Ⅰ),RT-PCR检测腰椎骨组织OPG、RANKL、RANK、TRAF6的mRNA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腰椎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益肾健骨膏治疗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膏方组大鼠腰椎骨密度、最大压缩载荷,血清PINP、OPG水平,骨组织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的mRNA和蛋白表达,OPG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TRACP、CTX-Ⅰ水平,骨组织RANKL、RANK、TRAF6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剂量益肾健骨膏能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强度及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通路及OPG/RANKL/RANK系统有关。
刘蔚楠周晓霞朱玮章靓林家钟林翔王荣茂张燕戴燕铃
关键词:骨代谢NOTCH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中药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获取梅花入骨丹化学成分及SDF结构,利用Swiss ADME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骨性关节炎发病相关基因,应用Venny 2.1.0构建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构建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及聚类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将药物-疾病关键靶点蛋白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槲皮素,AKT、VEGFA、RELA、TNF、STAT3、MARK、MMPs、TLR4是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蛋白聚糖与肿瘤、PI3K-Akt、MARK、IL-17、TNF和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是梅花入骨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机制通路。结论梅花入骨丹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协同治疗骨性关节炎。
林家钟林翔刘蔚楠丘杭林巫霞玭王荣茂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骨性关节炎
丹参酮调控谷胱甘肽、ATP酶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20只体重250±10g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丹参酮组各40只。空白组:麻醉后打开腹腔,不阻断腹主动脉即终止手术,暂时关闭腹腔;对照组:造模前不注射任何药物,造模后暂时关闭腹腔;丹参酮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半小时腹腔注射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造模成功后暂时关闭腹腔。3组均于麻醉下腹主动脉取血和脊髓组织。分别于造模后0.5h、1h、4h、8h、12h后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脊髓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1、血清GSH含量3组分别由缺血再灌注0.5h后的21.1、10.1、19.6mgGSH/L开始下降,4h达最低点18.1、1.0、16.3mgGSH/L,之后其含量逐渐增强,再灌注12h达到19.4、6.1、13.7mgGS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脊髓Na+-K+-ATP酶活性3组分别由缺血再灌注0.5h后的5.9、5.3、5.7μmolPi/mgprot/h开始下降,4h达最低点6.0、2.0、4.0μmolPi/mgprot/h,之后其活性逐渐增强,再灌注12h达到7.8、4.1、6.1μmolPi/mgpro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张俐刘蔚楠林翔彭美玉张文光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酮谷胱甘肽NA+-K+-ATP酶
欧洲人群膳食习惯与2型糖尿病因果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20种膳食习惯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以20种膳食习惯为暴露因素,T2DM为结局因素,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选取与20种膳食习惯显著相关(P<5.0×10^(-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MR分析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其中IVW为最主要的方法。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乙醇摄入频率(OR:1.30,95%CI:1.14~1.49,P<0.001)和咖啡摄入量(OR:1.48,95%CI:1.06~2.06,P=0.020)与T2DM发病风险增加有因果关系;而油性鱼摄入(OR:0.78,95%CI:0.62~0.98,P=0.029),奶酪摄入(OR:0.68,95%CI:0.56~0.82,P<0.001)与T2DM发病风险降低有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论 在欧洲人群中,基因预测的乙醇摄入频率,咖啡、油性鱼、奶酪摄入量与T2DM发病存在因果关系,其中乙醇摄入频率和咖啡摄入量可能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油性鱼和奶酪摄入量可能是预防T2DM发生的保护因素。
戴燕铃郑巧玲张甸甸邱晨张海荣周晓霞刘蔚楠
关键词:膳食习惯2型糖尿病因果关联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艾瑞昔布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干预,两组的治疗周期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内服药物治疗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德建龚丽华陈雄刘蔚楠林庆宾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注射液运动疗法艾瑞昔布氨基葡萄糖胶囊
散结通络中医外治联合ERAS理念优化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散结通络中医外治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优化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8月至2024年1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行TK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RAS理念优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散结通络中医外治护理,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分别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膝疼痛程度,同时测量患肢髌骨中点上10 cm处周径值,评估肢体肿胀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14天,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膝关节协会评分表(KSS)分别对患者自理能力、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大腿周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KSS功能评分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芒硝外敷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与ERAS理念优化护理改善TKA术后的疼痛和肿胀,促进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周晓霞刘蔚楠戴燕铃谢丽梅
关键词:中医外治功能康复
mTOR抑制剂FIM-A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9~1×10-5mol/L)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分泌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FIM-A对MG-63细胞中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 kinase protein,p70s6k)及4E结合蛋白1(4E-bindingprotein 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人成骨hF-OB1.19细胞相比,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mTOR、p70s6k及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IM-A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r=0.940,P<0.01)。1×10-6mol/L FIM-A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MG-6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6.4±3.2)%vs(43.4±6.9)%,P<0.05],而MG-6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不同浓度FIM-A作用24 h后,MG-63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IF-1α,r=-0.988,P<0.01;VEGF,r=-0.998,P<0.01)。同时,FIM-A对MG-63细胞中mTOR(r=-0.919,P<0.01)、p70s6k(r=-0.843,P<0.01)及4EBP1(r=-0.818,P<0.01)蛋白的磷酸化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FIM-A能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有关。
罗鸿斌刘蔚楠林建华程元荣张俐黄捷吴朝阳林金銮蓝文彬
关键词:MTOR抑制剂骨肉瘤MG-63细胞MTO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