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大新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术后
  • 5篇肿瘤
  • 5篇肠内
  • 5篇肠内营养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4篇肠癌
  • 4篇肠肿瘤
  • 3篇早期肠内营养
  • 3篇造瘘
  • 3篇脑损伤
  • 3篇基因
  • 2篇造瘘术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癌术
  • 2篇直肠癌术后
  • 2篇植物状态
  • 2篇植物状态患者
  • 2篇手术

机构

  • 13篇北京丰台医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作者

  • 17篇胡大新
  • 8篇郭强
  • 3篇李艳平
  • 2篇宋少柏
  • 2篇张国华
  • 2篇刘彬彬
  • 2篇郭伟
  • 2篇程实
  • 2篇殷桂香
  • 2篇殷桂香
  • 1篇马延山
  • 1篇杨峥
  • 1篇殷桂香
  • 1篇殷芳
  • 1篇殷芳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1998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人大肠肿瘤与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4例大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粘膜中DCC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5例大肠腺瘤和29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别有1例(20%)、15例(51.7%)DCC基因mR-NA表达发生缺失。其中高、中、低分化的大肠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5.0%(2/8)、44.4%(4/9)、75.0%(9/12)(P<0.05)。而有转移者为76.9%(10/13),无转移者31.2%(P=0.018)。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与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提示:对大肠癌原发病灶DCC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将有助于识别高度恶性的大肠癌及判断大肠癌的转移潜能。
郭伟胡大新张国华宋少柏
关键词:大肠肿瘤肿瘤抑制基因DCC基因RT-PCR
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原因、诊治及预防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阑尾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股沟疝63例中,右斜疝52例,左斜疝8例,双侧3例。在阑尾切除手术后平均发生时间为6.8 a。同期非手术后发生的腹股沟疝879例中,右斜疝487例,左斜疝198例,双侧194例。阑尾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股沟疝右左之比为6.50∶1;未施行阑尾切除手术后的879例中,右左之比为2.45∶1。阑尾切除手术后,右侧腹股沟疝发生几率与未施行阑尾切除手术的腹股沟疝相比明显增多(P<0.01);而左侧腹股沟疝的发生与阑尾切除术无关。结论阑尾切除术后易发生右侧腹股沟疝是多种因素所致,其根本原因是阑尾切除术中损伤了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及其细小分支,损伤了腹壁肌肉,降低了腹壁强度。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关键是避免神经损伤和腹壁肌肉损伤。
胡大新郭强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6例原因及预防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1-02/2008-07 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患者资料。结果:胆总管损伤3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松动、脱落6例、迷走胆管损伤7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胆漏主要原因与肝外胆管处理不当,肝床迷走细胆管损伤有关。加强培训,落实准入,规范操作,适时中转手术可避免胆漏发生。
胡大新郭强李艳平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经鼻饲管和锁骨下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EN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PN组高;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PN组;EN组术后白蛋白略有下降,前白蛋白升高。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胡大新郭强程实
关键词:肠道营养
大肠癌DCC基因mRNA表达的频发缺失(附2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大肠癌DCC基因mRNA表达的频发缺失(附25例临床研究)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100039)胡大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100853)郭伟,宋少柏,张国华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在人类不同肿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这种失活机制包括等...
胡大新胡大新郭伟张国华
关键词:大肠肿瘤DCC基因MRNA
经皮内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7年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n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iejunostomy,PEJ)是一项内镜介导的胃和小肠造瘘技术,是一种微创、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肠内营养方法.本研究对39例行PEG和PE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殷桂香殷芳刘彬彬胡大新
关键词: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小肠造瘘术吞咽功能障碍ENDOSCOPIC
双镜联合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对46例胃肠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双镜联合技术两种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术后病灶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肿瘤标志物水平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病灶组织漏切、肿瘤切除率及非病灶组织过切方面亦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治疗后3d,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殷桂香杨峥刘彬彬胡大新
关键词:胃肠肿瘤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病灶组织
经皮内镜下胃与小肠造瘘术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殷桂香殷芳刘彬彬胡大新
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急诊手术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27例,治愈率87%。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全层裂开1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Ⅰ期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1例,1例术后4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3,5 a生存率依次为81%,38%和23%。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良好方法,术前应尽早诊断、缓解梗阻、改善全身状态,争取行I期手术。
胡大新郭强
关键词:梗阻性结肠癌老年梗阻性急诊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结直肠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打击可导致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明显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胡大新郭强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结直肠肿瘤肠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