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3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6篇合金
  • 18篇微弧氧化
  • 14篇合金表面
  • 11篇镁合金
  • 10篇表面处理
  • 9篇氧化膜
  • 9篇微弧氧化膜
  • 8篇镁合金表面
  • 8篇纳米
  • 7篇铝合金
  • 7篇高温合金
  • 6篇铝合金表面
  • 6篇铝合金表面处...
  • 5篇镍基
  • 5篇自组装
  • 4篇氧化陶瓷膜
  • 4篇陶瓷
  • 4篇陶瓷膜
  • 4篇镍基高温
  • 4篇镍基高温合金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大连汇金泰高...

作者

  • 35篇王勇
  • 25篇郭泉忠
  • 22篇杜克勤
  • 21篇郭兴华
  • 13篇王福会
  • 6篇郭建亭
  • 4篇周兰章
  • 4篇李谷松
  • 3篇汪川
  • 2篇侯介山
  • 2篇袁超
  • 2篇秦学智
  • 2篇王铁利
  • 2篇黄学兵
  • 1篇左晓姣
  • 1篇常新春
  • 1篇郭永安
  • 1篇张伟
  • 1篇郑玉贵
  • 1篇侯万良

传媒

  • 2篇第四届先进材...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金属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蓄电池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0
  • 2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弧氧化处理对6061铝合金电偶腐蚀防护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提高船舶上铝合金的耐蚀性能。方法使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并使用环氧树脂进行封孔,通过电化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偶腐蚀试验等方法,对膜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制备的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约为40μm,致密均匀。在240h浸泡试验后,仍具有较强的耐蚀性,与316L不锈钢耦合的电流密度从约47μA/cm^(2)下降到20μA/cm^(2)左右,对6061铝合金的耐蚀性有显著提升。封孔处理后,浸泡腐蚀240h,未发现明显腐蚀,电偶电流进一步下降到11μA/cm^(2)。结论对6061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耐蚀性能,对电偶腐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封孔处理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李鹏飞郭泉忠王勇王勇汪川
关键词:铝合金微弧氧化封孔电化学电偶腐蚀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智能缓释结构一体化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智能缓释结构一体化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微弧氧化膜骨架结构,随后将带有微弧氧化膜(MAO)骨架结构的镁合金试样浸入改性水凝胶内,改...
杜克勤郭泉忠郭兴华王勇杜佳楠
文献传递
多次返回重熔对K17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了K17G合金经5次返回重熔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认为在多次返回重熔浇注过程中N含量增高、非金属夹杂物增多,改变了合金的凝固过程,枝晶弯曲,共晶组织粗大,疏松倾向明显,并导致力学性能的变化,如:短时拉伸塑性下降,持...
王勇黄学兵
关键词:定向凝固碳化物
电化学氧化制备的纳米多孔Ti_4O_7导电添加剂对铅酸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成功地制备了Magnéli相Ti_4O_7导电添加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观测了Ti_4O_7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将少量Ti_4O_7导电添加剂加入到铅酸电池正电极中,考察了实验电池的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多孔Ti_4O_7更有利于在正极板内形成导电通路,可有效地提高铅酸电池的放电容量。
郭泉忠郭兴华杜克勤王勇郭志刚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法正极铅酸电池
一种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功能化设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功能化设计的方法,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同时施加方波脉冲电压及高频载波而得以实现,其配套电解液主要由基础组成、辅助添加剂和致密化添加剂组成。本发明...
杜克勤郭兴华郭泉忠王勇王福会
文献传递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芯板微流道的精密蚀刻方法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芯板微流道的精密蚀刻方法,属于金属化学蚀刻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掩模版图案,精确设计蚀刻液及防侧蚀液配方,严格把控蚀刻温度、蚀刻时间、喷淋压力等关键参数,设计防侧蚀液在沟槽侧壁形成保护膜层,结合蚀刻液与防侧...
汪川贾志刚郭泉忠吴磊王勇
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复合纳米电解液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复合纳米电解液其应用,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复合纳米电解液是由初始处理电解液和二次处理复合电解液两部分组成;初始处理电解液由氢氧化钠和硅酸钠溶于水中形成;所述二次处理...
杜克勤郭兴华郭泉忠王勇
文献传递
AZ31B镁合金微弧氧化/微胶囊环氧复合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2025年
目的针对镁合金涂层破损后快速腐蚀问题,将微胶囊自修复涂层与微弧氧化膜相结合,制备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研究其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预聚体,制备包覆桐油的微胶囊,将微胶囊按照质量分数(以环氧树脂的质量为基准)为0%、5%、10%、15%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分别喷涂在镁合金基体和微弧氧化膜表面,制备微胶囊自修复涂层和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SEM对膜层的表面形貌及修复后的形貌进行分析,通过拉开法测试涂层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探讨微胶囊添加量对单一自修复涂层和复合自修复涂层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涂层划痕区域的修复效果随着微胶囊含量的提升而明显提高,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超过10%时涂层的结合力明显下降,最佳的微胶囊质量分数为10%。电化学阻抗解析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电阻(Rc)为1.12×10^(5)Ω·cm^(2),与单一自修复涂层相比提高了3个数量级,与未添加微胶囊的微弧氧化环氧涂层相比,提高了2个数量级,盐雾测试1000 h后划痕处无明显腐蚀剥落。结论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单一自修复涂层,冶金结合的微弧氧化膜作为镁合金基体与自修复层之间的中间层,遏制了由镁基体丝状腐蚀扩散所致的有机涂层快速剥离,保障了自修复涂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减缓了腐蚀扩展速率,有效提升了涂层的自修复效果和耐蚀性。
纪锋艳田梦真李涛郭泉忠汪川王勇吴磊曹公望刘雨薇贾志刚
关键词:镁合金微胶囊微弧氧化自修复
氧、氮在镍基高温合金中的物理化学行为
了氧和氮元素在一种镍基高渐合金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指出它们在高温合金中主要以固体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并且影响碳化物的析了形貌,使碳化物块化,氮化钛在该合金中的溶解度为相当于5ppmN。
黄学兵王勇
关键词:高温合金力学性能
一种超音速火焰喷涂铁基非晶涂层的封孔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速火焰喷涂铁基非晶涂层的封孔剂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封孔剂主要由Al(OH)<Sub>3</Sub>和H<Sub>3</Sub>PO<Sub>4</Sub>组成,且相应的重量比为1:4.2;具体的应...
孙文海王勇王建强郑玉贵王淑兰常新春侯万良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