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泉忠

作品数:5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5篇合金
  • 28篇微弧氧化
  • 21篇镁合金
  • 21篇合金表面
  • 16篇电化学
  • 16篇氧化膜
  • 14篇微弧氧化膜
  • 13篇镁合金表面
  • 10篇表面处理
  • 9篇铝合金
  • 8篇陶瓷
  • 8篇铝合金表面
  • 8篇纳米
  • 7篇多孔
  • 7篇多孔陶瓷
  • 7篇致密
  • 7篇致密性
  • 7篇涂层
  • 6篇电池
  • 6篇电化学阻抗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金...
  • 4篇中国兵器科学...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天能电池集团...
  • 2篇中国第一汽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天能电池集团...

作者

  • 52篇郭泉忠
  • 36篇杜克勤
  • 26篇郭兴华
  • 25篇王勇
  • 22篇王福会
  • 10篇汪川
  • 5篇张伟
  • 3篇王荣
  • 3篇王勇
  • 2篇徐永东
  • 2篇朱秀荣
  • 2篇郭志刚
  • 1篇王长罡
  • 1篇杜佳楠
  • 1篇刘海涛
  • 1篇左晓姣
  • 1篇刘雨薇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蓄电池
  • 2篇电镀与环保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汽车工艺与材...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第七届全国腐...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体材质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
现阶段,关于基体不同对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尤其是稀土镁合金,研究较少。本工作采用致密化微弧氧化技术在Mg-Gd-Y、ZM6和AZ91D三种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通过EIS手段比较研究了三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致密...
郭泉忠杜克勤王荣徐永东朱秀荣王福会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致密性电化学阻抗谱
文献传递
AZ31B镁合金微弧氧化/微胶囊环氧复合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2025年
目的针对镁合金涂层破损后快速腐蚀问题,将微胶囊自修复涂层与微弧氧化膜相结合,制备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研究其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三聚氰胺-甲醛为预聚体,制备包覆桐油的微胶囊,将微胶囊按照质量分数(以环氧树脂的质量为基准)为0%、5%、10%、15%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分别喷涂在镁合金基体和微弧氧化膜表面,制备微胶囊自修复涂层和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SEM对膜层的表面形貌及修复后的形貌进行分析,通过拉开法测试涂层与基体之间的附着力,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探讨微胶囊添加量对单一自修复涂层和复合自修复涂层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涂层划痕区域的修复效果随着微胶囊含量的提升而明显提高,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超过10%时涂层的结合力明显下降,最佳的微胶囊质量分数为10%。电化学阻抗解析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电阻(Rc)为1.12×10^(5)Ω·cm^(2),与单一自修复涂层相比提高了3个数量级,与未添加微胶囊的微弧氧化环氧涂层相比,提高了2个数量级,盐雾测试1000 h后划痕处无明显腐蚀剥落。结论微弧氧化复合自修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单一自修复涂层,冶金结合的微弧氧化膜作为镁合金基体与自修复层之间的中间层,遏制了由镁基体丝状腐蚀扩散所致的有机涂层快速剥离,保障了自修复涂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减缓了腐蚀扩展速率,有效提升了涂层的自修复效果和耐蚀性。
纪锋艳田梦真李涛郭泉忠汪川王勇吴磊曹公望刘雨薇贾志刚
关键词:镁合金微胶囊微弧氧化自修复
2天电池脉冲内化成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化成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序。目前,铅酸蓄电池生产已基本完成了从极板外化成到电池内化成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化成工艺一般是3 d直流化成模式。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对2 d脉冲内化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利用化成充放电机、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工作站、示波器等仪器,通过物相、电化学暂态、微结构观察、性能对比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传统的3 d直流内化成与2 d脉冲化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证实了2 d脉冲内化成工艺的可行性。
王杜友郭志刚郭泉忠张峰博洪清富沈菲
关键词:铅酸电池直流暂态分析时间常数
一种铝合金表面单层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表面单层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铝合金工件置于电解液中,在电解液中铝合金工件表面作为工作电极,不锈钢导体作为对电极,不锈钢导体与所述工件表面构成电解回路;然后向...
杜克勤郭兴华郭泉忠王勇王福会
文献传递
一种表面覆有亚氧化钛涂层的DSA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覆有亚氧化钛涂层的DSA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将钛基材进行微弧氧化形成氧化钛涂层;在马弗炉中煅烧,使涂层中的无定形二氧化钛和锐钛矿二氧化钛转换为金红石二氧化钛;最后在涂层表面...
郭泉忠汪川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纳米自组装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纳米自组装复合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镁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形成多孔陶瓷层,然后对多孔陶瓷层表面喷涂改性水性涂料形成水性涂层,从而在镁合金基体表面...
杜克勤郭兴华王艳秋王勇郭泉忠王福会
文献传递
一种铝合金表面吸波功能性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表面制备吸波功能性防护涂层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制备的各种涂层。首先,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层,然后在氧化陶瓷层表面复合吸波涂层,制备出具有腐蚀防护性和吸波功能性的铝合金吸波功能...
杜克勤郭泉忠王福会张伟
一种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制备复合镀镍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制备复合镀镍层的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镁合金基体放入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之后采用含有镍盐的纳米自组装渗透剂和硼氢化钠的醇溶液对基体陶瓷涂...
杜克勤郭兴华王艳秋王勇郭泉忠王福会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陶瓷氧化铝型湿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氧化铝型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指示环境湿度的元器件技术领域。利用暂态自反馈微弧氧化技术在高纯铝薄片上制备一层稳定的多孔α-Al<Sub>2</Sub>O<Sub>3</Sub>陶瓷膜为感湿介...
杜克勤郭兴华郭泉忠王勇王福会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亚氧化钛/氧化铅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亚氧化钛/氧化铅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首先采用了溶胶凝胶‑均匀沉淀混相法,包括利用柠檬酸和乙酰丙酮,以硫酸钛为钛源制备出钛溶胶,采用尿素作为沉淀剂,以硝酸铅作为铅源,...
杜克勤郭兴华郭泉忠王勇王福会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