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泽斐

作品数:25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图书
  • 6篇图书馆
  • 4篇网络
  • 3篇知识图
  • 3篇知识图谱
  • 3篇数字图
  • 3篇数字图书馆
  • 2篇信息产业
  • 2篇社会网
  • 2篇社会网络
  • 2篇社会网络服务
  • 2篇台湾信息
  • 2篇网络服务
  • 2篇接口
  • 2篇开放接口
  • 1篇动态性
  • 1篇多特征融合
  • 1篇信息采集
  • 1篇信息公平
  • 1篇信息平等

机构

  • 2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5篇林泽斐
  • 4篇欧石燕
  • 2篇孟雪梅
  • 1篇孙清玲
  • 1篇陈金菊

传媒

  • 5篇图书情报工作
  • 5篇数字图书馆论...
  • 2篇知识管理论坛
  • 2篇情报探索
  • 2篇新世纪图书馆
  • 1篇现代情报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情报学报
  • 1篇情报资料工作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厦门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通用事件语义模型比较分析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意义]事件语义模型是描述和组织事件内容的语义框架。对事件语义模型进行总结和剖析,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梳理总结了7个典型通用事件语义模型(Event、SEM、LODE、ABC、LODE、EBSTDM和刘宗田等提出的事件语义模型),并从其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展望了事件语义模型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新的语义表示维度和建模视角;事件语义模型的横向连续性和纵向层次化相结合的研究;事件语义模型动态特征的语义组织研究。
陈金菊欧石燕林泽斐
关键词:动态性EVENTSEMABC
基于微博开放平台的图书馆社会网络服务整合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调查了图书馆界利用微博开展读者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利用微博开放平台开展社会网络服务的可行性,并以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为例提出了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地理区域为中心和以文献资源为中心三种社会网络服务整合模式。
林泽斐
关键词:图书馆社会网络服务
基于VPN与无盘网络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安全策略分析与实现
2007年
论文介绍了VPN及无盘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其作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架构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基于VPN和无盘网络的数字图书馆安全框架和体系模型。
林泽斐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无盘网络VPN
数字人文组织联盟的建设与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是世界大型数字人文组织之一。本文对ADHO的治理结构和学术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梳理,总结其活动特征。研究发现,ADHO通过伞式组织架构实现对成员组织活动的支持与协调,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创办学术期刊、赞助特别兴趣小组和设立数字人文奖项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数字人文学术合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我国的数字人文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建设多层次的数字人文合作组织、营造数字人文学术生态系统、培育数字人文新生力量、参与国际性数字人文组织等。
李卓群林泽斐
论散件式文书的归户性整理——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院藏契约文书为例
2025年
近年来,以契约为代表的民间文书被大规模挖掘、整理、出版和研究,学界普遍意识到归户性整理的重要性。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对体量庞大的散件式文书再次进行整理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谱系建构法”“区域分析法”“地名指导法”“田野调查法”等加以归类、分析、核验,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实践表明,“社会网络分析法”为文书归户性整理提供了便捷、可靠的算法,但也存在疏漏和偏差,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补充与纠偏。
孙清玲林泽斐
关键词:民间契约契约文书社会网络分析法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历史学循证知识库构建与应用方法研究
2025年
[目的/意义]基于大语言模型,探索历史学领域循证知识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旨在为历史学研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工具,促进数字人文时代的研究方法革新。[方法/过程]首先,设计面向历史学的循证本体,建立证据语义组织框架;通过采用多阶段知识抽取策略,从历史文献中提取结构化的观点与证据。然后,结合向量检索与语言模型,进一步构建观点节点间的语义关联,形成历史学循证知识库。最后,采用多阶证据检索策略,逐层递进扩展证据检索范围,挖掘潜在的历史证据关联,支持历史学观点的智能化论证。[结果/结论]基于历史学循证知识库构建的原型系统,在发掘深层历史证据和多维度论证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效果,专家评测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展现出为历史研究提供智能化辅助的应用潜力。
范琪齐涵悦林泽斐
关键词:历史学循证知识图谱
台湾信息产业转型及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揭示了台湾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困境和转型的动因,总结了近10年来台湾政府和信息产业界通过抓住两次转型机遇所做的探索和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湾信息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
林泽斐孟雪梅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转型
面向KMS的Web信息采集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Web是知识管理系统(KMS)信息采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其数据的庞杂无序和半结构化特性给信息采集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文章对Web信息采集机制,特别是HTML结构特征分析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采集机制研究,以建立企业名录信息库为例,说明采集系统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KMS基础信息采集的能力。
林泽斐
关键词:知识管理系统信息采集信息提取
基于OpenAPI的图书馆社会网络服务整合平台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社会网络服务(SN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提出图书馆可利用第三方SNS服务商提供的OpenAPI接口,实现与SNS的深度整合;结合实践分析基于OpenAPI的图书馆社会网络服务整合应用体系和关键问题的实现方法。
林泽斐
关键词:开放接口社会网络服务数字图书馆
面向数字人文的沉浸式数字叙事:现状、路径与展望被引量:36
2022年
沉浸式数字叙事是融合沉浸式叙事与数字叙事的新兴叙事形态,目前已在数字人文项目中得到应用。本研究对沉浸式数字叙事进行全面调研,旨在为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提供参考。调查总结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发现当前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实现路径综合采用了多种叙事主体组织形态、叙事策略和技术手段。基于调查结果,建议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可向平台化、多技术栈、多模态方向发展。最后,以“闽台缘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例,提出一种实用的沉浸式数字叙事项目建设策略。
李锦绣林泽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