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富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与空心钉治疗肱骨大结节的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与空心钉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空心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UCLA评分及A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 67%低于对照组的2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疗效较好,可临床推广。
- 秦练张远金张国富李松柏孙法瑞高琨
- 关键词:带线锚钉空心钉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利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20例,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情况,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0~24.0个月,平均10.6个月.本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不连、股骨头坏死、髋内翻、内固定失败等情况发生.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 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段军张国富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 陈旧性胫骨干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分析
- 2005年
- 张国富秦练
- 关键词:胫骨干骨缺损合并症皮肤软组织缺损内固定
- 人工智能技术在膝单髁置换术前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AI)技术在膝单髁置换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分析。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行膝单髁置换术的35例患者,根据术前规划的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62.43±3.55)岁,应用AI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对照组21例患者中男7例,女14例,年龄(62.10±2.86)岁,按照传统X线片方法进行术前规划。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假体符合率(术前预测假体、垫片的大小型号与术中使用完全一致)以及术后3个月、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HS)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9.07±3.36)min、(107.29±10.16)ml、(78.93±10.95)ml,对照组分别为(69.57±2.11)min、(123.38±7.65)ml、(95.19±12.4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78、5.347、3.958,均P<0.001)。术后3个月、1年,试验组的HHS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高对照组[(79.93±1.14)分比(76.81±1.54)分和(119.57±4.62)°比(111.76±6.25)°、(92.36±1.87)分比(90.48±1.25)分和(130.29±4.60)°比(120.57±4.98)°],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71±0.47)分比(2.43±0.68)分、(1.14±0.36)分比(1.86±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股骨侧、胫骨侧、垫片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92.86%(13/14)比42.86%(9/21)、92.86%(13/14)比38.10%(8/21)、85.71%(12/14)比33.33%(7/21),均P<0.05]。结论应用AI技术进行膝单髁置换术前规划,可精准预测股骨侧、胫骨侧假体型号及垫片大小,提高假体符合率,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潘希安张远金张国富李俊孙法瑞刘炳霞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可视化人工智能
- 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松质骨骨折76例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使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使用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脚骨折76例,术后石膏固定4~6周,定期随防,并作放射学检查.结果:经过3~24个月随访(平均11.9月),术后除1例发生骨不连外,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优良率为98.90%.另有3例术中螺帽断裂.结论:PDLLA可吸收螺钉是治疗四脚松质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 张国富柯雯昙段军
-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四肢骨折
- 关节镜下Orthocord线治疗青少年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治疗青少年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13例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行关节镜下复位,Orthocord线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周和术后6个月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23.6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均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双下肢均等长;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96.1±3.6)分、(95.8±4.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固定治疗青少年PCL止点撕脱性骨折,骨骺损伤小,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 孙法瑞孙秋萍张远金张国富李俊潘希安李博
-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骨折
-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张国富秦练冯常武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供骨折后
- 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假体周围感染被引量:1
- 2025年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常见原因,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成为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新方法。目的:观察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2例初次全髋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所有患者感染时间均为初次置换3周以内,术中取关节液及感染滑膜行细菌培养均证实为急性期感染,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治疗。术前、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评价感染情况,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了解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1)非假体周围感染原因死亡1例后失访,予以排除,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9.52±3.88)个月,其中20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1例失败,感染控制率为95%;(2)患者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选择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髋关节感染,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感染导致的髋部疼痛。
- 潘希安张远金张国富李俊刘炳霞周定康孙法瑞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感染
- 多向性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2
- 2011年
- 2005年2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多向性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闭合性髌骨粉碎性骨折84例,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6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22-66岁。左侧45例,右侧4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 冯琼华张远金张国富段军
- 关键词:髌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AI可视化技术在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规划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索AI可视化技术在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前规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行复杂THA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HA不同术前规划方法分为两组,采用AI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规划的25例患者为试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7.00±11.34)岁],应用传统二维X线胶片行术前规划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66.89±12.98)岁]。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实际髋臼及股骨侧使用假体大小型号与术前规划假体型号的符合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均优于对照组[(81.08±6.31)min比(102.35±8.14)min、(408.44±29.83)ml比(465.58±72.09)ml、(1.44±0.51)次比(2.24±0.64)次、(3.28±0.46)mm比(4.24±0.7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1、3.75、5.25、5.90,均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1年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1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7.13、4.24、4.79、3.58,均P<0.05)。试验组术中实际使用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大小型号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88.00%(22/25)比56.76%(21/37)、92.00%(23/25)比54.05%(2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0.11,均P<0.05)。结论复杂THA术前按照AI可视化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可提高髋关节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型号吻合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 潘希安张远金张国富李俊孙法瑞刘炳霞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智能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