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凤建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金融
  • 2篇银行
  • 2篇债权
  • 2篇权益
  • 2篇金融安全
  • 2篇监管法
  • 1篇贷款
  • 1篇贷款人
  • 1篇担保
  • 1篇担保法
  • 1篇抵押
  • 1篇抵押制度
  • 1篇动态博弈
  • 1篇独立性
  • 1篇对冲基金
  • 1篇对冲基金监管
  • 1篇多德
  • 1篇信息披露
  • 1篇信息披露义务
  • 1篇行使

机构

  • 7篇西北政法大学
  • 3篇西北政法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0篇凤建军
  • 1篇杨会新

传媒

  • 2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法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银行业金融监管法制作用的局限性——基于银行危机产生原因视角的分析
一、前言通常,一国所建立的保障本国银行业稳定、安全运营与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审慎监管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这也被称为银行业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所谓银行业金融安全网,一般也有广义与狭义...
凤建军
关键词:银行业银行倒闭存款保险机构最后贷款人金融安全网监管法制
文献传递
金融合约安全港规则研究——另一种“挤兑”的反思
金融合约安全港规则是美国破产法上的一项重要规则,其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通过使金融合约持有主体在破产时豁免遵守破产法上一系列核心规则,保障金融合约履行的连续性,从而防止单个金融主体破产而在金融系统中产生系统性危机。基于金融...
凤建军
关键词:金融合约债务人安全港规则破产法
文献传递
物权行为理论的历史渊源分析
2005年
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历史渊源,通过对古罗马法学家关于“交付”法言的分析,可看出古罗马法上就已经存在着蕴涵了关于物权行为理论朦胧的思想认识。近现代物权行为理论创始人萨维尼通过对“交付”中“正当原因”的分析完成了其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抽象,构建了物权行为理论体系。
凤建军
关键词:物权行为交付独立性无因性
反思问题银行处置措施之早期干预——基于公权与私权冲突之视角
前言问题商业银行在市场退出过程中存在作为公权力的司法权与行政监管权共同对问题商业银行的介入问题。基于司法权在一国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其作为正义维护的最终力量和最后屏障的地位,司法权本身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自是毋庸置...
凤建军
关键词:早期干预公权力权力行使银行监管机构
文献传递
商品房买卖合同效力认定中几个易混淆问题的辨析被引量:2
2006年
商品房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是当前商品房买卖纠纷中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在物权理念与债权理念认识上的模糊性,因此商品房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在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也模糊不清,故需要将商品房买卖合同效力问题与相关易混淆概念予以区分并加以澄清。
凤建军
关键词:商品房买卖合同所有权移转
论现代金融监管法的价值取向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有可能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愈刮愈烈,多个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甚至导致"国家破产",全球实体经济也遭受重创,处于下行通道。在美国、欧盟诸国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相应的...
凤建军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动态博弈金融市场主体金融业金融安全
文献传递
论公司法视角下的债权人权益保护
一、多元化利益主体与有限责任制度是保护公司债权人权益的"先天性软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最为主要的市场主体类型,其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相对有效的降低投...
凤建军
关键词:债权人权益新《公司法》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债权人公司法
文献传递
中西方商人观念形成之诸视角考察——现代商法理念的价值来源被引量:7
2010年
商人精神是商法的灵魂,没有商人精神的倡导,也就谈不上现代商法的形成及其体系的科学构建。由于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商法只在西方萌芽并开花、结果,却未在中国形成商业繁荣与商法发达之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商法在中国的振兴势在必行,故应倡导商人精神,树商法理念为商法振兴之先导。
凤建军
关键词:商人精神商法理念
论重复抵押——《担保法》35条之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抵押制度之设计 ,一方面使得抵押权人取得对抵押物交换价值之支配 ,以担保其债权的实现 ;同时抵押人仍得就抵押物占有、使用和收益 ,即对抵押物使用价值进行支配 ,充分发挥了抵押物的价值 ,较之其它担保制度更具优越性。抵押权的价值性 (以物的交换价值为支配内容 )以及所固有的次序性使重复抵押成为必要和可能 。
杨会新凤建军
关键词:重复抵押《担保法》抵押制度债权
美国对冲基金监管法律评述——兼论《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改革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影响几乎席卷全球,至今这场危机的余波还依然影响着部分国家金融体系的重构和实体经济的复苏。危机中一股颇为神秘的、长期存在的不受监管(unregulated)的非银行(non-bank)金融力...
凤建军
关键词:对冲基金监管投资者权益合格投资者信息披露义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