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会新

作品数:37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诉讼
  • 9篇民事
  • 7篇检察
  • 7篇公益诉讼
  • 6篇赔偿
  • 4篇法学
  • 3篇刑事
  • 3篇行政
  • 3篇审判
  • 3篇效力
  • 3篇救济
  • 3篇检察官
  • 3篇惩罚
  • 3篇惩罚性
  • 3篇惩罚性赔偿
  • 2篇刑罚
  • 2篇刑事和解
  • 2篇学术
  • 2篇要件
  • 2篇再审

机构

  • 35篇国家检察官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7篇杨会新
  • 2篇郭云忠
  • 1篇高静
  • 1篇肖世杰
  • 1篇邵世星
  • 1篇凤建军
  • 1篇任岳鹏
  • 1篇韩瑞丽
  • 1篇王琼
  • 1篇何燕
  • 1篇徐留成

传媒

  • 7篇中国检察官
  • 6篇国家检察官学...
  • 3篇人民检察
  • 2篇现代法学
  • 2篇比较法研究
  • 2篇法律科学(西...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法学家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人民司法
  • 1篇陕西广播电视...
  • 1篇法商研究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公民与法(法...
  • 1篇第四届国家高...
  • 1篇第三届国家高...
  • 1篇中国犯罪学研...
  • 1篇中国民事诉讼...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见代理的认定及其效力被引量:3
2010年
"单一要件说"侧重保护第三人利益,而置本人利益于不顾;"双重要件说"同时关注第三人利益和本人利益,兼顾了交易之"动"的安全和"静"的安全。但"双重要件说"既要确认第三人之无过错,又要确认本人之过错,导致司法操作上的困难。衡量利弊得失,应当依修正的"双重要件说"对我国表见代理法律规定作出合理解释。在构成表见代理时,法律应赋予第三人以选择权——依表见代理要求本人承担法律后果或者依狭义的无权代理要求无权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
杨会新
关键词:表见代理构成要件效力
检察官分类培训的几个问题
一、检察官分类培训目标的提出检察官分类培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检察官培训条例》规定了不同的检察培训种类:领导素能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续职资格培训、培训机构师资培训。这可以看作是广义的分类培训。...
杨会新
关键词:检察官培训任职资格培训
文献传递
共同犯罪人分类的重新划分被引量:2
2010年
从逻辑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刑法典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分类方法违背了逻辑划分的规则,导致共同犯罪人种类之间的相容和界限上的模糊,给司法实践中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此,应当对刑法规定作出符合逻辑学的解释,即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划分为主犯和从犯两类。
杨会新徐留成
关键词:共同犯罪人
食品领域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解析被引量:3
2022年
食品领域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检察实践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具有共识的规则,比如以最终流入市场的销售金额作为赔偿基数,尚未流入市场的,不作为赔偿的基数。但在连环销售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赔偿金的管理与使用等方面,仍处于多元化的实践探索中。在理论上,应明确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定位,并以此厘清其与刑事罚金、行政罚款以及个人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关系。在制度上,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应有其自身的计算规则,赔偿金的管理和使用应从理论正当性与实践可行性方面综合考虑。
杨会新
关键词:过罚相当惩罚威慑
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思考
现代社会,随着行政权的扩大和积极行政的兴起,行政纠纷日益增多,尤其在强大的国家征税权面前,纳税人等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税务行政管理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税收管理活动中,其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犯。因此,需要从法律上为税务行政...
杨会新
关键词:税务行政复议
文献传递
从诉之效力位阶看民事案件受理制度被引量:17
2016年
立案难与程序保障不足被认为是我国案件受理制度的两大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提交合法诉状并且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才能立案,此规定被认为提高了诉讼系属的门槛并由此导致立案难。实际上,从诉的效力位阶理论分析,立案表明诉的合法性已获得肯定性评价,而诉讼系属仅是诉成立的效果,二者处于不同的效力位阶。提交合法诉状即可发生诉讼系属,是否立案不影响诉讼系属的发生。在对诉讼要件的审理上,我国兼采单层阶段诉讼模式与复式平行诉讼模式,立案庭与审判庭均可对诉讼要件进行审查,但其审查的内容应与其所能提供的程序保障相适应。因而,立案庭仅能对诉讼要件进行初步审查,将明显欠缺诉讼要件且无法补正的诉排除在外,而将大部分审理任务转由审判庭承担,并且分别不同情况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程序保障。
杨会新
关键词:诉讼要件
“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刑事和解不能承受之重被引量:13
2011年
"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在刑事和解中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成为刑事和解的两大功能。然而"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的产生原因与适用范围均不相同,旨趣各异,将二者试图融合在刑事和解一项制度之中,将直接影响到刑事和解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和妥当性。宜分化刑事和解的功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别实现"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
杨会新
关键词:刑事和解被害人保护刑罚轻缓化
集中审理模式下证据失权制度重构被引量:17
2018年
适时提出义务是实现集中审理的重要一环,而适时提出义务的正当性亦离不开集中审理的制度体系。受对策性立法的影响,举证时限与集中审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出现了背离:2001年《证据规定》为提升诉讼效率而规定举证时限,未能在集中审理的框架内整体谋划,而当时当事人证据收集手段与程序保障的不足,又进一步消减了证据失权的正当性;至2012年《民事诉讼法》及其后的《民诉法解释》,集中审理的改革思路初步形成,争点整理程序得以完善,但证据失权却流于空文。举证时限应在集中审理的制度框架下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证据收集能力与程序保障情况,重构宽严得当的失权制度。
杨会新
关键词:证据失权集中审理
论我国民事检察权的运行方式与功能承担被引量:13
2016年
抗诉与检察建议是现行法上民事检察权运行的两种方式,民事检察权的功能因运行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抗诉旨在监督审判权,同时通过再审程序发挥着救济当事人的功能,但实际运作中两种功能相互牵制,顾此失彼。只有剔除抗诉的监督功能,将抗诉的功能定位于救济当事人,才能依据当事人主义的要求对抗诉制度加以规制,从根本上保障当事人的私权不受侵犯。而检察建议不受当事人主义的牵绊,也不会侵蚀判决的稳定性及司法裁量权,在监督审判权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通过完善其程序性规定来强化监督效果。
杨会新
关键词:民事检察权抗诉检察建议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0
2004年
代表人诉讼制度具有其他诉讼方式难以替代的独到的公共利益实现功能。代表人诉讼分为代表人共同诉 讼和代表人集团诉讼,前者是在共同诉讼的前提和基础上发展而来,后者则突破了共同诉讼的极限,在不要求所有的人 起诉的前提下,由代表人代表集团起诉,进行集团诉讼。
高静杨会新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