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高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潮土
  • 2篇有机氮
  • 2篇硝态氮
  • 2篇矿化
  • 2篇褐潮土
  • 2篇黑麦
  • 2篇N
  • 1篇氮15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利用
  • 1篇养分利用率
  • 1篇渗滤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肥料
  • 1篇土体
  • 1篇铵态氮
  • 1篇利用率
  • 1篇淋洗
  • 1篇硫肥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傅高明
  • 3篇姚造华
  • 3篇李小平
  • 3篇袁锋明
  • 3篇陈子明
  • 3篇周春生
  • 3篇宋永林
  • 1篇王丽霞
  • 1篇李纯忠

传媒

  • 4篇土壤肥料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黑麦有机氮在土壤中矿化的研究被引量:17
1995年
试验研究了黑麦(休闲作物)与土壤混合后在含水量为12%及不同温度(0,4,10和20℃)培养下其有机N的矿化。结果表明:有机N的矿化极大地受温度的影响。在20℃温度下培养15周后,约有80%的黑麦有机N被矿化。试验后期,矿化的N03─N从土壤中大量损失,这可能是由反硝化作用造成的。同时,矿化N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强。仅在低温条件下,NH4─N能在土壤中积累。
傅高明Find.,GR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矿化黑麦土壤
北京地区潮土表层中NO3^——N的转化积累及其淋洗损失被引量:73
1995年
本试验利用渗滤池设施,采用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地区潮土表层中施用氮肥后NO-N的转化积累及其130cm土体的淋洗状况。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和夏玉米的生育前期可以观察到氮素明显地向NO-N的转化积累,其强度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尿素、硝铵、硫铵等不同氮肥品种处理之间有差异但大多不显著。同时夏玉米期间转化积累作用比春小麦期间强烈。 ̄(15)N标记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小麦生育前期氮素向NO-N转化积累的过程中,同时发生了肥料氮的固持和损失,并且土壤本身氮素在这种转化过程的初期占有优势。NO-N淋洗出130cm土体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季节,淋失量与同期降雨量线性相关显著;淋失水中NO-N含量在施氮肥的处理区大多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即10mgNO-N/L的限额,平均含量最高可达33mgNO-N/L,这对本地的地下水会造成短期的硝酸盐污染。但是淋洗损失的总量不高。
袁锋明陈子明姚造华周春生傅高明宋永林李小平
关键词:潮土氮15
北京褐潮土肥力监测研究的初报被引量:6
1996年
北京褐潮土肥力监测基地是计委和农业部在全国建立的九个监测基地之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主持下,于1990年建立,经过匀地和四年运转,初步的结果是,施用NPK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起重要作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对缺磷土壤NP肥配合施用提高作物产量2倍以上,提高玉米、小麦的全氮量达10%左右,改善作物品质。
陈子明周春生姚造华傅高明袁锋明李小平王丽霞宋永林杨海顺
关键词:褐潮土土壤肥力养分利用率
土壤肥料的长期定位试验被引量:14
1989年
(一) 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是一种采用既“长期”又“定位”的方法的试验。它具有时间的长期性和气候的重复性等特点。信息量丰富,准确可靠,解释能力强,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它具有常规试验不可比拟的优点。 1976年7月在法国的Grignon召开了一次非常长期肥料试验的国际会议。会议资格审查委员会决定。
傅高明李纯忠
关键词:土壤肥料
黑麦有机氮在土壤中矿化与淋洗的研究被引量:19
1996年
采用土柱和变温培养方法研究黑麦有机N在土壤中的矿化及淋洗。结果表明,培养八周后约71%的有机N被矿化。有机N矿化明显受温度影响,培养温度由低到高(0~>4~>10~>20℃)的处理比由高到低(20~>10~>4~>0℃)的处理更利于矿化N在土壤中积累。淋洗试验的水分平衡及N的淋洗也受温度影响。约37%的水分在试验过程中因蒸发而损失掉,且温度越高;损失量越大。NH_4-N与MO_3-N的行为不同,MO_3-N在土壤剖面中易移动,而MH_4-N移动缓慢,淋洗液中的N组分主要是MO_3-N。培养温度由低到高(0~>4~>10~>20℃)的处理,其矿化N的淋洗浓度及淋失量均比温度由高到低(20~>10~>4~>0℃)的处理为高。培养八周后,约7.7%~17.5%的N从土柱淋失。NO_3-N的移动相对滞后于水的移动,N的淋洗过程中存在着弥散现象。
傅高明Find.,GR
关键词:有机氮矿化淋洗土壤
北京地区褐潮土硫肥肥效研究初报被引量:6
1991年
硫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直接参与新陈代谢,合成含硫氨基酸、维生素A和B、形成叶绿素、活化某些酶、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影响;此外,硫还表现在对其他元素有效性的影响方面,因为它是变价元素。本试验于1989年在北京的褐潮土上进行。供试作物为夏大豆和冬小麦。(一)试验材料和方法大豆:试验共设5个处理:1.
傅高明
关键词:褐潮土硫肥肥效
北京潮土NO_3—N在土体中的移动特点及其淋失动态被引量:91
1995年
利用养分渗滤池研究了北京潮土地区春小麦—夏玉米连作期间NO_3—N在土壤剖面中移动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NO_3—N的移动同降雨、灌水以及整个土壤系统中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在春小麦期间只有个别处理在0—20cm和20-40cm中有显著移动,而夏玉米期间在0—130cm的土体中NO_3—N发生了“波浪式”的移动。淋失量同当时的降雨量线性相关。130cm深处NO_3—N含量在淋失高峰期可达10mgN.L^(-1)以上。此外,NO_3—N的移动同尿素施用量的多少有着密切关系,而尿素、硝铵和硫铵等肥料品种之间差异则不明显。^(15)N示踪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前期尿素中的酰胺态氮或NH_4—N在0-20cm土层中直接移动,而来自肥料的NO_3—N在40—60cm处移动;夏玉米生长期间,在60cm以下深处有大量来自尿素和硝铵等残留标记氮的NO_3—N移动。
陈子明袁锋明姚造华周春生傅高明宋永林李小平
关键词:土壤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