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强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和不伴红细胞增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付敏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于永强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红细胞增多并发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牙悬雍垂关系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舌体与下齿牙合面、舌根和悬雍垂相互关系的变化在OSAS的发病意义。方法 :经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2 1例 ,单纯打鼾 2 5例 ,正常成年人 30例 ,观测舌体与下齿的关系和悬雍垂与舌根的关系 ,比较 3组间的差别。结果 :正常对照组舌体大多低于下齿牙合面 ,张口平静呼吸可见悬雍垂尖端 ;单纯打鼾组多数舌体与下齿牙合面平齐 ,需发音时才可见到悬雍垂尖端 ;OSAS组患者舌体多高出下齿牙合面 ,发音时亦难见到悬雍垂尖端。 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舌体增大、软腭组织增厚与悬雍垂延长导致咽部狭窄是OSAS发生的重要原因。
- 李树华石洪金余建晖董卫东王桂茹于永强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悬雍垂
- p53蛋白与上颌窦鳞癌复发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上颌窦鳞癌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的诊断意义及其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鼠单克隆抗体 DO- 7,免疫组化法检测 45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患者 (T2 N0 M0 )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 p5 3蛋白含量 ,其过量表达提示 p5 3基因突变体存在。结果 :复发组中 88.2 %的癌组织中有 p5 3蛋白表达 ,显著高于对照组(2 8.6 % )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复发组中 6 1%的癌组织有较强的染色强度 ,高于对照组 (38% ) ,但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可作为预测上颌窦鳞癌复发的基因水平的标记物 ,对其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于永强董卫东
-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P53蛋白肿瘤复发上颌窦鳞癌
- 喉气管瓣重建食管下咽术治疗梨状窝环后癌被引量:2
- 2002年
- 董卫东张卫华于永强王桂茹石洪金
- 关键词:下咽肿瘤喉气管瓣
- 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颊瓣重建硬腭术被引量:1
- 2002年
- 董卫东张卫华于永强石洪金
- 关键词:上颌窦癌
- 癌基因C-erbB_2抑癌基因nm2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为探求原癌基因C erbB2 和抗癌基因nm2 3蛋白产物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5 1例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 erbB2 和抗癌基因nm2 3蛋白产物进行了检测 ,随访 4年 ,收集复发 (死亡 )组与未复发 (存活 )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两组间蛋白阳性率的差别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鼻咽癌组c erbB2 蛋白的阳性率为 6 8.6 3% (35 / 5 1) ,nm2 3蛋白的阳性率为 39.2 2 % (2 0 / 5 1) ;未分化癌组c erbB2 蛋白的阳性率 81.81% (9/ 11) ,显著高于高分化癌组 5 8.33% (7/ 12 ) (P<0 .0 5 ) ;高分化癌组的nm2 3蛋白的阳性率 5 0 % (6 / 12 ) ,显著高于未分化癌组 2 7.2 7% (3/ 11) (P <0 .0 5 ) ;复发及死亡组c erbB2 蛋白的阳性率 (77.78% ,2 1/ 2 7;79.17% ,19/ 2 4 ) ,明显高于未复发及存活组 (5 8.33% ,14 / 2 4 ;5 9.2 6 % ,16 / 2 7) (P <0 .0 5 ) ;复发及死亡组nm2 3蛋白的阳性率 (33.33% ,9/ 2 7;2 5 % ,6 / 2 4 ) ,显著低于未复发及存活组 (5 4 .17% ,13/ 2 4 ;5 1.85 % ,14 / 2 7) (P <0 .0 5 ) ;c erbB2 蛋白阳性组、nm2 3蛋白阴性组 ,复发或死亡的发生概率分别显著高于c erbB2 蛋白阴性组、nm2 3蛋白阳性组。结论 原癌基因c erbB2 和抗癌基因nm2 3蛋白的表达。
- 于永强董卫东任重费声重
-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蛋白NM23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的CT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资料的差异。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监测 (PSG)确诊的OSAS患者和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各 5 3例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 ,测量并比较两组间有关数据。结果 :OSAS组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的横截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左右径在所测量的 4个平面中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而前后径的比较除悬雍垂区以外 ,两组间差异均不明显 ;前后径 /左右径比值在会厌后区差异不显著 ,其余 3个区域差异明显 ;咽后壁的软组织厚度比较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区差异明显 ,咽侧壁的软组织厚度比较 ,4个测量平面差异均显著 ,软腭后区咽侧脂肪面积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是OSAS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
- 李树华曲胜董莘陈东董卫东王桂茹石洪金于永强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CT检查多导睡眠监测
- 癌基因水平对上颌窦癌临床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myc、bcl 2蛋白产物在上颌窦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 6例上颌窦癌及 5 6例正常鼻粘膜组织中癌基因c myc、bcl 2蛋白产物进行检测。 结果 :正常鼻粘膜鳞状上皮细胞中癌基因c myc、bcl 2蛋白阳性率为 0 ;上颌窦癌细胞中 ,癌基因c myc、bcl 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73.91% (34/46 )、6 0 .87% (2 8/46 )。复发组c myc蛋白的阳性率 (91.6 7% )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6 7.6 5 % ) ,P<0 .0 1;复发组bcl 2蛋白的阳性率 (5 0 .0 % )明显低于未复发组 (6 4 .71% ) ,P <0 .0 5。c myc蛋白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 ,其中Ⅳ期阳性率 (88.89% )明显高于Ⅱ期 (6 3.6 4 % ) ,P <0 .0 5 ;bcl 2蛋白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下降 ,Ⅳ期阳性率 (5 5 .5 6 % )明显低于Ⅱ期 (72 .73% ) ,P <0 .0 5。bcl 2蛋白的阳性率随原发癌病理分级的降低而下降 ,低分化组 (5 6 .2 5 % )明显低于高分化组 (71.4 3% )和中分化组 (6 2 .5 0 % ) ,P <0 .0 1和 0 .0 5 ;中分化组 (6 2 .5 0 % )亦明显低于高分化组 (71.4 3% ) ,P <0 .0 5 ;p6 2 c myc的阳性率与原发癌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结论 :c myc、bcl 2基因参与了上颌窦的癌变及发展过程 。
- 于永强石莹董卫东王桂茹费声重
-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癌基因蛋白质类鼻窦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期上呼吸道CT扫描被引量:7
- 2002年
- 李树华曲胜石洪金董莘董卫东王桂茹于永强
- 关键词:睡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上呼吸道气道梗阻OSAS
-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寻求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手术途径。方法 1978~ 2 0 0 2年我院手术治疗颞下窝咽侧区肿瘤 75例。手术采用 4种进路 :①颌下进路。②截断下颌骨颌下联合进路。③耳前颌下进路。④经上颌窦前外进路。绝大多数采用第 1种手术入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 ;继发性肿瘤在切除原发性肿瘤的同时予以切除。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良性肿瘤 38例术后 6个月~ 18年 (其中 2 6例超过 5年以上 ) ,1例复发。恶性肿瘤 37例中 ,12例死亡 ,5例失访 ,余 2 0例观察 3~ 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①颞下窝咽侧区肿瘤CT扫描及针吸细胞病理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③术中彻底止血、尽可能消灭死腔及负压引流对预防切口感染和预防呼吸道阻塞都相当重要。
- 董卫东邹连贵李超王桂茹李树华石洪金于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