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茹
- 作品数:51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颈部多发性畸胎瘤一例被引量:1
- 2002年
- 李树华宋福林石洪金王桂茹董卫东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CT病例报告
- 喉气管瓣重建食管下咽术治疗梨状窝环后癌被引量:2
- 2002年
- 董卫东张卫华于永强王桂茹石洪金
- 关键词:下咽肿瘤喉气管瓣
- 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90
- 2002年
- 目的 确定上呼吸道CT扫描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螺旋CT自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应用图像工作站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和各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等指标 ,通过 2 2 5例健康人测量确立正常值范围。同样检测 5 4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确诊的OSAS患者 ,其中 14例测量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CT扫描的结果 ,与相应解剖区的正常值比较。结果 5 4例OSAS患者中 ,12例无明显的上呼吸道狭窄 ,4 2例中有6 7个平面存在狭窄。仅有 1个平面狭窄者 2 4例 ,表现为软腭后区狭窄者 14例 ,悬雍垂区狭窄者 2例 ,舌后区狭窄者 3例 ,会厌后区狭窄者 5例。 14例表现为相邻的两个解剖区域的共同狭窄 ,其中为软腭后区 +悬雍垂区者 4例 ,悬雍垂区 +舌后区者 5例 ,舌后区 +会厌后区者 5例。 1例表现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的狭窄 ,有 3例表现为整个上呼吸道 4个解剖区域的狭窄。 14例OSAS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CT扫描的结果与常规CT扫描测量所提示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基本一致。结论 大部分OSAS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 。
- 李树华董莘石洪金董卫东曲胜陈东王桂茹暴继敏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T气道梗阻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气道形态功能及手术治疗研究
- 李树华石洪金暴继敏孟大为曲胜段英霞马云鹏董卫东王桂茹邹连贵唐胜平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OSAHS)手术治疗有效率多在40%~60%之间。提高疗效的关键是获得正确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资料,...
- 关键词:
- 关键词:上呼吸道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阻塞部位上呼吸道的CT测量被引量:3
- 2002年
- 了解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的定位诊断意义。已知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OSAS患者共 35例 ,将其阻塞部位CT测量资料与年龄性别相近的 35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 ,患者组的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气道前后径、左右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咽喉壁和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多大于对照组。发生睡眠期呼吸道阻塞的部位中有 72 13%在患者清醒时其气道横截面积低于正常值。研究表明 ,阻塞部位的CT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72 13%的病例可以在常规的CT扫描测量中发现呼吸道解剖性狭窄。
- 李树华董莘曲胜暴继敏董卫东王桂茹石洪金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气道梗阻OSAS
- 性别和年龄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年龄和性别对正常成人的上呼吸道形态和咽壁顺应性的影响 ,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采用螺旋CT测量上呼吸道各平面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等指标 ;以纤维内镜观察平静呼吸和上呼吸道内压为 - 4 0cm水柱的M櫣ller动作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 ,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总的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和咽前后壁顺应性 ,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年龄组间比较 :除悬雍垂后区冠状径外 ,四个测量平面的各形态测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总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咽前后壁顺应性和舌后区顺应性均存在显著差别 ,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 ,咽壁顺应性逐渐增加。性别间比较 :上呼吸道各平面和各方向咽壁顺应性差异均不显著 ;软腭后区的所有测量指标性别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男性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气道横截面积、矢状径均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舌后区冠状径明显大于女性 ,男性悬雍垂后区、会厌后区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和会厌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也明显大于女性。结论 性别间上呼吸道解剖形态的差异是OSAHS发病率悬殊的原因之一 ;?
- 李树华石洪金曲胜董莘董卫东王桂茹暴继敏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的CT定量评估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和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不同平面的咽壁 顺应性的差别。方法:经PSG确诊的OSAHS患者25例(OSAHS组)和正常成年人20例(对照组),平静呼吸时 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和气道 内径;然后保持体位不变,做Muller动作的同时,再次对上呼吸道相同区域进行连续扫描,测量相应平面的上呼 吸道横截面积和气道内径,计算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总咽壁顺应性、咽侧壁顺应性和咽前后壁顺应性。结果: OSAHS组和对照组的总咽壁顺应性和咽侧壁顺应性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和舌后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在会厌后区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呼吸道各平面的咽前后壁顺应性在软腭后区、 悬雍垂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舌后区、会厌后区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中,上呼吸道4个测量平面的咽侧壁顺应性均明显大于前后壁的顺应性(均P<0.01)。结论:利用CT 扫描测量可以实现上呼吸道各平面咽壁顺应性的定量评估,为临床提供客观定量的指标;OSAHS患者和正常人 的上呼吸道咽壁顺应性差别明显,咽壁顺应性增大是OSAH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 李树华石洪金董莘曲胜董卫东王桂茹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呼吸道气道梗阻
-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被引量:3
- 1995年
- 报告对147例喉癌患者的15项临床指标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5项主要相关因素为:喉癌分型、T分期、N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并导出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多元回归方程,经组内验证,该方程准确率为79.0%,假阳性率13.0%,假阴性串8.0%;经组外验证,方程准确率为76.6%,假阳性率12.8%,假阴性率10.6%。表明该方程在临床有一定实用价值。
- 李树华邹连贵王桂茹董卫东贺亚宁吴岚宋媛赵江琪
- 关键词:喉肿瘤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牙悬雍垂关系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舌体与下齿牙合面、舌根和悬雍垂相互关系的变化在OSAS的发病意义。方法 :经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2 1例 ,单纯打鼾 2 5例 ,正常成年人 30例 ,观测舌体与下齿的关系和悬雍垂与舌根的关系 ,比较 3组间的差别。结果 :正常对照组舌体大多低于下齿牙合面 ,张口平静呼吸可见悬雍垂尖端 ;单纯打鼾组多数舌体与下齿牙合面平齐 ,需发音时才可见到悬雍垂尖端 ;OSAS组患者舌体多高出下齿牙合面 ,发音时亦难见到悬雍垂尖端。 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舌体增大、软腭组织增厚与悬雍垂延长导致咽部狭窄是OSAS发生的重要原因。
- 李树华石洪金余建晖董卫东王桂茹于永强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悬雍垂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对上呼吸道狭窄部位的定位诊断意义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了解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OSAS病人59例为A组,上呼吸道阻塞部位者35例为B组,正常人53人为对照组,CF扫描并测量各平面呼吸道横截面积等参数。结果A组和对照组比较,4个平面左右径和悬雍垂区前后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横截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4个测量平面咽侧壁软组织厚度、软腭后区和悬雍垂区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测量指标差异更加明显,B组中超出各测量值正常范围的病人比率明显多于A组。结论 常规CF测量对OSAS病人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董莘曲胜陈 东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计算机X线气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