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福秋

作品数:31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核科学技术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离子
  • 5篇偕胺肟
  • 5篇浮选
  • 4篇聚丙烯
  • 4篇聚丙烯腈
  • 4篇丙烯
  • 4篇丙烯腈
  • 3篇铀酰
  • 3篇铀酰离子
  • 3篇锶离子
  • 3篇校企
  • 3篇沸石
  • 3篇沸石吸附
  • 3篇分子
  • 3篇浮选法
  • 3篇
  • 2篇亚铁氰化钾
  • 2篇氧化石墨
  • 2篇氧化石墨烯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8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环境保护...
  • 1篇台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核北方核燃...

作者

  • 28篇马福秋
  • 11篇薛云
  • 10篇矫彩山
  • 4篇刘鹏
  • 3篇高杨
  • 3篇刘伟
  • 2篇周羽
  • 1篇夏虹
  • 1篇孙萌萌
  • 1篇刘正
  • 1篇崔媛
  • 1篇李灿
  • 1篇赵强
  • 1篇莫杏梅
  • 1篇常洪艳
  • 1篇杨素亮
  • 1篇刘富贵
  • 1篇武艳君

传媒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同位素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广东化工
  • 1篇辐射防护通讯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三届全囯核...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Ⅵ)吸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薄膜的制备条件优化
2022年
目的制备一种便于回收、重复使用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PAO)薄膜吸附剂,并优化制备条件。方法以聚丙烯腈(PAN)粉末为原料,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AO薄膜,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PAO薄膜对U(Ⅵ)的吸附性能,考察制备铸膜液时PAN浓度、偕胺肟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吸附前碱处理对PAO薄膜对U(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碱处理会显著提高PAO薄膜对U(Ⅵ)的吸附性能,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均会影响最终的U(Ⅵ)吸附效果,最佳碱处理条件为用0.1 mol/L NaOH在60℃处理80 min;合成铸膜液时PAN含量、偕胺肟化温度和时间都会影响PAO薄膜的吸附性能,最佳合成条件为:PAN浓度10wt%,65℃偕胺肟化反应18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AO薄膜经最佳碱处理条件处理后的吸附容量可达255 mg/g。结论PAO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吸附容量高,便于从水体中收集复用,是一种理想的用于吸附废水中U(Ⅵ)的吸附剂材料。
陈佳琪程晚亭许文达刘鹏刘鹏马福秋
关键词:偕胺肟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量子筛效应分离氢同位素
2024年
由于氢同位素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分离高纯度的氢同位素成为现代分离技术的重大难题之一。实现高纯度氢同位素分离可为未来热核聚变反应堆提供大量的燃料,有望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氘在中子慢化剂、同位素标记、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制药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工业化分离氢同位素的方法:低温精馏、Girdler硫化法均存在分离因子低、能耗高的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微孔材料的量子筛效应在低温下可被用来分离氢同位素,并对其展开了计算和实验研究。本文介绍了微孔材料分离氢同位素的量子筛(QS)效应,包括动力学量子筛(KQS)效应与化学亲和量子筛(CAQS)效应,综述了部分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分离氢同位素微孔材料的计算和实验结果。研究证明MOFs材料在低温分离氢同位素上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刘鹏程嘉贤马福秋
关键词:微孔材料
“订单+联合”大核电人才培养模式探拓--校企协同在理论教学中的成效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介绍了"订单+联合"校企协同大核电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核电人才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该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精准高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核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其系统学习,以满足核电企业对入行者的专业知识要求。
夏虹刘正马福秋田凯
关键词:核电理论教学
湿法纺丝偕胺肟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2025年
为获得低成本、高吸附率且可工业化应用的铀吸附材料,本文将聚丙烯腈溶液和偕胺肟聚丙烯腈溶液共混,然后借助湿法纺丝技术批量制备了新型聚丙烯腈-偕胺肟聚丙烯腈(PAN-PAO)复合纤维,并用于水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N-PAO复合纤维在298 K、pH=6.0、m/V=0.2 g/L条件下,吸附平衡时间为1 200 min,理论最大吸附量达到638.0 mg/g。准二级动力学、粒子内扩散、液膜扩散和Langmuir模型均可以较好地解释该吸附过程。以0.5 mol/L NaHCO_(3)和0.25 mol/L Na_(2)CO_(3)+0.025 mol/L H_(2)O_(2)为洗脱剂,对纤维进行6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均保持在初始值的85%以上,而脱附率保持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同时,PAN-PAO复合纤维在铀加标海水中对铀的吸附率均超过90%,铀钒吸附选择性系数达4.4,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表明PAN-PAO复合纤维有望应用于海水提铀。
桂云阳林昊杜克泽高震楠吴晟马福秋薛云
关键词:湿法纺丝
传统冠醚萃取剂从硝酸溶液中萃取锶的研究
半衰期约为28.5年的90Sr具有放射性强、高释热的特点,将90Sr从高放废液中分离出来有利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本文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作为萃取剂,正辛醇、1,1,2,2-四氯乙烷作为稀释剂从...
刘伟高杨马福秋
关键词:冠醚正辛醇萃取
文献传递
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铀吸附性能研究
年金茹马福秋毕昌隆朱明鑫董博然张春红刘立佳董红星
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被引量:36
2015年
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阐述了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际,探讨虚拟实验教学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崔媛武艳君孙萌萌常洪艳马福秋
关键词:实践教学有效性
沸石吸附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锶离子研究
在核电站运行及类似福岛事故状态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废液,其中锶-90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锶-90是纯β衰变的亲骨性高毒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28.5年,锶90进入人体后主要积集在骨骼内并很难排出.沸石是由...
矫彩山王欢马福秋薛云
关键词:放射性废液锶-90沸石
FAP和α_(Ⅴ)β_(3)双靶向分子标记物的结构优化及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为避免单靶标记物检测肿瘤时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设计并合成了能同时靶向FAP和α_(V)β_(3)受体的两种异源二聚体放射性显像剂^(68)Ga-FAPI-RGD-01和^(68)Ga-FAPI-RGD-02,并对其进行了microPET显像研究和初步U87MG荷瘤鼠生物分布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无论是在生理盐水体系还是在胎牛血清体系中均可以维持大于95%的放化纯度。U87MG荷瘤鼠的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相比于^(68)Ga-FAPI-RGD-01,^(68)Ga-FAPI-RGD-02具有更高的肿瘤摄取比,以及更低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摄取,表明其具有优异的药代动力学性能和肿瘤显像效果。以上结果表明,^(68)Ga-FAPI-RGD-02具有临床疾病诊断的巨大潜力。
吴晓明田国新文雪君何田马福秋薛云
偕胺肟聚丙烯腈对铀酰离子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放射性含铀废水会带来环境污染风险,合理有效处理含铀废水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吸附实验探究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对U(Ⅵ)的吸附特性,系统研究吸附温度、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AO-PAN吸附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升高,AO-PAN对U(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343K温度时吸附量达201.6mg/g。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吸附时间增加,AO-PAN对U(Ⅵ)的吸附量逐渐升高,吸附初始时吸附速率较快,随着吸附逐渐进行吸附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最终达到吸附平衡。AO-PAN对铀的吸附量随溶液中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为303K,溶液中初始铀浓度为500mg/L时,AO-PAN对U(Ⅵ)的吸附量达305.8 mg/g。此外,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是吸热和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行为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控制机理分析表明AO-PAN对U(Ⅵ)的吸附初始受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随着吸附不断进行吸附过程逐渐由颗粒内扩散控制变为液膜扩散过程控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O-PAN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可以用于吸附废水中U(Ⅵ),吸附过程的模型方程可以用于AO-PAN对U(Ⅵ)吸附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韩磊马福秋薛云矫彩山
关键词:铀酰离子热力学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