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沸石吸附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锶离子研究
- 在核电站运行及类似福岛事故状态下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废液,其中锶-90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锶-90是纯β衰变的亲骨性高毒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28.5年,锶90进入人体后主要积集在骨骼内并很难排出.沸石是由...
- 矫彩山王欢马福秋薛云
- 关键词:放射性废液锶-90沸石
- FAP和α_(Ⅴ)β_(3)双靶向分子标记物的结构优化及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为避免单靶标记物检测肿瘤时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设计并合成了能同时靶向FAP和α_(V)β_(3)受体的两种异源二聚体放射性显像剂^(68)Ga-FAPI-RGD-01和^(68)Ga-FAPI-RGD-02,并对其进行了microPET显像研究和初步U87MG荷瘤鼠生物分布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无论是在生理盐水体系还是在胎牛血清体系中均可以维持大于95%的放化纯度。U87MG荷瘤鼠的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相比于^(68)Ga-FAPI-RGD-01,^(68)Ga-FAPI-RGD-02具有更高的肿瘤摄取比,以及更低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摄取,表明其具有优异的药代动力学性能和肿瘤显像效果。以上结果表明,^(68)Ga-FAPI-RGD-02具有临床疾病诊断的巨大潜力。
- 吴晓明田国新文雪君何田马福秋薛云
- 偕胺肟聚丙烯腈对铀酰离子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放射性含铀废水会带来环境污染风险,合理有效处理含铀废水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吸附实验探究偕胺肟聚丙烯腈(AO-PAN)对U(Ⅵ)的吸附特性,系统研究吸附温度、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AO-PAN吸附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升高,AO-PAN对U(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343K温度时吸附量达201.6mg/g。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吸附时间增加,AO-PAN对U(Ⅵ)的吸附量逐渐升高,吸附初始时吸附速率较快,随着吸附逐渐进行吸附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最终达到吸附平衡。AO-PAN对铀的吸附量随溶液中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为303K,溶液中初始铀浓度为500mg/L时,AO-PAN对U(Ⅵ)的吸附量达305.8 mg/g。此外,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是吸热和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AO-PAN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行为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控制机理分析表明AO-PAN对U(Ⅵ)的吸附初始受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随着吸附不断进行吸附过程逐渐由颗粒内扩散控制变为液膜扩散过程控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AO-PAN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可以用于吸附废水中U(Ⅵ),吸附过程的模型方程可以用于AO-PAN对U(Ⅵ)吸附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 韩磊马福秋薛云矫彩山
- 关键词:铀酰离子热力学动力学
- U(Ⅵ)吸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薄膜的制备条件优化
- 2022年
- 目的制备一种便于回收、重复使用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PAO)薄膜吸附剂,并优化制备条件。方法以聚丙烯腈(PAN)粉末为原料,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AO薄膜,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PAO薄膜对U(Ⅵ)的吸附性能,考察制备铸膜液时PAN浓度、偕胺肟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吸附前碱处理对PAO薄膜对U(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碱处理会显著提高PAO薄膜对U(Ⅵ)的吸附性能,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均会影响最终的U(Ⅵ)吸附效果,最佳碱处理条件为用0.1 mol/L NaOH在60℃处理80 min;合成铸膜液时PAN含量、偕胺肟化温度和时间都会影响PAO薄膜的吸附性能,最佳合成条件为:PAN浓度10wt%,65℃偕胺肟化反应18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AO薄膜经最佳碱处理条件处理后的吸附容量可达255 mg/g。结论PAO薄膜制备方法简单,吸附容量高,便于从水体中收集复用,是一种理想的用于吸附废水中U(Ⅵ)的吸附剂材料。
- 陈佳琪程晚亭许文达刘鹏刘鹏马福秋
- 关键词:偕胺肟
- 基于数值仿真的激光切割气溶胶收集优化研究
- 2025年
- 核设施退役中涉核设备的切割与解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激光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气溶胶将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使用离散相模型(DPM)针对激光切割作业过程产生的气溶胶流动行为开展仿真模拟,探究局部通风条件下集气罩角度和抽吸流量两种因素对气溶胶收集效率的影响,为实际激光切割作业场景下的气溶胶有效控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减小集气罩角度能够更有效地收集激光切割产生的气溶胶,同时增加抽吸流量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收集效率。因此,在实际作业中要选择风量较大和集气罩布置角度较小的方案进行布置。
- 张永领张永领薛云吴小江胡冬梅胡冬梅陈戏三陈戏三
- 关键词:激光切割放射性气溶胶数值模拟
- 活性炭电极的改性及对Co^(2+),Mn^(2+)和Ni^(2+)的电吸附性能被引量:5
- 2023年
- 以商用活性炭(AC)为原料,分别采用磷酸和氢氧化钠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改性活性炭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runauer-Emmett-Teller(BET)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以及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H_(3)PO_(4)改性使活性炭的孔隙分布更加密集,NaOH改性使活性炭表面的孔隙结构更加清晰均匀;H_(3)PO_(4)和NaOH改性均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加.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前后活性炭电极在低扫描速率下均具备良好的双电层特性,并且两种改性处理均能提高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当扫描速率为5 mV/s时,未改性、H_(3)PO_(4)以及NaOH改性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分别为36.51,77.25和85.19 F/g.电吸附实验结果证明,两种改性活性炭电极对Co^(2+),Mn^(2+)和Ni^(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电吸附过程均更加符合Langmuir模型,在初始浓度、电压和pH相同的条件下,NaOH改性电极对Co^(2+),Mn^(2+)和Ni^(2+)具有更高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84%,94.37%和96.90%,吸附容量分别为140.8,111.4和108.5 mg/g.
- 陈佳琪程晚亭温秋慧韩静茹马福秋马福秋薛云
- 关键词:改性电吸附
- 聚丙烯腈偕胺肟化及其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在核燃料循环前段、乏燃料后处理、军工核设施退役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液.而未经有效处理的含铀废水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其危害主要来自辐射和化学毒性.因此,妥善地处理和处置大量含铀放射性废...
- 刘婷婷矫彩山马福秋薛云
- 关键词:均相法铀酰离子
- 文献传递
- 湿法纺丝偕胺肟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 2025年
- 为获得低成本、高吸附率且可工业化应用的铀吸附材料,本文将聚丙烯腈溶液和偕胺肟聚丙烯腈溶液共混,然后借助湿法纺丝技术批量制备了新型聚丙烯腈-偕胺肟聚丙烯腈(PAN-PAO)复合纤维,并用于水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N-PAO复合纤维在298 K、pH=6.0、m/V=0.2 g/L条件下,吸附平衡时间为1 200 min,理论最大吸附量达到638.0 mg/g。准二级动力学、粒子内扩散、液膜扩散和Langmuir模型均可以较好地解释该吸附过程。以0.5 mol/L NaHCO_(3)和0.25 mol/L Na_(2)CO_(3)+0.025 mol/L H_(2)O_(2)为洗脱剂,对纤维进行6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均保持在初始值的85%以上,而脱附率保持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再生能力。同时,PAN-PAO复合纤维在铀加标海水中对铀的吸附率均超过90%,铀钒吸附选择性系数达4.4,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表明PAN-PAO复合纤维有望应用于海水提铀。
- 桂云阳林昊杜克泽高震楠吴晟马福秋薛云
- 关键词:湿法纺丝铀
- FAP和α_(Ⅴ)β_(3)双靶向分子探针[^(18)F]AlF-NOTA-FAPI-RGD的制备与标记条件优化
- 2025年
- 基于肿瘤细胞及新生血管表面特定受体的高表达,非侵袭性的分子影像可以用短半衰期同位素氟[^(18)F]标记示踪剂的特异性配体与之结合,通过分子影像的方法活体、无创地监测病变情况,提供特定的肿瘤成像,具有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氟铝标记工艺,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和整合素受体α_(Ⅴ)β_(3)的双靶点放射性探针[^(18)F]AlF-NOTA-FAPI-RGD,通过将无载体的氟[^(18)F]F^(-)−加入到含有标记前体NOTA-FAPI-RGD、AlCl_(3)、有机溶剂(乙醇、乙腈、DMSO)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反应瓶中,振荡摇匀后于80℃加热20 min,经Waters Oasis HLB柱纯化和0.22μm微孔无菌滤膜过滤,制得[^(18)F]AlFNOTA-FAPI-RGD。为进一步探索该前体氟铝标记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调节溶剂类型、NOTA-FAPI-RGD用量、pH及AlCl3用量等进行条件优化,最终制得的[^(18)F]AlF-NOTA-FAPI-RGD的未经衰变校正产率为35.0%±5.0%,放化纯度大于90%,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制剂形式的药品在2~8℃放置4 h后放化纯度仍可保持91.71%。以上结果表明该放射性探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稳定性肿瘤靶向显像剂。
- 吴晓明文雪君田国新马福秋付加煜闫恒薛云
- 关键词:放射性药物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 铅基快堆用不锈钢结构材料耐LBE腐蚀涂层研究进展
- 2025年
- 铅铋共晶(LBE)作为一种潜在核冷却剂材料,是铅冷快堆(LFR)和加速器次临界驱动(ADS)系统的候选冷却剂材料之一。LBE对不锈钢结构材料具有严重的侵蚀性,会导致不锈钢结构材料的性能恶化,在不锈钢结构材料表面制备耐腐蚀涂层是提高反应堆结构材料耐腐蚀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首先,系统总结了FeCrAl基涂层、高熵合金涂层、陶瓷涂层和ODS型合金涂层等多种耐LBE腐蚀涂层的制备策略,包括磁控溅射技术、热喷涂技术、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等,对多种耐LBE腐蚀涂层沉积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其次,总结对比了多种耐LBE腐蚀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性能,依靠FeCrAl基制备的合金涂层具有良好的耐LBE腐蚀性能,如添加一定量的Ti、Si元素;高熵合金涂层具有与大块高熵合金相似的优异性能,但是各种元素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交叉影响;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包括单涂层和复合陶瓷涂层;ODS型合金涂层是一种添加弥散氧化物颗粒的强化相涂层,少量Y2O3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结构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于裸露基材,涂层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为基材提供了良好的抗腐蚀和磨损保护,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辐照能力。最后对耐LBE腐蚀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推动铅基快堆用不锈钢结构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 黄洪涛李志刚李金凤张宝周娜王倩文薛云赵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