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偃6号TaWRKY45基因在高温抗条锈病中的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在小麦抗病研究中发现TaWRKY45转录因子参与了对多种病害的调控。为了研究TaWRKY45在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过程中的功能,以小偃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研究TaWRKY45的表达模式,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研究了TaWRKY45沉默后对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病的影响。结果表明,TaWRKY45在小麦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当小麦受到水杨酸(SA)、条锈菌、高温(20℃)胁迫时,TaWRKY45表达量均上调。对小麦TaWRKY45基因进行沉默处理后,沉默叶片(BSMV:TaWRKY45-as)的条锈菌菌落增长,坏死细胞数目减少。TaWRKY45正向参与了小偃6号的高温抗条锈病过程。
- 郭忠峰陶飞田玮杨家荣胡小平
- 关键词:小偃6号高温VIGS
- 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被引量:2
- 2015年
- 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为了明确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在16、18、20、22、24℃下,观察了其对条锈病的反应型、产孢期和产孢量等症状特征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接种条锈菌后进行18~24℃高温处理,均可诱导小偃6号的抗条锈性表达,反应型降低,产孢期缩短,产孢量减少。小偃6号接种条锈菌后在花斑期转入20~24℃处理24h,与常温16℃处理相比,寄主均表现非亲和性反应。小偃6号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温度为20℃,最佳处理时间为24h。
- 安菲陶飞王军娟田玮商鸿生胡小平
- 关键词: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
- 温度与条锈病菌双胁迫下小麦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3
- 2014年
-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采用实时定量PCR研究基因表达获得可信数据的关键。以小麦在条锈病菌及温度双因素胁迫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了CDC、RLI、ACTIN和26S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偃6号小麦在常温(15℃±1℃)未接种条锈病菌,以及接种条锈病菌并培育至花斑期分别在高温(20℃±1℃)、变温(20℃到15℃)条件处理中,基因RLI表达不稳定,基因ACTIN在常温条件下以及在条锈病菌及高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相对稳定,但在变温条件下波动较大。表达最稳定的基因是26S,其次是CDC基因,它们可以作为小偃6号-CYR32-温度互作体系中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的内参基因,26S和CDC是最佳内参基因组合。
- 王军娟陶飞安菲徐向明胡小平
- 关键词:内参基因小麦条锈病菌温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 转录组分析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病的互作机理及相关基因功能验证
-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产中最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对全球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研究和生...
- 陶飞
- 关键词:高温抗病性植物防卫反应小麦条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