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娟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锈病
  • 1篇锈病菌
  • 1篇锈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条锈病
  • 1篇条锈病菌
  • 1篇条锈菌
  • 1篇孢子
  • 1篇温度
  • 1篇夏孢子
  • 1篇小麦条锈菌
  • 1篇小偃6号
  • 1篇胁迫
  • 1篇内参
  • 1篇内参基因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胡小平
  • 3篇王军娟
  • 2篇安菲
  • 2篇陶飞
  • 1篇商鸿生
  • 1篇徐向明
  • 1篇马丽杰
  • 1篇孔新宇
  • 1篇田玮
  • 1篇乔佳兴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度与条锈病菌双胁迫下小麦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3
2014年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采用实时定量PCR研究基因表达获得可信数据的关键。以小麦在条锈病菌及温度双因素胁迫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了CDC、RLI、ACTIN和26S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软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偃6号小麦在常温(15℃±1℃)未接种条锈病菌,以及接种条锈病菌并培育至花斑期分别在高温(20℃±1℃)、变温(20℃到15℃)条件处理中,基因RLI表达不稳定,基因ACTIN在常温条件下以及在条锈病菌及高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相对稳定,但在变温条件下波动较大。表达最稳定的基因是26S,其次是CDC基因,它们可以作为小偃6号-CYR32-温度互作体系中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的内参基因,26S和CDC是最佳内参基因组合。
王军娟陶飞安菲徐向明胡小平
关键词:内参基因小麦条锈病菌温度实时荧光定量PCR
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被引量:2
2015年
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为了明确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条件,在16、18、20、22、24℃下,观察了其对条锈病的反应型、产孢期和产孢量等症状特征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接种条锈菌后进行18~24℃高温处理,均可诱导小偃6号的抗条锈性表达,反应型降低,产孢期缩短,产孢量减少。小偃6号接种条锈菌后在花斑期转入20~24℃处理24h,与常温16℃处理相比,寄主均表现非亲和性反应。小偃6号小麦品种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最佳温度为20℃,最佳处理时间为24h。
安菲陶飞王军娟田玮商鸿生胡小平
关键词: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保存时间及存活力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为在RNA水平上快速检测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存活力和致病性,选取-20℃下保存1年和10年的菌株,检测小麦条锈菌夏孢子RNA产量和完整性,并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实验鉴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RNA产量高于600ng·mg-1的夏孢子具有致病性,低于600ng·mg-1的夏孢子均已丧失致病性;RNA完整性好的菌株,其存活力高,潜育期和致病性与新鲜夏孢子基本一致,RNA完整性差的菌株存活力低,潜育期延长,致病性弱;RNA严重降解的菌株存活率极低或失活,完全丧失致病性。因此,通过检测小麦条锈菌夏孢子RNA的产量和完整性可以评估其存活力和致病性。
乔佳兴马丽杰孔新宇王军娟胡小平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夏孢子RNA存活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