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雯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目标化教学指导下教学法(PBL)在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1年
- 探讨分析在实习护士带教中经目标化教学指导下教学法(PBL)应用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5月17日-2019年12月29日期间本院实习的护士59人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教学;2020年7月20日-2021年3月15日期间本院实习的护士53人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对其实施PBL教学。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带教效果。结果:教学结束理论和技能考试考核结果对比,均为观察组成绩更高(P <0.05)。结论:在实习护士的教学模式中增加PBL教学理念,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 潘宏吕复莉郭雯雯余娟李永珍
- 关键词:实习护士带教
- 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的护理体会
- 2021年
- 总结一例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患儿的护理,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提升监护,做好基础护理,经过早期诊治及系统精心护理后,患儿病情缓解后出院。
- 徐盈盈马邵丽余正琴余娟郭雯雯
- 关键词:护理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
-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静脉输液方法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于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效果。方法将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7例,按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常规输液;干预组81例,在姿势控制后进行输液。比较2组输液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64.3%,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平均耗时(5.77±3.60)min,干预组平均耗时(4.92±3.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合理的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 吕复莉吴德吴欣楠潘宏郭雯雯
- 关键词:痉挛脑性瘫痪静脉输液
- 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核心思路
- 2021年
- 对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患者语言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适应力以及语言能力评分对比,为试验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语言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郭雯雯
- 关键词:脑瘫语言发育迟缓康复护理语言能力
- 对脑性瘫痪患儿建立引导式教育理念的护理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的护理方法对脑性瘫痪患儿适应性发育商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瘫患儿根据适应性发育商(DQ)随机分为引导式教育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将引导式教育理念贯穿于常规的护理中,3个月、6个月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适应性发育商(DQ)进行评估,判定治疗前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的各个能区的(DQ)高于对照组,应物能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粗动作、细动作、应人能、言语能这四个能区,两种护理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适应性发育商各个能区(DQ)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引导式教育理念长期不断地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护理中,更有利于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能有效的提高脑瘫患儿的适应性发育商(DQ)。
- 郭雯雯吕复莉杨李裴善爱
- 关键词: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护理
- 临床路径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探究小儿癫痫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50例参选对象均为我院进一年内收治的患儿,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观察两组的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的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验组(P<0.05),且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儿癫痫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发挥了显而易见的成疗,提升了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对该护理非常认可和满意,患儿的依从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加快了患儿的康复速度和出院时间,值得借鉴。
- 任静吕复莉郭雯雯
- 关键词:小儿癫痫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