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随访效果,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DSA下经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量泵持续推注尿激酶(254±100)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术,2例行支架置入术。以静脉造影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6.4%)。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3例随防6~18个月(随防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46例深静脉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接触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DVT的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辛颖孙勇康鑫崴苏慧
-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
-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172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人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172例,根据胆管梗阻情况,施行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观察近期疗效和生存时间,记录、分析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或胆管支架置入成功。术后血清胆红素由(392±121)μmol/L降至(122±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由术前(165.2±102.3)U/L(62.5±26.1)U/L(P〈0.01)。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56d,1、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3%,89.4%,49.7%和20.6%。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胆汁瘤1例;胆系感染42例;急性胰腺炎12例;胆道出血13例。结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要有效防治并发症。
- 张宪亮齐县伟辛颖牛长庚
- 关键词: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介入放射学并发症
- 覆膜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透视下明确诊断19例食管-气管瘘,DSA监视下置入覆膜内支架。结果19例患者共置入20枚食管覆膜内支架,18例患者术后瘘口完全封堵,1例食管气管瘘口仍有少量分流。结论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气管吻合口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
- 辛颖康鑫崴苏慧蒿景龙
- 关键词:食管-气管瘘覆膜支架
- 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92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放介组)36例,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为观察组;B组(单介组)27例,单纯介入化疗为对照组;C组(单放组)29例,单纯放疗为对照组。观察3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A组:86.1%,B组:59.3%,C组:58.6%。1、2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80.6%,58.3%;B组55.6%,37.0%;C组55.2%,31.0%。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NSCLC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及生存率。
- 辛颖苏慧康鑫崴
- 关键词:介入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相关不良反应预测药物洗脱微球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预后
- 2024年
- 目的观察相关不良反应预测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接受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HCC患者,记录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并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进行分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不良反应中的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72例中,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各147例(147/172,85.47%)、食欲不振91例(91/172,52.91%)、腹泻81例(81/172,47.09%)、乏力75例(75/172,43.60%)、皮疹38例(38/172,22.09%)、口腔黏膜炎20例(20/172,11.63%)及发声困难18例(18/172,10.47%)。校正基线资料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1~2级手足综合征及2级口腔黏膜炎均为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HCC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后出现CTCAE 1~2级手足综合征及2级口腔黏膜炎可用于预测≥5 cm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
- 叶成朱小旭王贾楠辛颖邢程张宪亮李鑫段旭华王晓明
-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 中晚期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癌。行相应食管段供血动脉造影及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动脉灌注化疗后肿瘤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42例,无变化(NC)11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5.0%,随访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8.8%、21.3%、15.0%。结论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方法,有较显著的近期疗效。
- 辛颖康鑫崴蒿景龙吴剑
- 关键词:食管癌动脉灌注化疗疗效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大出血19例临床疗效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大出血急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DSA监视下以Seldinger技术先行猪尾巴导管腹主动脉照影,明确双侧子宫动脉出血后行选择性插管,经导管于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MTX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9例大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随访3~6个月无再次大出血。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大出血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 辛颖康鑫崴苏慧蒿景龙
- 关键词:疤痕子宫子宫动脉栓塞剖宫产大出血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栓塞材料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23例)和海藻酸钠微球(9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栓塞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UAE术后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评级均比术前明显降低,其中28例完全消失,4例明显减轻;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6%~68%,病灶体积平均缩小31.5%~87.4%(P均<0.01);彩超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肯定。
- 张宪亮辛颖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