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智

作品数:3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族群
  • 13篇汉族
  • 12篇头面部
  • 12篇面部
  • 9篇活体测量
  • 8篇体质特征
  • 7篇年龄变化
  • 6篇年龄
  • 6篇闽南语
  • 5篇聚类分析
  • 4篇围度
  • 4篇乡村
  • 3篇克木人
  • 3篇布朗族
  • 2篇电阻抗法
  • 2篇舌运动类型
  • 2篇生物电阻抗法
  • 2篇体成分
  • 2篇体型
  • 2篇体型研究

机构

  • 31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云南西双版纳
  • 2篇天津自然博物...
  • 1篇榆林学院

作者

  • 31篇程智
  • 30篇宇克莉
  • 23篇郑连斌
  • 18篇薛虹
  • 18篇王杨
  • 16篇邓维
  • 16篇张兴华
  • 16篇时蕊
  • 15篇胡莹
  • 10篇包金萍
  • 7篇高雯芳
  • 2篇刘亮
  • 2篇宋雪
  • 1篇齐晓琳
  • 1篇张晓瑞

传媒

  • 10篇天津师范大学...
  • 6篇人类学学报
  • 5篇中国解剖学会...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解剖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25
  • 8篇2024
  • 3篇2015
  • 3篇2014
  • 12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南地区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调查法,在福建漳州调查了679例汉族成人的6项皮褶(面颊、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皮褶)厚度,分析成人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1)女性各项皮褶厚度值均比男性高,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城市男性皮褶厚度值高于乡村男性,城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皮褶厚度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项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面颊、肩胛下皮褶厚度随年龄增加极显著;(5)与少数民族族群的聚类表明闽南地区汉族的皮褶发育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特点,与汉族族群的聚类表明男性接近北方汉族男性,女性则更接近南方汉族女性.
薛虹郑连斌宇克莉胡莹王杨程智时蕊邓维
关键词:皮褶厚度体脂年龄变化聚类分析汉族
生物电阻抗法测定“阿尔佤”、“克木人”、“曼咪人”3个布朗族族群的体成分
2024年
为探究“阿尔佤”、“克木人”、“曼咪人”3个布朗族族群的体成分特征,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调查了云南3个布朗族族群共计692例(男性305例,女性387例)成人的体质量以及17项体成分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克木人的体脂率和总肌肉量在3个族群中最高,劳动强度和饮食习惯是造成克木人脂肪较丰富、肌肉较发达的原因.②3个族群男性的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和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负相关,内脏脂肪等级与年龄呈正相关;3个族群女性的总肌肉量、总能量代谢和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负相关.③根据体脂率判断肥胖,3个族群女性的肥胖率均高于男性,3个族群男性的内脏脂肪等级均高于女性.④3个布朗族族群的体成分较接近,与布朗山布朗族差异较大.
肖瑶岩坎翁宇克莉高新颖姚玥彤程智刘亮刘亮高雯芳包金萍包金萍
关键词:克木人体成分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中国佤族三大方言族群的头面部指标测量
2024年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佤族成人的头面部测量指标。方法使用直脚规和弯脚规,测量中国佤族成人1996例(男858例、女1138例)头面部指标,其中巴饶克族群927例(男381例、女546例)、阿佤族群564例(男241例、女323例)、佤族群505例(男236例、女269例)。分别得出3个方言族群的17项头面部直接测量指标和1项间接指标,并进行年龄相关性分析,性别间u检验和多重比较。最后将3个方言族群与国内15个族群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佤族三大方言族群男女性的鼻宽、口裂宽和容貌耳长都与年龄成显著正相关,头宽和唇高则与年龄成显著负相关。除眼内角间宽外,三大方言族群头面部指标均存在男女间性别差异。巴饶克族群、阿佤族群和佤族群的头面部特征不尽相同,表现为巴饶克族群和佤族群的男女有较高的唇高、较宽的鼻宽和口宽,而阿佤族群男女则有较低的鼻高。结论佤族三大方言族群的头面部特征与克木人、莽人接近,他们族源为古代百濮人,且同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族群。
姚玥彤宇克莉张兴华高新颖肖瑶程智高雯芳刘鑫包金萍
关键词:佤族活体测量成人
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围度特征研究
为了探讨闽东语族群乡村汉族围度特征,应用人体测量法对福州地区乡村成年汉族18~75周岁,总计382人(男188人,女194人)进行了12项围度(头围、颈围、胸围、吸气围、呼气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
王杨郑连斌胡莹薛虹程智邓维时蕊
中国8个语言族群的头面部指标比较
2025年
根据语言分类将61个族群分为8个语言族群,对这些族群的18项头面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与南亚类型族群(南亚语系族群、藏缅语族族群、壮侗语族族群)相比,北亚类型族群(蒙古语族族群、突厥语族族群、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上唇皮肤部较高,鼻高、容貌耳长、口宽、形态面高、耳上头高值较大,头长、唇高、面宽值较小.②男性的大部分头面部指标值大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的头长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上红唇厚度随年均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减小,鼻高、上唇皮肤部高、容貌耳长随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形态面高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小.③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群的头面部特征主要分为南亚和北亚两大类型.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相近,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差异相对较大.8个语言族群的头面部特征受环境、遗传、族群等因素的影响.
程智许渤松郑连斌宇克莉张兴华
关键词:汉族
中国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中国黄衣佤族的体质特征,研究团队于2023年在云南省临沧市勐简乡大寨村共测量了325例成人(男127例,女198例)的头面部与体部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上眼睑皱褶率较高(男性89.8%,女性93.4%),蒙古褶率较低(男性18.9%,女性16.2%),眼裂高度以中等为主,眼裂倾斜度以水平为主,鼻孔最大径多为横向,鼻背侧面观以直型为主,鼻翼宽以宽型为主,耳垂类型以圆形为主,红唇厚度以中唇为主。聚类分析显示黄衣佤族与佤族、德昂族比较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与其他10个族群相比,黄衣佤族男性鼻宽、唇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较大,面宽和头长较小。黄衣佤族女性的鼻宽、唇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头长均处于偏高水平,面宽和形态面高处于偏低水平。黄衣佤族属于南方族群体质特征。
吕婧祎肖瑶宇克莉程智聂浩波高新颖姚玥彤包金萍郑连斌张兴华
关键词:头面部活体测量体质特征
中国曼咪人的体质特征
2024年
研究组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测量、调查了曼咪人121例成年人的61项体质指标、20项体质指数与13项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曼咪人身高、头长等56项指标值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女性大腿围大于男性外,其余55项指标值均男性大于女性。曼咪人男女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男性为94.3%,女性为85.3%;蒙古褶率男性为28.3%,女性为33.8%。曼咪人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背侧面观以直型为主,耳垂多为圆形。曼咪人男女性均以圆头型、高头型、超阔面型、中鼻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出现率最高。与国内族群比较,曼咪人男女体质特征与布朗族、基诺族接近,属于南方族群体质特征。与国外族群比较,曼咪人男性头面部特征与泰国人最为接近,女性则与越南人最为接近。
张兴华肖瑶岩坎翁玉应香高雯芳包金萍程智高新颖姚玥彤刘鑫宇克莉
关键词:活体测量头面部体质特征聚类分析
中国不同人群的头面部特征及其差异被引量:1
2024年
头面部的测量指标是生物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中国人群齐全的头面部测量指标大数据的比较研究。本文根据近年来采集到的中国62个人群(53个民族)及外国人群的头面部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中国人群之间头面部特征的差异与共性,分析中国人与外国人群头面部特征的不同之处。研究发现,中国人群头面部特征分为北方类型和南方类型,北方少数民族人面较高、耳较长、鼻较高、上唇皮肤部较高,南方少数民族面较低、耳较短、鼻较低、上唇皮肤部较低,汉族介于二者之间。与外国人群相比,中国人耳较长,鼻较狭,面较宽。中国人的头面部形态与尼格罗人种差距较大,相对接近于高加索人种。
宇克莉张兴华程智郑连斌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南方少数民族汉族头面部活体测量
汉族闽南语族群乡村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
研究闽南语族群汉族乡村成人围度特征,应用人体测量法对福建漳州闽南语族群366人(男173人,女193人)乡村成年人进行了12项围度(头围、颈围、胸围、吸气围、呼气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收缩围...
宇克莉郑连斌胡莹王杨薛虹程智邓维时蕊
关键词:闽南语年龄变化
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的体质特征。方法按照Martin、《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调查福建汉族闽东语族群692例(城市男性151例,乡村男性188例,城市女性159例,乡村女性194例)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对26项体质指数进行计算,统计指数分型情况,并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闽东语族群城乡男女均表现为上眼睑皱褶率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高度多为窄型,眼外角高型者居多,鼻背多为直型,鼻翼高度多为中等,鼻基部上翘型略高于水平型,鼻孔最大径多为斜位,鼻翼宽度多大于眼内角间宽,颧骨多不突出,上唇皮肤高度多为中等型,红唇薄型最多,发色几乎均为黑色,皮肤黄色率最高,眼色褐色较多。闽东语族群城市男性、乡村男性、城市女性身高属于超中等型身材,乡村女性为中等身材。从头面部、体部指数均数看,闽东语族群城、乡男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长躯干型、宽肩型,城、乡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窄骨盆型、中躯干型;城市女性为中肩型,乡村女性为宽肩型。闽东语族群头面部指标值、指数值受中国南方族群与北方族群的共同影响,体部指标值、指数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结论闽东语族群男、女性体质特征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宇克莉郑连斌胡莹王杨薛虹程智邓维时蕊
关键词:体质活体观察活体测量汉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