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连斌

作品数:481 被引量:1,257H指数:36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6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6篇生物学
  • 79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7篇汉族
  • 63篇活体测量
  • 56篇年龄
  • 54篇年龄变化
  • 54篇面部
  • 50篇头面部
  • 49篇体质特征
  • 49篇成人
  • 43篇体质
  • 41篇舌运动类型
  • 39篇民族
  • 39篇聚类分析
  • 37篇蒙古族
  • 37篇古族
  • 36篇族群
  • 35篇体型
  • 35篇活体观察
  • 34篇皮褶厚度
  • 29篇叠舌
  • 29篇围度

机构

  • 445篇天津师范大学
  • 265篇内蒙古师范大...
  • 24篇内蒙古医学院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辽宁医学院
  • 11篇黔南民族医学...
  • 9篇呼伦贝尔学院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内蒙古医科大...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3篇天津农学院
  • 3篇天津自然博物...
  • 2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478篇郑连斌
  • 192篇宇克莉
  • 165篇陆舜华
  • 161篇张兴华
  • 146篇李咏兰
  • 92篇包金萍
  • 61篇王志博
  • 52篇王杨
  • 50篇薛虹
  • 46篇栗淑媛
  • 44篇荣文国
  • 41篇武亚文
  • 33篇胡莹
  • 32篇张晓瑞
  • 26篇龚忱
  • 25篇宋瓘兰
  • 25篇李玉玲
  • 23篇程智
  • 22篇闫春燕
  • 21篇李永霞

传媒

  • 109篇天津师范大学...
  • 76篇人类学学报
  • 71篇解剖学杂志
  • 37篇解剖学报
  • 17篇南京师大学报...
  • 14篇内蒙古师范大...
  • 13篇中国解剖学会...
  • 12篇遗传
  • 9篇中国解剖学会...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沈阳师范大学...
  • 8篇中国解剖学会...
  • 6篇内蒙古大学学...
  • 5篇生物学通报
  • 5篇中国解剖学会...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4篇天津师大学报...
  • 4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7篇2025
  • 12篇2024
  • 17篇2023
  • 11篇2022
  • 27篇2021
  • 2篇2020
  • 17篇2019
  • 5篇2018
  • 21篇2017
  • 29篇2016
  • 27篇2015
  • 23篇2014
  • 53篇2013
  • 47篇2012
  • 37篇2011
  • 21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4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古族发旋和手指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495例发旋(男309例,女186例)和643例手指毛(男314例,女329例)。蒙古族人单旋出现率为91.92%。发旋旋向顺时针为68.79%,逆时针为31.21%。发旋主要出现在右后象限(60.22%)。蒙古旗人单旋出现率低于藏族人(95.78%),而高于汉族人(85.37%),差异均显著。蒙古族人手指毛近段指节出现率为100%,中间段为49%,远段指节末发现有手指毛。蒙古族人中间段指节手指毛出现率大小顺序为:拇指>环指>中指>小指>食指。
郑连斌桂花王爱珑
关键词:蒙古族发旋指毛象限
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体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 Heath-Carter 人体测量法对汉族闽东语族群乡村成人382例(男188例,女194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结果:闽东语族群乡村男性平均体型值为5.4-4.5-1.9,乡村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2-4.0-1.7,均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男女出现率最高的体型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乡村男性与女性内因子值、中因子值逐渐增大;外因子值逐渐减小,体脂(%)逐渐增加,女性50~岁组体脂最为发达,40岁以后的3个年龄组平均体型接近,20~岁组身体充实度最差,40岁以后身体逐渐充实。结论:闽东语族群体型相对接近于四川汉族,而距离广西汉族差距较大。
宇克莉郑连斌胡莹王杨薛虹程智邓维时蕊
关键词:汉族乡村
贵州、湖北、湖南土家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2021年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对贵州、湖北、湖南3省土家族体型特征的研究及比较,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体型的影响。按照人体测量方法,于2016~2017年测量贵州土家族788例(男性380例,女性408例)、湖北土家族599例(男性255例,女性344例)、湖南土家族599例(男性270例,女性329例)成人的10项指标,即身高、体质量、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皮褶、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上臂紧张围、小腿围。
向小雪宇克莉宇克莉张兴华
关键词:肱三头肌体型特征髂前上棘体型研究
巴尔虎蒙古族成人围度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巴尔虎蒙古族的围度特征。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巴尔虎蒙古族400例(男性196例,女性204例)成人进行了身体围度的测量。对年龄组间围度值进行方差分析,对年龄与围度进行相关分析。与我国其他18个族群的围度值进行 u 检验与聚类分析。结果:男性腰围、腹围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除头围外的12项围度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围度值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比男性更加明显。直线相关分析,男性呼气围、腰围、腹围和臀围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颈围、躯干各部分围度和上肢围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巴尔虎蒙古族在19个族群中头围、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和小腿围6项围度值均处于较高水平。聚类分析显示,巴尔虎蒙古族男性围度值与我国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距离最近,女性与俄罗斯族、布里亚特人、塔塔尔族等最近。结论:巴尔虎蒙古族身体围度值较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围度特征。
张君瑞李咏兰郑连斌李鹏飞冯晨露
关键词:围度
中国西北民族走廊中心型肥胖人群的体成分
2025年
在西北民族走廊地区测量了16个人群共6687例(男2983例,女3704例)的腰围和16项体成分值,将样本按腰围分成正常组、中心型肥胖前期组、中心型肥胖组。结果发现,西北民族走廊人群中心型肥胖率很高(男性为49.6%,女性为49.5%)。相关分析显示,除水分率外,腰围与其他14项体成分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随着全身的体脂率、肌肉量、躯干四肢脂肪率和肌肉量的增大,会导致腰围增大。男性腰围正常组内脏脂肪等级(8.6±4.2)已经接近正常值的上限,中心型肥胖前期组(12.7±2.9)属于偏高水平,中心型肥胖组(15.7±3.1)已经达到高的水平;女性腰围正常组内脏脂肪等级(4.9±1.9)、中心型肥胖前期组(7.1±1.5)均为正常情况,中心型肥胖组(9.5±2.2)属于偏高水平。13个人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西北民族走廊人群具有北方少数民族肌肉较发达、脂肪率较高的共性,西北民族走廊的中心型肥胖组人群肌肉量、脂肪率出现明显的增大。
李咏兰宫磊孙思雨韩瑗希露格白昀郑连斌
关键词:中心型肥胖体脂率肌肉量
中国城市汉族体质形态指标与经度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形态特征随经度的变化规律,2009年—2013年自西向东测量了中国31个城市汉族10 451例(男性5 048例,女性5 403例)成人的身高、体质量等16项指标值,并计算了身体质量指数,分析这些指标与经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经度值的增加,城市汉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体质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汉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均与经度呈正相关(P<0.05),在长度特征中只有躯干前高是造成这种相关性的体质特征.汉族男性的体质量与经度呈正相关,身高、躯干部围度和四肢骨骼发育水平是造成这种相关性的重要原因.汉族女性的体质量则与经度不呈相关性.
宇克莉李咏兰席焕久郑连斌温有峰张兴华
关键词:身高汉族经度
山东、安徽汉族与我国19个族群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测量了山东汉族成人778例(男428例,女350例)与安徽汉族成人693例(男352例,女341例)的13项身体遗传学指标(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眼内角间宽、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山东、安徽汉族与我国19个族群亲缘关系的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与我国蒙古族、回族、赫哲族较为接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和安徽汉族具有身体高度大、头部长度大、面部宽的特点.这一结果表明这两个省份汉族族群的体质特征与我国北方族群更为接近.
张兴华张尚才宇克莉赵大鹏包金萍徐国昌王志博武亚文宋瓘兰王杨荣文国张晓瑞薛虹李善毅郑连斌
关键词:汉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体质特征
中国克木人的体质特征被引量:46
2007年
本文调查了我国克木人285例(男为141例,女为144例)的体质特征,计算出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58项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1项指数值和分型情况,并与我国31个群体的体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克木人的体质特征为:蒙古褶出现率低,男为31.21%,女为32.64%;上眼睑皱褶出现率高,男为90.33%,女为93.75%;鼻根高度中等型出现率最高,男为65.96%,女为47.22%;鼻翼高度多为中等;耳垂多为三角型;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发色多为黑色;眼色多为褐色;肤色多为黄色;圆头型、高头型、阔头型、狭鼻型、中躯干型、中胸型出现率最高;男性狭面型、亚长腿型、宽肩型、中骨盆型出现率最高;女性的阔面型、中腿型、中肩型、宽骨盆型出现率最高;男性身高均数为160.2cm,女身高均数为151.5cm,属亚中等身材;克木人男性与女性均具有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人群的体质特征。
郑连斌陆舜华陈媛媛于会新刘海萍
关键词:活体观察活体测量克木人
中国藏缅语族十七个民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研究
2021年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藏缅语族17个民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进行比较,了解藏缅语族及各民族身体特征。根据人体测量方法,在云南、四川、西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对藏缅语族17个民族14837人(男性6578人,女性8259人)测量身高、体质量,将身高和体质量值与经度、纬度及年平均温度进行相关分析,并与中国南、北方汉族比较。
李翀宇克莉宇克莉张兴华
关键词:藏缅语族身体特征北方汉族年平均温度
月经初潮年龄与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脂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调查了737例18~22岁女青年的月经初潮年龄与身高、体重资料,计算了不同初潮年龄组的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和体脂(%)的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显示,平均初潮年龄与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无相关关系,各初潮年龄组的青年期体脂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郑明霞郑连斌王爱珑
关键词:初潮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脂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