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文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5月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93例,给予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9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4周,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联用氯吡格雷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或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出血发生率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 袁博任晖巩洁李静王甲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
- 城市医院就诊的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特征
- 2014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动脉硬化检测的关联性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研究样本来自2012年4月-2013年3月安康中心医院住院和门诊中老年患者。对颈动脉彩超和动脉硬化检测同时完成的756名中老年人的动脉硬化检测结果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动脉硬化检测与颈动脉斑块有关联(P〈0.01);②男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30.9%,女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21.8%,男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③男女两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有升高的趋势(P〈0.01)。结论:动脉硬化检测与颈动脉斑块有关联,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 王甲文郑时康任晖祝鹏王蕊高天林王东琦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检测
- 一种心脏介入治疗用导丝导入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脏介入治疗用导丝导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导丝,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将导丝的前端固定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导丝限位的压板,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
- 任晖王甲文李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富硒多肽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和调节胆固醇转运保护脂代谢异常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活性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多肽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炎症和调节胆固醇转运保护脂代谢异常的应用,所述富硒多肽是由如SEQ ID NO:3所示的Adi‑Apo融合蛋白与亚硒酸钠(Na<Sub>2</Sub>S...
- 孙佳森杨莉莉任晖殷鹏飞宋仕勤王甲文肖翔汪晓静陈伟樊衡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路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23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经桡动脉路径组213例(观察组),经股动脉路径组21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6.8%vs98.7%)、手术成功率(98.2%vs9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6.12±0.67)dvs(9.02±0.81)d]、局部血肿(2/12)、尿潴留(0/18)、失眠(2/20)、烦躁(3/14)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6%vs3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可以作为首选路径。
- 谢静祝鹏任晖刘胜强马晶晶刘菲周俊宋大坤屈兰燕郑时康王甲文
- 关键词:冠心病ALLEN试验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路径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路径,以说明经桡动脉路径的优越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23例冠心病患者,按采用的路径分为经桡动脉路径组(桡动脉组,213例)和经股动脉路径组(股动脉组,210例),分析两组间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桡动脉组平均住院日、局部血肿、尿潴留、失眠、烦躁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可以作为首选路径。
- 祝鹏谢静任晖刘胜强屈兰燕郑时康王甲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症经桡动脉介入
- 三种中心静脉置管路径的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三种中心静脉导置管路径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资料,根据置管路径不同分为3组,颈内静脉路径组103例,锁骨下静脉路径组105例,股静脉路径组106例,比较其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3组内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局部渗血、血肿、血气胸、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路径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 祝鹏谢静任晖李静刘胜强郑时康王甲文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导管堵塞
- 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PCI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包括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
- 谢静祝鹏马晶晶刘菲周俊宋大坤屈兰燕郑时康王甲文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ALLEN试验
- 一种基于硒修饰的心肌保护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活性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硒修饰的心肌保护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硒修饰的心肌保护多肽是由如SEQ ID NO:6所示的Elabela‑Apelin‑TAT融合蛋白与亚硒酸钠(Na<Sub>2</Sub>...
- 杨莉莉孙佳森任晖王甲文宋仕勤李永来马晶晶汪晓静张佩胡渊
- 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索研究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急诊中的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不同时期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为非临床路径组,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为临床路径组。非临床路径组给予本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临床路径组按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临床路径规定给予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30 min内开始溶栓、90 min内开始经皮冠状介入治疗(PCI)的完成情况、心肌血液再灌注效果、住院期间并发症、病死率、出院一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临床路径组在目标时间内完成溶栓和PCI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临床路径组,平均用时明显少于非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血液灌注效果优于非临床路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病死率、出院一年内再次入院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非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急诊中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到进行治疗时间,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有效的提高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
- 郑时康王甲文舒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