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贝贝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等离子体
  • 5篇
  • 4篇低碳
  • 4篇放电
  • 3篇能源
  • 2篇低碳发展
  • 2篇电力
  • 2篇电特性
  • 2篇阻挡放电
  • 2篇介质阻挡
  • 2篇介质阻挡放电
  • 2篇辉光
  • 2篇辉光放电
  • 2篇放电等离子体
  • 2篇放电特性
  • 1篇等离子体处理
  • 1篇等离子体发生...
  • 1篇等离子体反应...
  • 1篇等离子体技术
  • 1篇低碳工业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电网公司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云南电网有限...
  • 1篇南方电网能源...

作者

  • 15篇成贝贝
  • 7篇汪鹏
  • 5篇陈砺
  • 4篇任松彦
  • 4篇赵黛青
  • 2篇王红林
  • 2篇骆志刚
  • 2篇张九林
  • 2篇严宗诚
  • 1篇王蕊
  • 1篇黎照生
  • 1篇汪鹏
  • 1篇舒杰
  • 1篇杜建中
  • 1篇刘民伟
  • 1篇叶斌
  • 1篇代文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低碳世界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第九届全国化...
  • 1篇第九届全国化...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GE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低碳转型路径评估被引量:12
2021年
电力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量的30%~40%,电力部门低碳转型受气候环境政策驱动,也面临供应安全保障、成本效益、环境容量制约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粤港澳大湾区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83%,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48%。作为对标未来国际三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理应在电力低碳转型方面先行先试。该研究基于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能源平衡表及投入产出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动态CGE模型,通过研判外部一次能源供应形势及考虑不同电力消耗能源的局限情况,按照不同组合的电源结构,设计基准情景、天然气电力情景、非化石电力情景及零煤电情景。在设定粤港澳大湾区本地供电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预测到2035年湾区发电技术结构不同的转型路径下电力部门能源效率、投资回报、外购电力需求的变化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在微观和宏观经济系统两个层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实施低碳转型对一次能源结构、碳排放和宏观GDP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面向2035年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下,天然气电力情景转型效益最好,投资回报率为77%。非化石电力情景的度电能耗下降效果最好。零煤电情景电力部门的碳减排贡献最大,能源强度下降40%。三种电力低碳转型情景比基准情景有效降低碳排放,且电力转型可带动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宏观GDP的增长,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在平衡能源、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指标的情况下,提出动态电力系统转型筛选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多情景组合路径实施电力低碳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提供量化决策参考。
汪鹏许鸿伟任松彦任松彦赵黛青
低碳工业园区规划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以低碳工业园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一套低碳工业园区规划的方法,从土地利用、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低碳工业园的实现途径;并建立一套针对工业园区低碳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和评价低碳工业园区规划的实施。
成贝贝汪鹏赵黛青陈砺
关键词:规划方法评价指标
液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行为的实验研究
实验中分别以碳酸钠、氢氧化钾和硫酸为电解质,进行水溶液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研究。实验发现液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时电极温度随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升高。放电起始电压以及起始功率随电极距离增加而升高。对不同电解质都存在一个最佳浓度使得...
成贝贝张九林陈砺
关键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特性
文献传递
DBD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实验研究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介质阻挡放电(DBD: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Volatile Organi...
成贝贝
关键词: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气体放电电压放电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技术
文献传递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甲醛降解被引量:4
2008年
考察了甲醛在平板式和管式两种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降解能耗以及两种反应器中放电电压、甲醛初始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管式等离子体反应器相比,平板式反应器的甲醛降解能耗大大降低(从55.0W.h/m3降低至12.8W.h/m3);管式反应器和平板式反应器的甲醛降解率均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并分别在11 kV和18 kV处出现拐点,随后降解率增幅减小;甲醛降解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陈砺代文严宗诚王红林成贝贝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甲醛降解率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废液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废气废液净化装置,包括机箱、等离子体发生器、风机、液体分配器,机箱正面设有观察视窗、控制面板,上部设有排气口、进液管,下部设有进气口、排液管,进液管与液体分配器连接,控制面板与风机、...
陈砺黎照生王红林杜建中严宗诚成贝贝王蕊
文献传递
面向2030碳达峰的云南省交通行业再电气化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推动2030年碳达峰等能源革命相关目标实现,基于交通行业技术相对成熟、产业较为完善、消费量具有潜力的现状,采用情景分析法,分保守场景、一般场景、深度场景对云南省交通行业再电气化开展分析。研究表明,在深度场景下,2030年云南省交通行业的电气化率提高到10%,全省巴士和的士电气化率达到80%,整个行业较2017年提升约250亿kW·h的电力消费。并提出云南省交通行业再电气化应在宏观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以及完善V2G(车辆到电网)等技术的布置和应用。
徐尤峰梁俊宇成贝贝何为之舒杰汪鹏
关键词:交通行业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5年
实现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预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1个地市农村地区进行可再生能源丰裕度和自给率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全省农村地区生物质可发电41 540 GWh,太阳能可发电37 225 GWh,并且具有明显地理分布特性,其中肇庆、清远等市组成的板块生物质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均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结合能源消费量中长期情景预测,基准情景下广东省农村地区能源消费于2031年达到峰值3 921.12万tce(t标准煤当量)。揭阳市、肇庆市和韶关市的能源自给率均超过100%,未来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自给自足,而珠三角农村地区的能源自给率较低(均低于35%),对外依赖性较大。综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地区生物质和太阳能发电规划以及节能降碳措施,以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进程。
肖子毅成贝贝成贝贝任松彦任松彦
考虑运行策略的海上风电长短时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
2025年
【目的】发展高质量海上风电既是中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探索缓解海上风电供需不匹配的可行方案,可在提高海上风电消纳的同时,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海上风电在容量设计阶段提供高质量发展思路。【方法】本文考虑减少短时储能放电次数的策略及对长时储能实施参与电网调峰的策略,在弃风率(RCUR)不高于5%的目标约束下,以失负荷概率(LOLP)和净现值率(N^(PVR))最优为目标,构建技术-能源-经济优化评价模型,对短时储能和长时储能进行优化配置。然后,模拟仿真了全年尺度的储能充放电情况,识别了充放电效率较高的锂电池(LI)和生命周期内充放电次数较高的液流电池(FB)两种短时储能技术,以及抽水蓄能这种长时储能技术,分别对系统能源利用、供能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所提考虑运行策略的优化方法可以获得更具经济性的长短时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净现值(NPV)最高增幅达18.97亿元,每年可增加长时储能调峰售电收益0.98亿元,并且可有效提高短时储能使用期限1.0~2.6倍;同时所得优化配置方案可增加64%左右的弃风消纳;另外,相较于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次数限制对短时储能的经济性更具影响力。【结论】储能容量设计需统筹规划,储能应用方式及运行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储能系统性能及剩余储量应用潜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与长时储能系统性能提升之间的关联不容忽视。
刘晓俞成贝贝唐浪朱承程汪鹏汪鹏
关键词:海上风电储能充放电循环
碳中和背景下报废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估
2025年
【目的】报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土壤和水源等污染。科学评估报废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利用过程的环境影响,识别关键环境影响因素和阶段对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机械物理回收和湿法回收两种报废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工艺的环境影响,创新性地细化了两种工艺的5种处理阶段,考虑了3种终端和18种中端环境影响类型。【结果】①两种回收工艺的环境影响数值均为负,说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从生命周期来看可以减缓环境影响。机械物理回收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优于湿法回收工艺,且均对海洋生态毒性的环境影响减缓作用最大,分别为51.4%(机械物理回收工艺)和53.2%(湿法回收工艺)。②从终端环境影响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对资源枯竭(97.3%)产生的环境影响减缓作用明显高于人类健康(2.6%)和生态系统(0.1%)。③电池破碎分选阶段和正负极片处理阶段是环境影响的主要贡献阶段,均占总体环境影响的35.7%。【结论】敏感性分析表明减少材料投入和提高再生产品回收率对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为显著,电力输入的变动影响相对较小。建议进一步强化废旧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提高再生产品产出率以减轻其造成的环境影响。
刘民伟魏珂欣成贝贝刘晓俞曾金灿汪鹏
关键词:环境影响LCA湿法回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