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松彦

作品数:19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
  • 5篇粤港
  • 5篇粤港澳
  • 5篇港澳
  • 5篇CGE模型
  • 4篇电力
  • 4篇碳交易
  • 4篇交易
  • 3篇低碳
  • 3篇碳减排
  • 3篇能源
  • 3篇CGE
  • 2篇低碳转型
  • 2篇电力系统
  • 2篇动态CGE
  • 2篇生活垃圾
  • 2篇碳排放
  • 2篇能源转型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云南电网公司
  • 1篇南方电网能源...
  • 1篇生态环境部华...

作者

  • 19篇任松彦
  • 16篇汪鹏
  • 11篇赵黛青
  • 4篇成贝贝
  • 3篇张聪
  • 2篇蔡国田
  • 1篇谢泽琼
  • 1篇马晓茜
  • 1篇孙倩
  • 1篇骆志刚
  • 1篇刘民伟
  • 1篇叶斌

传媒

  • 4篇生态经济
  • 3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冶金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能源与环境
  • 1篇新能源进展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GE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低碳转型路径评估被引量:12
2021年
电力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量的30%~40%,电力部门低碳转型受气候环境政策驱动,也面临供应安全保障、成本效益、环境容量制约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粤港澳大湾区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83%,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48%。作为对标未来国际三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理应在电力低碳转型方面先行先试。该研究基于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能源平衡表及投入产出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动态CGE模型,通过研判外部一次能源供应形势及考虑不同电力消耗能源的局限情况,按照不同组合的电源结构,设计基准情景、天然气电力情景、非化石电力情景及零煤电情景。在设定粤港澳大湾区本地供电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预测到2035年湾区发电技术结构不同的转型路径下电力部门能源效率、投资回报、外购电力需求的变化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在微观和宏观经济系统两个层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实施低碳转型对一次能源结构、碳排放和宏观GDP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面向2035年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下,天然气电力情景转型效益最好,投资回报率为77%。非化石电力情景的度电能耗下降效果最好。零煤电情景电力部门的碳减排贡献最大,能源强度下降40%。三种电力低碳转型情景比基准情景有效降低碳排放,且电力转型可带动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宏观GDP的增长,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在平衡能源、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指标的情况下,提出动态电力系统转型筛选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多情景组合路径实施电力低碳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提供量化决策参考。
汪鹏许鸿伟任松彦任松彦赵黛青
碳达峰倒逼高耗能行业转型的经济影响评估--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高耗能行业碳达峰是实现全社会碳达峰的前提。论文通过构建国家—陕西两区域CGE模型,设计基准情景和三个减排情景,评估碳达峰目标的倒逼机制作用对宏观经济及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控制政策能有效控制碳排放增速,三个减排情景于2029年实现碳达峰,能源消费总量达峰时间滞后于碳达峰。相比基准情景,全行业实施碳控制政策导致GDP损失1.20%;只限制高耗能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投资结构优化弥补产能的缩小,GDP损失仅为1.06%。高耗能行业实施碳交易政策能优化配置碳减排空间,进一步缓解0.23%的GDP损失。通过集中管控高耗能行业碳排放,促进高耗能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可有效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支撑能源大省完成碳达峰目标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泽伟汪鹏任松彦任松彦许鸿伟
关键词:CGE模型高耗能行业边际减排成本碳交易
基于CGE模型的广东省重点行业碳排放上限及减排路径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广东省积极尝试应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前电力、水泥、钢铁、石化四部门已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按照《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未来要将纺织、造纸、陶瓷、有色、化工五大工业纳入到碳排放管理体系。研究应用多区域动态CGE模型对广东省工业行业开展量化预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九大工业部门碳交易总量宜控制在3.71亿吨(不包括电力重复计算)。对工业部门碳减排贡献最大的措施是工业行业的能效提高及技术进步,九部门的减排贡献由大到小分别为:电力、水泥、石化、钢铁、化工、造纸、有色、纺织、陶瓷。实施碳减排将对GDP带来影响,其中全部门责任分担(S1)情景对GDP损失影响最大,约为1.27%,而其他三个政策情景(S2~S4)对GDP损失影响较小,均低于1%。
任松彦汪鹏赵黛青戴瀚程
关键词:CGE碳交易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重金属的迁移特性被引量:10
2012年
焚烧法具有显著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效果,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MSW)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烟气中携带有重金属和二嗯英等有机污染物,因此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
任松彦马晓茜谢泽琼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重金属
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转型对产业部门影响评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被引量:10
2022年
为评估双碳目标路径实现对产业部门变化的影响,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动态CGE模型,设计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和强化碳中和情景,评估双碳目标约束下电力系统转型对不同等级电力依赖产业微观及宏观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电力部门2045年实现零碳电力,对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外购电占比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双碳限制作用将促进2050年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量分别降低8.9%、67%,导致外购电力占比提高11%和GDP总量损失3.9%,但各产业部门的电能替代性、碳减排贡献性和增加值柔韧性存在差异,其中高等电力依赖部门电能替代性和碳减排潜力较小,同时经济受影响最小,每部门增加值损失约790亿元;中等电力和低等电力依赖部门的碳减排贡献较大,单个部门碳减排空间为400~700万t,每个部门平均经济损失为1000~3200亿元,经济发展受限较大,应推动向高电气化部门和清洁能源替代方向调整.相比碳中和情景,强化碳中和情景电力部门2040年更早实现零碳,绿电增长有利于湾区加强电力供应安全性和社会经济增长,2050年外购电力占比降低11%,促进GDP增长1.5%,增长来自电力部门和中高等电力依赖产业部门,同时促进各等级电力依赖部门电气化率提升.
许鸿伟汪鹏任松彦林泽伟张聪赵黛青
面向碳减排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特性研究
2025年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因可实现负碳排放而备受关注,对其进行推广应用有望促进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本文以松木屑为生物质燃料、含铁污泥灰为废弃基载氧体,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气相色谱研究了含铁污泥灰制备条件优化和实验操作参数对化学链气化性能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铁污泥灰具有提供晶格氧的能力,可以促进松木屑的热解转化,且在煅烧温度800℃下制备的污泥灰催化性能最佳,获得的合成气热值最高,达到11.63 MJ/m^(3)(标准状态)。通过对含铁污泥灰进行水洗和酸洗处理,灰分中Fe_(2)O_(3)含量由53.37%分别升高至61.38%和64.46%,提高了晶格氧供给能力。进一步,对水洗和酸洗后的污泥灰进行不同比例、不同温度以及循环实验,发现松木屑的化学链气化反应性能均得到了一定提升,其中水洗污泥灰的最佳气化温度为800℃,合成气热值达到了13.89 MJ/m~3(标准状态),酸洗污泥灰的最佳气化温度较低为750℃。经过水洗和酸洗处理的污泥灰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均展现出较为稳定的反应性能,且通过实验证明所含Fe_(2)O_(3)的还原遵循Fe_(2)O_(3)→Fe_(3)O_(4)→FeO/Fe的逐级反应过程。本研究通过探究含铁污泥灰制备条件和实验操作参数对松木屑化学链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以期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高效转化和以废治废的目标,为其在能源领域推广应用和助力碳减排提供有益参考。
曾金灿汪鹏刘民伟王钦刘玺邓鎔峰黄国日朱远哲何秉昊任松彦陈建标
关键词:碳减排载氧体气化特性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能源总量控制分解方案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2018年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并进行行政任务分解及考核。针对广州市实际能源需求远大于广东省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缺口,选取反映能源和经济结构的7项指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按照综合指标排序分配各区的总量控制增速。设置总量全部分配到区和预留一定战略指标2种情景进行模拟,预测广州市及各区2017~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完成闭合验证,形成分解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该分解方法得到的各区综合指数排序反映了广州市现有的发展模式及消费结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为其他城市实际分解操作提供借鉴。
孙倩孙倩汪鹏任松彦蔡国田
关键词:总量控制情景分析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5年
实现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预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1个地市农村地区进行可再生能源丰裕度和自给率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全省农村地区生物质可发电41 540 GWh,太阳能可发电37 225 GWh,并且具有明显地理分布特性,其中肇庆、清远等市组成的板块生物质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均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结合能源消费量中长期情景预测,基准情景下广东省农村地区能源消费于2031年达到峰值3 921.12万tce(t标准煤当量)。揭阳市、肇庆市和韶关市的能源自给率均超过100%,未来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自给自足,而珠三角农村地区的能源自给率较低(均低于35%),对外依赖性较大。综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地区生物质和太阳能发电规划以及节能降碳措施,以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进程。
肖子毅成贝贝成贝贝任松彦任松彦
基于CGE模型的电力低碳转型速度调控策略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被引量:8
2022年
为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碳中和及电力低碳转型过程的供应安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动态CGE模型,设计51种情景模拟各类型发电量的年均变化幅度,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评价指标,研究煤电退役到保底容量、煤电完全退役和气电达峰容量的最优时间节点和发展速度。结果表明:2020年煤电发电量以年均降低66亿kW∙h幅度退役到2032年保底容量,再以年均降低40亿kW∙h幅度在2045年实现完全退役;气电发电量从2020年起以年均增长61亿kW∙h的幅度在2038年达到峰值,然后以年均51亿kW∙h幅度退役到2050年保底容量1323亿kW∙h;进一步依据2020—2050年本地总发电量增速不变得到非化石电力增长速度,此种煤电、气电和非化石电力发展速度组合的经济性最优。相比基准情景,优选出的电力转型组合情景可累积促进化石能源消费量降低1.1亿tce,碳排放降低2.8亿t CO2,电力部门增加值增长238亿元,其他部门增加值增长172亿元。
许鸿伟汪鹏任松彦任松彦赵黛青
关键词:CGE模型
不同碳达峰时点选择下的投资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影响——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将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带来深刻的变革。通过构建广东省气候-经济-环境-健康综合评估模型(ICEEH-GD),设计了如期达峰(2030年达峰)和率先达峰(2025年达峰)两个情景,研究不同碳达峰时点下的投资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影响。结果表明,率先达峰情景促进全社会投资从电力、水泥、油品开采、焦炭、钢铁等低增加值高碳排放部门转向服务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建筑业、化工业等高增加值低碳排放部门,投资量总计转移了819亿元,带动相关部门的增加值增长135亿元。率先达峰情景强化对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等高碳排放行业的限制,在2030年全社会就业岗位比如期达峰情景增加82000人,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如期达峰情景减少424亿元,占届时全省GDP总量的0.242%。到2030年,率先达峰情景比如期达峰情景降低CO_(2)排放7610万t和节约能源消费2535万t标准煤,其中碳减排和节能贡献部门主要来自电力、水泥、钢铁、石油开采、陶瓷行业,分别占全社会碳减排量和节能量的65.0%和74.3%。从投资与增加值、就业、碳排放的关系来看,建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业这些单位投资增加值高、就业较高且单位投资碳排放较低的部门;鼓励对电力、水泥、钢铁、陶瓷单位投资增加值较低且单位投资碳排放较高的部门进行绿色化改造和行业提质增效。
任松彦汪鹏汪鹏赵黛青
关键词:可计算一般均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