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HIF-1α通路探讨芍药苷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组织和细胞损伤的机制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对芍药苷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DR组(糖尿病模型大鼠)及芍药苷组(糖尿病模型大鼠且给予80 mg·kg^(-1)芍药苷灌胃)],每组各10只。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RMECs)并分为3组[对照组(5 mmol·L^(-1)葡萄糖培养)、高糖组(30 mmol·L^(-1)葡萄糖培养)及芍药苷组(30 mmol·L^(-1)葡萄糖+20 mol·L^(-1)芍药苷培养)],均混合培养24 h。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HE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及rRMECs中的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及rRMECs中的HIF-1α与VEGF mRNA水平;EdU试剂盒染色检测rRMECs增殖能力;对应试剂盒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CCK-8实验检测rRMECs细胞活性;Trallswell检测rRMECs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IF-1α与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空腹血糖、TC、TG及LDL-C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疏松,界限不清;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疏松程度改善,界限略清。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HIF-1α与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DR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HIF-1α与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以及TNF-α与IL-6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RMECs的细胞活性、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芍药苷组rRMECs的细胞活性、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 刘霞易勉李灵岳江赵静罗杏梅黄洁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芍药苷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改变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4例(44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于术前3天、术后1周、4周、12周分别进行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术前3天和术后各时间段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较术前3天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4周、术后12周较术前3天泪膜破裂时间延长(P<0.05)。印迹细胞学检查表明术后1周检查结果较术前3天杯状细胞减少(P>0.05),术后4周及术后12周检查结果示杯状细胞的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可使患者泪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岳江岳辉任秋锦周清黄晶
- 关键词:翼状胬肉泪膜羊膜移植
- 一种具有检测定位支架的眼科裂隙灯检查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检测定位支架的眼科裂隙灯检查仪,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的顶部延伸出定位管并固定连接有升降...
- 岳江银娟萍李灵
- 文献传递
- 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正相对调节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正相对调节的改变。方法:对42例84眼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视觉训练组和观察对照组,统计两组训练4wk后的视力、平均屈光度及两组训练前和训练后1,2,4wk后的5m时正相对调节量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训练4wk后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4wk后的5m正相对调节量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训练组训练前与训练4wk后的5m时正相对调节差异显著(P<0.01)。结论:视觉训练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正相对调节影响显著。
- 岳江岳辉任秋锦周清黄晶
- 关键词:视觉训练青少年近视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Gas6/MerTK/GPX4信号通路参与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配体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Mer酪氨酸激酶(MerTK)信号通路参与铁诱导的细胞死亡的作用。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分为对照组、HG组、HG+sh-Gas6组和HG+Gas6组。将细胞暴露于25 mmol/L D-葡萄糖用于模拟体外高血糖(HG)环境。对照组暴露于20 mmol/L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环境。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R组、DR+Gas6组,每组20只。通过腹膜内注射STZ溶液建立DR模型。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评估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脂质活性氧(ROS)水平,并通过生化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来评估铁死亡。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Gas6、MerT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HG组相比,HG+Gas6组细胞活力、SOD、GSH-Px水平显著增加(P<0.05),脂质-ROS、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HG+sh-Gas6组细胞活力、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质-ROS、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此外,HG+Gas6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较HG组显著增加(P<0.05),HG+sh-Gas6组细胞中GPX4蛋白表达较HG组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DR组大鼠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DR+Gas6组则较DR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DR+Gas6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组织中MDA、铁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和Gas6、MerTK、GPX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HG处理通过抑制Gas6/MerTK信号通路,加速GPX4的清除,诱导ARPE-19细胞的铁死亡和细胞生长抑制。此外,通过上调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Gas6/MerTK信号表达,减轻RPE组织中铁死亡和氧化应激,并有助于恢复视网膜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邓里李灵岳江刘政群银娟萍蔡小丽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短眼轴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短眼轴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57例63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71例82眼眼轴长度为20.26~22.11mm的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观察两种术式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wk矫正视力≥0.5的术眼中小切口组占86%,超声乳化组占87%;术后3mo矫正视力≥0.5者均占94%,≥0.8者分别占49%和51%,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角膜水肿:小切口组为17%,超声乳化组为20%;后囊膜破裂:小切口组5%,超声乳化组5%;虹膜损伤:小切口组3%,超声乳化组1%。结论: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难度大,通过术前降低眼压,术中规范切口,合理使用黏弹剂,维持前房深度,对硬核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患者可获得很好的复明效果。
- 岳江岳辉
- 关键词:短眼轴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
-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6例,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38)和参照组(n=38)。参照组患者使用眼底激光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的视力恢复情况、症状好转时间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半年,2组患者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眼压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渗出吸收时间及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参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22)。结论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研究推广。
- 岳江李灵刘政群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激光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4例(35只眼),患者均接受采用颞侧隧道式角膜透明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t=3.951,P<0.01);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平均为(14.2±2.8)mm 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t=3.228,P<0.01);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术前前房深度为(3.65±0.23)mm,术后增加到(4.60±0.35)mm,差异有显著性(t=2.349,P<0.05);未发生恶性青光眼、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均在位,未出现偏位、夹持。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 岳江岳辉周清黄晶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 羟苯磺酸钙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6例,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联合眼底激光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参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16);2组患者的视力、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透面积及视网膜厚度(CMT)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参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9,P=0.011)。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岳江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羟苯磺酸钙眼底激光临床疗效视力
- 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的自噬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蛋白激酶B/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kt/SREBP-1)信号通路参与自噬的作用。方法 大鼠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与DM-DR组(DR大鼠),比较大鼠视网膜中自噬相关蛋白(自噬标志物LC3-II与LC3-I、自噬特异性底物p62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情况。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B组(正常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组(DR大鼠,注射1μL生理盐水)、DR+si-NC组(DR大鼠,注射1μL阴性对照siRNA)以及DR+si-SREBP-1组(DR大鼠,注射1μL的SREBP-1 siRNA),分别在建模开始前1 d和建模成功后(8周时)进行上述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Akt/SREBP-1表达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生长情况。将R28大鼠视网膜前体细胞分为对照C组(正常环境生长24 h)、HG组(高糖环境干预24 h)、HG+si-NC组(si-NC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及HG+si-SREBP-1组(si-SREBP-1转染细胞后高糖环境干预24 h),比较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以及自噬体和溶酶体之间的融合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分析Akt、SREBP-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视网膜中Beclin1和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大鼠在建模1周和建模8周时大鼠视网膜中SREBP-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与对照B组相比,DR组和DR+si-NC组大鼠RGCs数目均显著降低,与DR+si-NC组相比,DR+si-SREBP-1组大鼠RGCs数目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对照C组相比,HG组和HG+si-NC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si-NC组相比,HG+si-SREBP-1组R28细胞中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LC3Ⅱ/Ⅰ比率
- 邓里蔡小丽李灵岳江刘政群银娟萍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激酶B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