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滔 作品数:30 被引量:20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睑术的原理与美学设计(下) 2019年 非整形手术当中,常见的弧形切口手术就是甲状腺手术。沿脖颈的皮纹作横向弧形切口,瘢痕与皮肤纹路一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对美观的影响。术者捉刀如执笔,合乎书法中锋行笔的要求,提按使转,一气呵成,这样才能保证切口匀称一致,术后瘢痕细微,形成的皮肤皱嬖流畅自然。切口是术者的脸面,初学的助手一般得不到这种切皮的机会。 刘韬滔关键词:美学设计 重睑术 切口手术 整形手术 术后瘢痕 弧形切口 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的效果观察--一项基于MIMIC-Ⅳ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生理参数指标对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疗效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截至2020年9月发布的2008至2019年COPD合并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相关记录〔45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60 mmHg〕。根据接受HFNC或无创呼吸机分为HFNC组和无创通气(NIV)组。收集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根据HFNC组基线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和28 d插管率、28 d病死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48 h内各时间段的生理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治疗4 h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HR/SpO_(2))比值及ROX指数〔SpO_(2)/(吸入氧浓度,FiO_(2)×呼吸频率,RR)〕预测24 h与48 h插管的准确性。结果共筛查524520份住院记录,纳入患者153例,其中HFNC组37例,NIV组116例。根据基线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HFNC组患者31例,NIV组患者8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SAPSⅡ、CCI评分、生理参数等基线数据以及除ICU住院时间外的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ICU住院时间较NIV组明显延长〔d:4.6(3.1,10.0)比3.1(1.6,5.8),P<0.05〕。与0-8 h比较,治疗40-48 h HR、RR仅HFNC组明显降低〔HR(次/min):84.1±12.2比91.1±16.4,RR(次/min):19.8±4.9比21.6±4.1,均P<0.05〕;而HFNC组和NIV组pH值均明显升高(7.42±0.08比7.36±0.05,7.41±0.06比7.36±0.05,均P<0.05),PaCO_(2)均明显降低〔mmHg:46.3(39.5,51.0)比49.8(45.5,54.0),46.0(40.5,51.5)比49.5(46.5,55.3),均P<0.05〕。与HFNC组同期比较,治疗40-48 h NIV组HR、PaO_(2)均升高〔HR(次/min):91.1±15.4比84 刘韬滔 赵沁宇 史展 杜斌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中文版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后对照、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历时15个月,共纳入分析患者123例(应用CPOT前6个月纳入患者55例,应用CPOT后6个月纳入患者68例,医护培训期3个月),比较应用CPOT前后,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评分等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比两组入ICU第2天24h内镇痛、镇静情况:两组间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患者的比例,镇痛、镇静药物的种类,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镇静评分(RA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CPOT后组,镇痛药物用量较应用CPOT前明显减少(等效吗啡剂量0. 92±0. 57mg/kg vs 0. 80±0. 48mg/kg,P=0. 036)。两组预后对比:应用CPOT后组,机械通气天数呈缩短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7,10)天vs 7 (6,9)天,P=0. 077],住ICU天数无明显变化[11(8,14)天vs 10 (8,12)天,P=0. 445],PTSD调查问卷结果相似[1 (0,1) vs 1 (0,1),P=0. 680]。结论应用CPOT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对机械通气时间有缩短趋势。 冯喆 刘韬滔 何清 常志刚 刘亚林关键词:疼痛评估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外科术后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外科术后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北京医院外科ICU术后低氧血症(150 mmHg≤PaO_2/FiO_2<300mmHg,PaCO_2≤50 mmHg)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组54例)和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后28 d再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28 d再插管率(11.1%vs 13.0%,P=0.767)、死亡率(5.6%vs 7.4%,P=0.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拔管前不同严重程度的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250 mmHg≤PaO_2/FiO_2<300mmHg,200 mmHg≤PaO_2/FiO_2<250 mmHg,150 mmHg≤PaO_2/FiO_2<200 mmHg),其拔管后28 d再插管率(0 vs 3.7%,P=0.296;20%vs 14.3%,P=0.684;30%vs 30.8%,P=0.968)、死亡率(0 vs3.7%,P=0.296;6.7%vs 7.1%,P=0.960;20%vs 15.4%,P=0.7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面部压疮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11.1%vs 0,P=0.012)。结论外科术后轻中度低氧血症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不亚于无创正压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疗此类术后低氧血症。 刘韬滔 冯喆 何清 唐小卿关键词:氧吸入疗法 正压呼吸 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血症(100 mmHg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刘韬滔 赵沁宇 杜斌关键词:高流量吸氧 手术 低氧血症 带您了解神秘的ICU 2024年 每当提起ICU这个词,人们总会感到焦虑、恐惧,总会联想到全身插满管子的危重患者。那么,什么是ICU呢?ICU主要收治哪些患者?ICU里有哪些高端设备?家属可否进ICU陪护?ICU患者的家属应该做些什么?今天,我就为大家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刘韬滔关键词:危重患者 ICU患者 家属 米力农对合并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合并低心排血量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北京医院外科ICU收治的合并低心排的脓毒症患者13例,予持续静脉输注米力农(O.25~O.50μg·kg^-1·min^-1),比较用药前以及用药后10min、2h、24h后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用药10rain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心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每搏量指数(SVI)以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与用药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持用药2h及24h后患者CI(L·min^-1·m^-2)较用药前(2.7±0.6、2.9±0.5比2.3±0.6)(P〈0.001)、CFI(L/min)(3.6±0.8、3.9±0.8比3.1±0.9)(P=0.001)、SVI(ml/m^2)(28.6±10.3、28.8±9.9比25.3±9.1)(P=0.033)增高,SVRI(dyn·s·cm^-5·m^2)(2269.0±615.3、2094.0±542.2比2946.0±1417.o)(P=0.004)下降。结论对于合并低心排的脓毒症患者,低剂量维持泵人米力农,可增加心排量,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 冯喆 何清 刘亚林 常志刚 刘韬滔关键词:米力农 脓毒症 心排血量 血流动力学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准确性评估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用于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准确性,及对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普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软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感染48 h内是否发生脓毒症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预后以及q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变化值(Δ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SOFA、SIRS评分对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以及qSOFA、ΔSOFA、SIRS评分对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92例患者纳入研究,诊断感染48 h内发生脓毒症79例(41.1%),28 d住院期间进展为脓毒性休克28例(14.6%),共死亡6例(3.1%)。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克和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21.5%比4.4%,31.6%比2.7%,16.5%比4.4%,均P<0.01),并具有更高的病死率(7.6%比0%,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qSOFA≥2分为截断值,诊断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敏感度为48.1%,特异度为92.0%,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71.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可信区间(95%CI)=0.764~0.884,P<0.01〕;以SIRS评分≥3分为截断值,诊断软组织感染致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48.6%,阳性预测值为55.0%,阴性预测值为87.3%,AUC为0.721(95%CI=0.677~0.765,P<0.01)。qSOFA≥2分、ΔSOFA≥2分、SIRS评分≥3分均可预测成人软组织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均P<0.01),AUC分别为0.767(95%CI=0.665~0.869)、0.840(95%CI=0.757~0.923)、0.716(95%CI=0.596~0.835)。结论可以将qSOFA≥2分作为诊断成人软组织感染所致脓毒症的快速筛查工具。对于普通病房患者,建议可以使用qSOFA或SIRS评分来初步预测软组织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 刘韬滔 刘韬滔 刘亚林 何清 王珏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感染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急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救治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早期诊断和综合救治水平。方法报告3例急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病灶的切开引流、脓毒性休克的抢救和脏器功能支持、后期创面的修复和愈合,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3例诊断后及时手术切开引流、积极抢救脓毒性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后期切口拉拢缝合、创面愈合良好,患者痊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切开清创引流、延期修复创面并结合积极抢救休克和脏器功能支持的综合治疗是救治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性休克的关键。 高戈 冯喆 刘韬滔 周新平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 脓毒性休克 清创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阴性脓毒症患者年龄与短期病死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评分阴性脓毒症患者的年龄与短期病死率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与拐点。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公共数据库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中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4 h内未接受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且SIRS评分≤1分的成年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初始乳酸值等基线变量。以病死率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按照1∶3倾向性评分匹配除年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线变量,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回归分析匹配后患者年龄与病死率的非线性关系并确定拐点。结果共筛查MIMIC-Ⅳ数据库中收录的53150例患者的住院记录,纳入ICU 24 h内诊断为脓毒症且SIRS评分阴性的成年患者1691例,年龄(69.82±14.87)岁,其中28 d内病死101例(5.97%)。病死组患者较存活组年龄[(73.63±14.55)岁比(69.58±14.86)岁,t=-2.663、P=0.008]、CCI(4.38±2.64比2.99±2.34,t=-5.732、P<0.001)、SOFA评分[(8.18±3.58)分比(5.04±2.67)分,t=-8.664、P<0.001]均显著增加,而两组患者性别比例、BMI、初始乳酸值和疑似感染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3,95%CI:1.02~1.05,P<0.001)、CCI增加(OR=1.16,95%CI:1.06~1.26,P<0.001),SOFA评分增加(OR=1.34,95%CI:1.26~1.43,P<0.001)与SIRS阴性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增加显著相关。纳入SOFA评分、CCI评分后按照1∶3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后存活组患者271例、病死组93例。RCS结果显示,年龄与病死率存在非� 付春毅 苏玲玲 刘韬滔关键词: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