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颖
- 作品数:106 被引量:95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盘锦湿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蒸发散主导影响因子被引量:18
- 2008年
- 利用2005年全年盘锦芦苇湿地梯度观测和涡动相关系统的监测数据,对芦苇群落的蒸发散变化规律及其主导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月份芦苇群落蒸发散日变化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曲线;芦苇群落蒸发散主要受当地气象因素、植被生长状况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芦苇湿地蒸发散与净辐射、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很好的响应。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生长季主要因素有:净辐射、土壤含水量、相对湿度、气温和地表温度;影响非生长季主要有:净辐射、地表温度和风速。同时,植被生长状况和生理生态特征对蒸发散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叶面积指数与气孔导度是芦苇群落蒸发散的主导影响因子。
- 于文颖周广胜迟道才周莉何奇瑾
- 关键词:芦苇群落蒸发散湿地潜热通量
- 农作物气象保障服务平台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被引量:2
- 2019年
- 阐述了农业遥感等数据平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作物类型精准识别、作物产量估产机理研究以及遥感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气象保障大数据的尺度转换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的建立需要全面整合专家智慧、遥感技术、大数据、服务方式等研究理论和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遥感应用模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气象等综合信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 武晋雯冯锐纪瑞鹏于文颖张玉书孙龙彧郭亮赵一俊
- 关键词:服务平台
- 一种自动化玉米遮阴实验棚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玉米遮阴实验棚,属于遮阴棚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撑架和两个副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和两个副支撑架的顶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一个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盒。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双向丝杆组转动...
- 冯锐纪瑞鹏王培娟武晋雯于文颖尹艳华张慧李党红陈妮娜吴航金楚恒华乐乐刘英杰米娜张淑杰王倩玉赵思文
- 辽宁省人口承载力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基于1997—2006年辽宁省10 km×10 km分辨率气象资料,通过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农业生产力模型计算了农田、草地和湿地的生产力及其动态。结果表明:近10 a来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呈略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7—2006年辽宁省植被年平均总净第一性生产力(农田、草地和湿地)为3.63×107t.yr-1,其中农田、草地和湿地分别为2.18×107t.yr-1、0.99×107t.yr-1和0.46×107t.yr-1。应用人口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1997—2006年辽宁省的年平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 226.9万人、2 035.3万人和2 015.1万人。
- 赵先丽周广胜隋兴华于文颖李丽光
- 关键词:农田草地湿地人口承载力
- 不同播期和大棚育苗微环境对单季粳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019年
- 以晚熟水稻品种盐丰47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在辽宁省盘锦市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播期和大棚育苗微环境对单季粳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粳稻秧苗生育期逐渐缩短,生育进程加快,主要体现在播种至出苗期和出苗至1.5叶龄期。粳稻秧苗生长速率与积温、日照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播期对粳稻秧苗的最终株高影响不大。1.5叶龄至2.5叶龄期,粳稻秧苗主要发展根系,2.5叶龄至3.5叶龄期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且播期晚的秧苗根系生长健壮。粳稻秧苗株高、干物质、根冠比与日平均气温、积温、日照时间、日平均相对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确定晚熟粳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8日前后。
- 张美玲陈龙陈洪利辛明月徐静于文颖
- 关键词:单季粳稻分期播种微环境秧苗素质
- 基于CR-CARS-RF的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
- 2025年
- 以辽宁昌图和苏家屯区149个黑土样本为基础,结合地面高光谱数据与实验室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化学测定,系统分析了不同高光谱预处理与建模方法对SOM反演精度的影响,旨在构建快速且精准的SOM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通过Savitzky-Golay平滑法(SG)对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后,对比分析了倒数(1/R)、倒数的对数(log(1/R))、一阶导数(FDR)、标准化(SNV)及连续统去除(CR)五种光谱变换方法,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PCC)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筛选特征波段,结合偏最小二乘(PLSR)、多元线性回归(MLR)和随机森林(RF)三种建模方法,构建了12种反演模型,对各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CR变换显著增强了光谱与SOM的相关性,2 166 nm之后的128个波段相关系数绝对值超过0.5,最高达0.75;(2)CARS算法有效压缩了特征波段数量,将其控制在全波段的6%以下,与PCC-PLSR和PPC-RF相比,CARS-PLSR和CARS-RF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升,其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13.4%和14.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12.8%和11.9%;(3)非线性RF模型的预测精度最优,与MLR和PLSR相比,其R2分别提升32.1%和3.5%,RMSE分别降低34.9%和4.4%;(4)在12种预测模型中,CR-CARS-RF模型表现最佳,其建模R2为0.91,RMSE为1.76 g·kg^(-1);预测R2为0.79,RMSE为2.49 g·kg^(-1),表明CR-CARS-RF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可为辽宁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效精准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李雨鸿冯锐纪瑞鹏纪瑞鹏武晋雯于文颖武晋雯李晶
- 关键词:黑土土壤有机质
- 基于分期播种的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对热量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2个水稻品种(‘辽星1’、‘辽优521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分析播期对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星1’在I、Ⅲ、Ⅳ播期分蘖数达到峰值较Ⅱ播期少用积温4000C左右;I和Ⅳ播期最大分蘖数较Ⅱ播期分别减少3.16%和15.50%,Ⅲ播期增加3.85%。‘辽优5218’在Ⅲ和Ⅳ播期分蘖数到达峰值较Ⅱ播期多用积温300℃左右;I、Ⅲ、Ⅳ播期最大分蘖数较Ⅱ播期分别增加7.12%、32.51%、19.59%。(2)‘辽星1’在I和Ⅳ播期株高较Ⅱ播期偏低,Ⅲ播期最高;‘辽优5218’在I、Ⅲ、Ⅳ播期株高偏低,I播期最矮。(3)‘辽星1’在I和Ⅲ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Ⅱ播期分别多用积温3000C和200℃左右,Ⅳ播期少用100℃左右;I、Ⅲ、Ⅳ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Ⅱ播期分别增加48.5%、113.3%、31.6%。‘辽优5218’在I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多用积温500℃左右,III和IV播期分别少用400。C和100℃左右;I和III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II播期分别减少31.6%和27.6%,Ⅳ播期增加20.9%。(4)‘辽星1’在Ⅲ播期地上干质量最高,Ⅳ播期最低;‘辽优5218’在I播期地上千质量最高,Ⅱ播期最低。(5)‘辽星1’在I、Ⅲ、Ⅳ播期的产量较Ⅱ播期分别减产5.64%、6.27%、27.25%;‘辽优5218’在I播期的产量较Ⅱ播期增加5.66%,Ⅲ和Ⅳ播期分别减产13.14%和31.29%。(6)310℃积温2700—2800℃,平均温度24℃左右更适宜辽宁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
- 于文颖纪瑞鹏冯锐武晋雯张玉书王鹏王婷
- 关键词:水稻温度播期
- 温度对东北平原水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水稻(Oryza sativa)田是农业环境中甲烷(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东北水稻主产区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开展典型水稻田CH4排放监测、分析CH4排放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来降低水稻田温室气体CH4排放具有的一定参考意义。该研究将两地2017-2018年水稻田CH4的高频通量、温度、水稻生育期数据相结合,研究CH4的排放过程、不同时间尺度的排放特性及其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7年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CH4的年排放量分别是26.77 g·m^−2和16.17 g·m^−2。两地2018年CH4的排放量均比2017年明显增加,年际变化差异显著。三江平原6月和7月排放量最大,分蘖期是CH4排放高峰,最大排放速率为0.127μmol·m^−2·s^−1,非生长季基本无CH4排放。辽河平原拔节抽穗期和成熟期是CH4排放高峰,7月CH4月排放量最高,拔节—抽穗期的排放速率增加至0.102μmol·m^−2·s^−1,然后逐渐减少,生长季末出现第三个峰值,在非生长季存在CH4排放弱日变化。2018年与2017年的气温持平,但5—9月土壤温度比2017年略有升高。三江平原生长季夜间CH4排放与土壤温度符合指数相关关系,孕穗到排水前CH4排放对温度变化最敏感(温度敏感性系数Q10=11.336),辽河平原只有泡田到返青期CH4排放与土壤温度符合指数相关关系(温度敏感性系数Q10=2.846)。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典型水稻田的灌溉制度、淹水条件、种植方式基本相同,而辽河平原水稻田CH4排放比三江平原水稻田低。土壤温度变化对三江平原水稻田CH4排放速率的影响比辽河平原强。
- 贾庆宇李晓岚于文颖周莉温日红谢艳兵赵一俊孙胜阳
- 关键词:辽河平原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温度
-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与早期识别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9年
- 作物干旱是干旱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的粮食产量。为了积极应对干旱灾害影响,实施对作物干旱的早期精准预警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展的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研究进展,包括干旱临近—发生阶段作物根系、气孔、叶水势等对早期干旱响应的敏感信号和指标;干旱发生—发展阶段中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同化代谢与干物质累积等对干旱的响应过程;干旱发展—结束过程中的复水效应与干旱影响损失定量模拟评估技术等;梳理了农业干旱监测预警综合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农业干旱监测和预警指标种类和应用情况、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以及作物干旱地面监测与识别技术等相关成果。探讨了未来通过开展作物对干旱应激响应的生理生态过程机制研究,进而准确捕捉到作物响应干旱胁迫的早期信号,为实现作物干旱的早期识别、提前预警和应对作物干旱灾害的不良影响提供依据。
- 纪瑞鹏于文颖冯锐武晋雯张玉书王茜
- 关键词:干旱胁迫预警
- FY3/MERSI和EOS/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异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为进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EOS/MODIS数据与FY3/MERSI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性分析,分别选取2008年8月16日、2009年8月30日EOS/MODIS和FY3/MERSI遥感数据,分林地、灌丛、旱田、水田、城市、沙地6种不同地类进行了植被指数计算,并从数据相关性、直方图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ODIS/NDVI和MERSI/NDVI有着共同的直方图走势,动态范围基本一致,各类地物的反演结果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一致性,其中林地R2最高,达到了0.8624。
- 冯锐纪瑞鹏武晋雯张玉书王宏博陈鹏狮于文颖张淑杰
- 关键词:EOS/MODIS植被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