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散粒体
  • 2篇斜坡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堆积层
  • 1篇野外
  • 1篇乙酯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成因
  • 1篇坡顶
  • 1篇氰基
  • 1篇氰基丙烯酸乙...
  • 1篇取样方法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控制
  • 1篇物理模拟
  • 1篇烯酸
  • 1篇斜坡稳定
  • 1篇斜坡稳定性
  • 1篇结构特征
  • 1篇级配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魏丽娜
  • 3篇傅荣华
  • 2篇李川
  • 1篇卜祥航
  • 1篇孙书勤
  • 1篇汪留洋
  • 1篇何娜
  • 1篇苟聪
  • 1篇赵峥
  • 1篇郭玉宝

传媒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散粒体斜坡堆积特性与崩坍形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圆盘沙堆以及斜坡堆积物理模拟试验,解释其崩滑的动力学机制。发现溜砂坡堆积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临界过程,整个坡体是一个广延耗散动力学系统。从颗粒级配的角度探究其对散粒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李川傅荣华魏丽娜何娜卜祥航汪留洋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散粒体级配
散粒体斜坡稳定性相关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松散颗粒堆积斜坡的稳定性一直是边坡研究的一个难题且少有涉足,此种灾害形式在我国西部山区较为常见。以散粒体斜坡的稳定性受控于何种因素作为研究出发点,以休止角为衡量标准,对散粒体斜坡失稳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类圆程度越高其堆积休止角越小;休止角随颗粒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粗颗粒的含量增大稳定性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颗粒级配的改良对坡体稳定性起到促进作用。对滑动面的角度研究显示:滑面角度为最大休止角减去2.5°左右,并做了适当的修正处理。成果对散粒体斜坡稳定性的研究以及此类溜砂灾害的治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魏丽娜李川傅荣华
关键词:稳定性
散粒体野外原位取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粒体野外原位取样方法。解决现有的取样方法易扰动散粒体堆积层,致使无法取得理想的原位样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从散粒体斜坡坡顶向坡脚开挖一个35~45°坡面,在斜坡的顶部、中部、底部处分别开挖...
孙书勤傅荣华郭玉宝魏丽娜苟聪赵峥
文献传递
茂县洼底散粒体斜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控制因素研究
散粒体斜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坡面地质灾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高寒、高海拔、干旱、物理风化严重地区,尤其是发育于公路两侧的散粒体斜坡对于道路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同时散粒体斜坡形成的砂砾和碎屑又是泥石流的重要物源。因此对此种坡面地...
魏丽娜
关键词:结构特征灾害成因稳定性控制物理模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