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娜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撒落型散粒体斜坡变形破坏机制试验研究
- 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地形变化剧烈且风化作用严重的Ⅰ台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常常见撒落作用造成的巨大散体堆积体,俗称“溜砂坡”。溜砂坡是指高陡斜坡,在强风化作用下形成砂粒和碎屑,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溜动,并在坡脚堆积形成的锥状斜...
- 何娜
- 关键词:物理模拟
- 花岗岩地区群发性降雨滑坡孕灾条件敏感性研究——以桂东南北流市为例
- 2025年
- 近年来,极端强降雨在我国南方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区诱发了多起群发性滑坡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区域性的极端气候、厚层风化花岗岩与不规范切坡等因素,群发滑坡频频发生。但滑坡发育特征及孕灾条件尚不明确,给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带来挑战。文章以广西北流市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现场调查、遥感解译与XG-boost模型,探讨了降雨型群发滑坡的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破坏模式和孕灾条件敏感性。结果表明,区内两起暴雨事件共引发滑坡1 670处,以中小规模为主,占总数量的72.57%。群发滑坡集中发育于高程<300 m、坡度>75°的切坡地形下,表现出分布范围广、规模小、数量多、即雨即滑、爆发性强的特点,主要形成剪切滑移型、滑塌型及流滑型(碎屑流)三类破坏模式。距居民点距离(概率贡献为22.22%)、坡度(15.25%)、高程(14.47%)及植被覆盖度(12.01%)是诱发花岗岩地区降雨型群发滑坡的主要孕灾条件。本研究可为花岗岩地区降雨型群发滑坡的研究提供依据,在防控减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赵建军赖琪毅马彦飞何娜刘朔维陈海伊常鸣常鸣刘振宇
- 关键词:花岗岩地区破坏模式
- 溜砂坡防治措施之棚硐和挡砂墙工程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室外物理模拟实验,针对溜砂坡防治工程,模拟棚硐和挡砂墙防治措施,初步探讨了棚硐顶面坡度与坡体排砂效果关系,挡砂墙墙背土压力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棚硐板的设置角度应比野外溜砂坡的天然休止角大约1°,能达到最佳的排砂效果;溜砂坡的不均匀系数越大,墙背土压力越大,降雨过后挡砂墙后主动土压力降低,散粒体粘聚力增加。
- 卜祥航傅荣华李川何娜汪留洋
- 关键词:天然休止角土压力分布粘聚力
- 散粒体斜坡运动堆积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散粒体斜坡俗称"溜砂坡",对其运动和堆积特征的研究是溜砂坡防治的关键。在斜坡模型架上模拟碎块石的运动过程和堆积过程,探索其颗粒大小、形态与斜坡角的关系。通过堆积体纵剖面取样发现,溜砂坡堆积呈现分形结构,其颗粒质量粒径分布分维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何娜傅荣华卜祥航汪留洋李川邓荫万陈国文潘宏坚
- 关键词:分维数
- 散粒体斜坡堆积特性与崩坍形式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圆盘沙堆以及斜坡堆积物理模拟试验,解释其崩滑的动力学机制。发现溜砂坡堆积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临界过程,整个坡体是一个广延耗散动力学系统。从颗粒级配的角度探究其对散粒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李川傅荣华魏丽娜何娜卜祥航汪留洋
-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散粒体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