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寿富

作品数:38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肿瘤
  • 15篇细胞
  • 12篇免疫
  • 12篇出血热
  • 10篇组织化学
  • 10篇免疫组织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 8篇肾综合征
  • 8篇尸检
  • 8篇综合征
  • 7篇肾综合征出血...
  • 7篇综合征出血热
  • 6篇胃癌
  • 6篇流行性
  • 6篇流行性出血热
  • 6篇病理
  • 5篇尸检组织
  • 5篇子宫
  • 4篇大细胞
  • 4篇滋养细胞

机构

  • 2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7篇湖北医学院
  • 4篇黄石市中心医...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武汉冶金医专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黄石市第五医...

作者

  • 38篇邢寿富
  • 10篇唐志佼
  • 9篇张友元
  • 6篇李蓓芸
  • 4篇熊永炎
  • 4篇王则胜
  • 4篇曾俊
  • 4篇陈德基
  • 3篇林宜先
  • 3篇彭善友
  • 2篇刘绪堂
  • 2篇蔡大勇
  • 2篇刘有平
  • 2篇肖和平
  • 2篇褚岚
  • 2篇李宗荣
  • 2篇田爱景
  • 2篇何平
  • 2篇易先平
  • 2篇刘俐敏

传媒

  • 11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湖北医学院咸...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冶金医药情报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肿瘤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医学院学...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7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6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肥大细胞与C-erbB-2癌基因蛋白被引量:3
1995年
用俾士麦棕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7例胃癌组织中肥大细胞(MC)和C-erbB-2癌基因蛋白。结果表明:(1)MC计数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有关,高、中分化腺癌高于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P<0.05),无转移者高于有转移者(P<0.05);(2)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无关(P>0.05);(3)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MC计数有关,MC高计组,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低于MC低计组(P<0.05)。
张友元张子俊肖和平刘树棠邢寿富
关键词:胃肿瘤肥大细胞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的光学形态、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观察
1992年
对浆细胞样淋巴细胞(PLC)进行了光学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多参数观察。结果表明,PLC是一种分化较成熟的中间型B系细胞,其大小介于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之间:形态上兼具有小淋巴细胞胞核和浆细胞胞浆的特点,酶化学染色呈胞浆α—醋酸荼酚酯酶阳性,电镜观察见胞浆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多聚核糖体。
黄利鸣邢寿富
关键词:淋巴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组织病毒抗原的分布被引量:4
1991年
应用以桥PAP法,ABC法对1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尸检组组进行病抗原定、结果见大脑,肾脏,心脏、肺、肝脏、脾脏、腰腺、肾上腺等组织大多数病例明显阳性、少数保存有小脑,育髓、脑垂体、胃、支气管、甲状脲,淋巴结、扁桃体的病例、经检间部分为阳性,组织中的阳性细胞主要是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除肾小管、胰腺和某些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脑垂体、肤岛)的上.皮细胞部分病倒明显阳性外,多数组织的实质细胞为弱阳性或阴性,另外、还发现各组织中病毒抗原分布与其病变的轻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易先平邢寿富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免疫组织化学抗原病毒
不同滋养细胞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分布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抗细胞角蛋白(CK)、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泌乳素(hPL)抗体,检测了9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不同类型滋养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滋养细胞组成不同。二者除了均具有较多合体滋养细胞(ST)外,前者中间型滋养细胞(IT)数量较后者明显增多,而后者细胞滋养细胞(CT)则较前者明显增多。转移性侵袭性葡萄胎与原发瘤在滋养细胞组成上无显著差异,但转移性绒毛膜癌ST较原发瘤明显增多,CT较原发瘤显著减少,IT数量虽有一定增加,但与原发瘤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合体滋养细胞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作用尚须进一步探讨。
熊永炎唐志佼曾俊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
电子计算机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1990年
近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有迅速发展。它不仅用于档案资料的储存和分析,也用于病理教学、科研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在病理诊断方面的应用。一、病理组织学方面研究组织切片时,应用计算机处理的教字显微镜,即将是微镜获得的组织信息数字化,其变换方式有二:一种是利用光电倍增器或光电半导体扫挡。另一种是利用电视摄像管进行光电变换。扫方式变换精度高,摄像管方式具有处理迅速、能储存信息、能重显原像的优点。
彭善友邢寿富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病理诊断
从与血管的关系中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组织发生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HE染色、Gomori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抗原(第八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平滑肌瘤和胎儿子宫肌层组织的血管及其周围的幼稚细胞团。结合有关文献认为:已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不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新生的细小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与平滑肌瘤细胞共同起源于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胚胎时期,这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分化形成子宫平滑肌细胞。
蔡大勇叶根梅陈德基邢寿富李蓓云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胎盘激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抗表皮生长因子(EGF)、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泌乳素(hPL)及妊娠特异性β_1糖蛋白(SP_1)抗体,分别检测9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29例,绒毛膜癌29例,转移性侵蚀性葡萄胎12例,转移性绒毛膜癌21例)中EGF和三种胎盘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肿瘤性滋养细胞中EGF的表达以合体滋养细胞(ST)最强,中间型滋养细胞(IT)居中,细胞滋养细胞(CT)最弱。EGF在侵蚀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绒毛膜癌(P<0.1),而在上述二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原发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无差异性(P>0.1)。EGF表达越强,hPL和SP_1的含量越高。由于EGF在侵蚀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绒毛膜癌,所以hPL和SP_1的含量在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根据本文和我们较早的观察,我们认为EGF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分化、增生及胎盘激素的分泌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熊永炎唐志佼曾俊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
胃癌肥大细胞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6年
为了探讨胃癌肥大细胞(MC)与雌激素受体(ER)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应用俾士麦棕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了74例胃癌组织中肥大细胞和雌激素受体。结果表明:①胃癌MC高计组病例ER阳性率低,MC低计组病例ER阳性率高(P<0.05);②MC高计组病例5年生存率高于低计组(P<0.05)。作者认为,MC抑制肿瘤的生长,部分可能是通过限制癌细胞ER的合成来实现的。MC计数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张友元邢寿富张子俊肖和平刘绪堂
关键词:胃癌肥大细胞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膜胶体金免疫电镜研究
1993年
应用示踪顶扣包埋的肢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屎膜病毒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2例均为阳性.尿膜中有核细胞胞浆内有特异性金颗粒存在,说明尿膜中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攻击的靶细胞。本文首次用肢体金免疫电镜对尿膜进行病毒抗原检测.为EHF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依据。
刘俐敏邢寿富唐志佼张友元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EHF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
老年人胃癌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的关系
1999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癌细胞浸润深度与癌周肥大细胞(MC) 的关系。方法 用俾士麦棕染色观察103 例老年人胃癌和72 例青年人胃癌癌周MC。结果 老年人胃癌累及浆膜病例少于青年人胃癌( P< 0-01) ; 而癌周MC计数均数≥23 个HPF的病例多于青年人胃癌( P<0-01) 。结论 老年人胃癌癌周MC密度较高, 可能是其累及浆膜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肖和平张友元魏爱君李培林邢寿富
关键词:胃癌肿瘤浸润肥大细胞老年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