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科科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性
  • 3篇手性识别
  • 2篇对映
  • 2篇对映体
  • 2篇色谱
  • 2篇手性识别机理
  • 2篇糊精
  • 2篇环糊精
  • 2篇Α-氨基酸
  • 2篇Β-环糊精
  • 2篇氨基
  • 1篇药物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剂
  • 1篇色谱保留
  • 1篇色谱保留机理

机构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肖科科
  • 6篇施介华
  • 5篇吕园园
  • 1篇金迪
  • 1篇戴杰
  • 1篇朱蓓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α-氨基酸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定量结构-对映体保留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运用量子化学中的Hartree-Fock程序(6-31G基组)方法计算质子化α-氨基酸溶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借助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α-氨基酸对映体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QSERR)模型。结果表明,α-氨基酸光学异构体的容量因子对数(logk′)与质子化α-氨基酸溶质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在QSERR模型中,溶质结构描述参数EHOMO,DIP,ElcE,Ang和logP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这些参数反映了固定相与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π-π作用力、色散力、立体位阻和疏水作用,能较好地解释α-氨基酸对映体在联萘冠醚CSP上保留机理。建立的QSERR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施介华肖科科吕园园
关键词:Α-氨基酸色谱保留机理
色谱手性拆分及其手性识别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本论文应用色谱法和分子模型法相结合研究手性固定相的识别机理,即采用熵焓补偿原理、分子模拟计算和QSERR方法,从分子水平上阐述手性识别的本质,了解手性识别作用在固定相上的部位及其作用力等。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Cy...
肖科科
关键词:手性识别量子化学
胶束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和尿样中布洛芬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胶束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制剂和尿样中布洛芬,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柱温、流动相pH值,流速对布洛芬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探讨并提出了布洛芬在吐温-80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液相色谱中的色谱保留模型。以ZORBAX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20mmol.L-1吐温-80和25mmol.L-1磷酸氢二钾(pH7.8)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263nm处进行测定,布洛芬的保留时间为5.8min。布洛芬的质量浓度在0.2~1.0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1ng,平均回收率达98.3%~102.1%。
施介华吕园园肖科科戴杰朱蓓
关键词:布洛芬吐温-80布洛芬制剂尿样
α-氯丙酸乙酯对映体与β-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量子力学PM3方法模拟α-氯丙酸乙酯((R/S)-ECPA)与β-环糊(β-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探讨(R/S)-ECPA在β-CD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R/S)-ECPA对映体与β-CD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结合方式完全不同,(R)-ECPA位于β-CD空腔宽口端,形成缔合物;(S)-ECPA插入β-CD空腔内形成包结物.而且,(S)-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低于(R)-ECPA与β-CD的结合稳定能.在(R/S)-ECPA与β-CD结合物中,(R/S)-ECPA中的手性碳接近葡萄糖单元的C2和C3.(R/S)-ECPA与β-CD之间的手性识别与葡萄糖单元的C2和C3所提供的手性环境和(R/S)-ECPA与β-CD结合的紧密程度密切相关.
施介华肖科科吕园园
关键词:PM3Β-环糊精分子模拟手性识别
α-氨基酸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色谱保留和手性机理识别的研究
应用量子化学中的Hartree-Fock程序(6-31G基组)方法计算α-氨基酸溶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借助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α-氨基酸光学异构体在冠醚手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
施介华肖科科吕园园
关键词:Α-氨基酸冠醚手性识别机理
CycloSil-B手性柱分离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七(2,3-二-O-甲基-6-叔-丁基二甲基硅烷)-β-环糊精(CycloSil-B)手性色谱柱上分离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考察了2-氯丙酸酯结构和柱温对分离效果影响;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中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探讨光学异构体分离过程的驱动力和手性识别机理。结果表明,随着2-氯丙酸酯的酯基团的链长增加、体积增大,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随之减小;2-氯丙酸正构醇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因子对数(lnα)与酯基团的立体效应TaftEs常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当柱温为86℃时其回归方程为:lnα=0.03044-4.754(Es)6(r=0.9991)。随着柱温升高,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容量因子(k′)、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也随之减小;当柱温小于82℃时,2-氯丙酸甲酯和乙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度(RS)大于1.5。2-氯丙酸正构醇酯光学异构体在CycloSil-B色谱柱上的分离过程是一个焓驱动过程并存在着焓熵补偿关系。β-环糊精衍生物表面与2-氯丙酸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分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酯基团的大小对2-氯丙酸酯光学异构体的分离起着决定性作用。
施介华金迪肖科科
关键词:Β-环糊精光学异构体手性分离热力学参数
安眠类药物在胶束液相色谱体系中的保留行为的研究
运用三相平衡理论考察了流动相pH、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机改性剂的类型和浓度及柱温对安眠类药物在以SD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流动相的胶束液相色谱体系中的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试验结
施介华吕园园肖科科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