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家政

作品数:57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神经营养
  • 13篇营养因子
  • 13篇神经生长
  • 13篇神经营养因子
  • 13篇基因
  • 12篇神经生长因子
  • 9篇神经元
  • 8篇神经节
  • 8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源性
  • 7篇源性神经营养...
  • 7篇脑源性
  • 6篇脑源性神经
  • 6篇脑源性神经营...
  • 6篇脑源性神经营...
  • 6篇感觉神经
  • 6篇纯化
  • 5篇重组腺病毒
  • 5篇颌下

机构

  • 48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南通医学院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北京医学高等...

作者

  • 52篇汪家政
  • 28篇范明
  • 10篇吴燕
  • 10篇陈谦
  • 8篇余云开
  • 8篇刘淑红
  • 8篇顾晓松
  • 7篇蒲小平
  • 7篇刘红
  • 5篇曹铮
  • 5篇丁斐
  • 5篇刘耀波
  • 4篇柳川
  • 4篇陆璐
  • 3篇吴卫平
  • 3篇赵彬
  • 3篇华仲慰
  • 3篇张杰
  • 3篇李玉书
  • 2篇于顺

传媒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Zoolog...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9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6
  • 3篇198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白鼠海马CA3区的超微结构
1986年
用电镜观察了大白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篮状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苔状纤维的超微结构。锥体细胞与篮状细胞在超微结构上的区别表现在篮状细胞具有特殊核型,核被膜有深的折叠,将细胞核分为几叶,核内有核小杆,一般只有一个核仁。在锥体细胞核中从未见到过核小杆,核内常有两个核仁。构成突触前的苔状纤维末梢的单个末梢面积较大,内含大量密集的圆形突触囊泡,间有少量致密核心囊泡。与锥体细胞树突棘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树突干上形成对称性突触(类似桥粒)。
汪家政陈钟芳牧佐渭
关键词:大白鼠海马锥体细胞
丙酸睾丸酮和神经节苷脂对交感神经化学损毁的影响
1992年
正常成年早小鼠♀经6-羟多巴胺(6—OHDA)15mg·kg^(-1)ip后24h颌下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含量均下降95%以上,2wk时分别恢复到59和33%,丙酸睾丸酮(TP)给药后颌下腺内NE的含量提高63%,TP处理后再给6-OHDA,24 h和2 wk时腺体内的NE和DA含量仍在正常水平,但都低于正常动物TP处理后的水平;6-OHDA损伤早期给神经节苷脂(GM),24h颌下腺内NE和DA含量没有下降,而在2wk时有明显下降;TP处理后的动物在损伤早期再给GM,在2wk时NE和DA含量与正常动物TP处理后的水平相当,TP和GM在抗6-OHDA损伤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汪家政吴卫平华仲慰柳川沈付生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颌下腺
高纯度^(125)I-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制备被引量:6
1998年
介绍了125I-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制备及鉴定。标记前纯品在WatersSP磺酸型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HPIEC)中表现为单一峰,但125I标记后Sephacry1S-200HR凝胶标记蛋白部分的HPIEC谱,除125I-蛇毒NGF外,出现了分子量较大、与凝胶柱不结合的未知组分,提示可能发生聚合和表面电荷变化。结合蛇毒NGF性质选用Sepharose-SP阳离子交换柱去除上述未知组分。放化纯度和生物鉴定证明:两步纯化标记产物得到了放化纯度为97%、有生物活性的125I-蛇毒NGF。提示根据多肽特点选择纯化和鉴定方法是制备高纯度有活性标记多肽的重要环节。
刘秀文汤仲明柴彪新汪家政
关键词: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碘125标记
大白鼠颈上神经节的超微结构观察
1982年
颈上神经节(SCG)的光学显微镜研究仅有关于神经节细胞和卫星细胞的形态描述。六十年代初(Falck等1962)应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证明SCG内除上述细胞成份外,还有一种稀疏分布的小强荧光细胞。
陈德蕙汪家政彭善云杨怡张贺秋
关键词:大白鼠交感神经元细胞胞浆突触后膜高尔基氏器致密核心囊泡
靶器官前神经束交叉吻合治疗难修复的神经疾患临床与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 采用靶器官前神经束交叉吻合术治疗周围和中枢神经损害或疾患造成支配的效应器官功能障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靶器官前神经束交叉吻合11种术式, 治疗12类神经系统疾患及其并发症, 包括脊髓空洞症、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损伤、腰骶神经根损伤、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等所引起的手足溃疡、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 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在损伤及修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功能和形态学检查。结果: 40处溃疡或骨髓炎中有30处愈合, 有效率为75%, 并且相应肌肉运动、皮肤感觉和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动物实验切断神经经过交叉吻合4周后可恢复正常的体感诱发电位, 并在原神经支配区皮肤神经末梢与其胞体之间形成新的通路。结论: 靶器官前神经束交叉吻合术是治疗周围和中枢神经损害或疾患后效应器官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匡正达姚建祥张新宇高春华康梦奎李禾李振汪家政
关键词:神经损伤神经疾患
人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轴突切断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向双侧海马伞切断所致的痴呆大鼠脑室内注入 H N G F, 采用穿梭箱训练, 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状况, 对脑内隔斜带复合体( S D B) 中隔区( M S) 胆碱能神经元采用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 H A T) 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存活状态。结果  H N G F 组大鼠术后两周内穿梭箱回避次数高于对照组( P< 001) , 回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 P< 001) 。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显示, 其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具有短期保护作用; 减缓轴突切断引起的退行性变, 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程钢戈张纪汪家政段国升周定标赵楠雪梅朱萍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胆碱能神经元损伤
人神经营养素-3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将人NT 3基因插入 pPAK9中后与Bsu36Ⅰ酶切的Bac6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sf2 1细胞 ,以空斑法分离重组病毒 .狭缝杂交、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和背根节无血清培养证明NT_3整合入Bac6DNA中 ,表达并分泌至胞外 .2 0 0mL培养上清经CMSepharoseFastFlow纯化得到 2 0 0 μgNT_3纯品 ,其最大生物效应浓度为 4ng/mL .
穆援越刘红张杰刘淑红吴燕汪家政范明
关键词:神经营养素-3昆虫杆状病毒基因表达
神经节苷脂对去垢剂损伤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1996年
神经节苷脂对去垢剂损伤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沈红李玉书范明汪家政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神经节苷脂是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浆膜外层上的糖鞘脂。在哺乳动物脑中含量最高,尤其浓集于神经元的突触膜上。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损伤修复中...
沈红李玉书范明汪家政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红细胞膜去垢剂糖脂
PCR标记探针原位检测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BDNF mRNA的表达被引量:1
1997年
利用现成的BDNF成熟基因片段和上下游引物,用PCR直接扩增得到DIG标记的BDNF探针。用此探针原位检测海马神经细胞BDNFmRNA表达状况.通过设置阴性对照组和竞争实验组,说明杂文反应是特异的.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细胞经药物处理后BDNFmRNA的变化,与文献报道用Northern法的结果一致。另外观察到BDNFmRNA表达差异,不仅存在于海马不同区,在同一区的细胞群也不同。这种原位杂交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但灵敏度还不能检测BDNPmRNA在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赵彬要航吴燕汪家政王福庄范明
关键词:神经细胞海马MRNA聚合酶链反应
纤维型和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其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和方法:建立纤维型及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并观察在体外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这两种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和结论: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本方法分离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纤维型纯度达95%,原浆型纯度达99%。CNTF可以促进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而对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
咸海青丁爱石梁平梁平汪家政范明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