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少斌
- 作品数:2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法律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陪审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确保司法民主 ,具有监督、制约功能 ,保障司法公正。但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因存在种种缺陷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通过对陪审制度的历史回顾和比较分析 ,提出在当前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陪审制度的具体改革和立法完善 ,并提出相关建议。
- 毕少斌
- 关键词:陪审陪审员司法公正司法改革
- 论完善行政许可听证制度被引量:18
- 2004年
- 听证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它加深了政府和民众的交流、认同和理解。从听证制度的渊源和《行政许可法》立法宗旨角度来分析,该法有关听证的规定存在着误区与不足,应在扩大听证内容和听证参与人的范围,建立稳定、高效的听证主持人队伍,丰富听证形式,健全事后救济制度以防止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等方面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 毕少斌
- 关键词:行政许可听证制度
- 反智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之构建被引量:3
- 2016年
- 反智主义是一种发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思潮。反智第一层含义是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第二层含义是对尚未达成共识的社会秩序的拒绝态度。反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社会对反智主义正反情感并存。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伟大的中国法治实践。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在构建时既要分析系统内在的要素特质,又要考虑其与所处环境信息交换的过程。反智主义所内含的怀疑态度、权利意识、理性精神本身就应是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其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也必然对当下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智主义思潮的分析与反思对构建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具有促进和借鉴作用。
- 毕少斌
- 关键词:反智主义
- 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法律思考被引量:1
- 2005年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生命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经济资源。为了应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严重的形势,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优化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 毕少斌武海燕
- 关键词: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市场经济法学研究
- 我国审计对象合法权益保护模式的构建研究
- 2015年
- 审计对象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关涉到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事关重大,而我国的审计理念、审计监督、审计组织、审计风险预防与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法律规范五大主要审计制度设计直接制约了我国审计的法治化水平。完善这几方面制度的构建,以图充分尊重和保护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实现依法审计。
- 毕少斌曾哲
- 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对象合法权益保护
- 试论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
- 2003年
-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审判前的程序和机制,用于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从而为审判做准备。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强化对抗求证,保障控辩双方平等地掌握运用证据的需要,是促使公诉机关提高起诉质量的需要,是保障辩护律师有效行使辩护权的需要,也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要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就要明确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规则,确立以法院为中介的控辩双方交换证据的稳定途径,并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保障建设。
- 毕少斌
-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辩护权司法改革
- 社会救济、人权保障与反贫困
- 2012年
-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社会救济,而社会救济旨在保障贫民和弱势群体的权益。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救济与人权的平等保障之间却始终存在着难以消解的悖谬,导致了贫民的社会权利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产生明显断裂,并从而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反贫困功效甚微。因而,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社会管理创新,在维持社会结构及其基本制度的正义基础上,结合民主商谈理论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毕少斌刘爱龙
- 关键词:社会救济制度正义人权保障反贫困社会保障制度
- 完善我国诊所法律教育制度研究
- 2010年
-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有显著效果。它也受到我国法学教育界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它的应用研究较为缺乏。资金、师资的短缺,教学评估规范体系的缺失以及与常规法学课程教学时间的冲突等成为诊所法律教育目前在中国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立多元资金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协调处理好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 毕少斌
-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法学教育
- 法治中国实践与穆勒法哲学思想的契合
- 2015年
- 穆勒是19世纪最有使命感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家,同时也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而奋斗的实践家。穆勒关于自由权利的论述、最大多数幸福的功利主义定义、政府治理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思想与当下法治中国建设有很多契合之处。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法治中国建设方兴未艾,既需要法治实践创新,也需要法治思想传承。尝试从穆勒的代表作中探求其法治思想脉络并寻求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启示。
- 毕少斌
- 关键词:法治中国穆勒法哲学功利
-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思考——兼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被引量:1
- 2005年
- 管理层收购问题引发了“郎顾之争”,进而引起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时我国的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管理层收购还面临着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尚难以成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导模式。国资委和财政部2005年4月14日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似乎宣告讨论告一段落,但《规定》在内容和配套措施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待在法律框架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 毕少斌
-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法律障碍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