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婷婷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当代小说
  • 1篇叙事
  • 1篇余华
  • 1篇余华小说
  • 1篇中国当代小说
  • 1篇死亡叙事
  • 1篇四世同堂
  • 1篇文学
  • 1篇文学风格
  • 1篇鲜血
  • 1篇小说
  • 1篇理想化
  • 1篇老舍
  • 1篇老舍作品
  • 1篇《四世同堂》

机构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篇柳婷婷
  • 1篇雷华

传媒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舍作品中的去理想化人物小议——从《四世同堂》谈起被引量:3
2008年
在抗战小说《四世同堂》中,老舍塑造了不少可爱的人物,他们自身拥有很多优点,近乎理想化。然而在战争来临时,这些人物的缺陷逐渐暴露了出来,形成了去理想化的人物。本文欲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去理想化人物的表现,指出了老舍去理想化写作的深层文化原因,并指出这一写作的意义价值。
柳婷婷雷华
关键词:老舍四世同堂
经典被发掘的意义
2008年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夏志清发掘出张爱玲与李健吾发掘出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是两个不能被忽视的经典事件,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个事件清楚地看出,经典对作家、读者及批评家所具有的意义,以此来更深地理解经典。
柳婷婷雷华苏勋
鲜血的温度——论余华小说的死亡叙事
死是所有生命面对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书写死亡的段落比比皆是。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也有一些执着于书写死亡的作家,余华便是他们其中的一位。无论是80年代的先锋创作还是90年代转型后的作品,都离...
柳婷婷
关键词:余华中国当代小说死亡叙事文学风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