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辛 作品数:19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 侯劲松 廖贵清 潘朝斌 陶谦 王建广 张彬 杨辛 王成 陈沐 黄洪章关键词:CAD/CAM 快速原型技术 下颌骨缺损 牵引成骨结合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山羊髁突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利用牵引成骨结合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山羊髁突缺损。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下颌切迹下方作截骨线,切除一侧髁突及其颈部,左右随机。再于下颌支后缘形成转移盘,在转移盘的远中植入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对照组在转移盘的远中仅植入支架。分别于牵引结束4、8、12周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山羊髁突的形成情况。结果:牵引结束后4周,实验组山羊髁突已具备良好的外形,髁突表面覆盖软骨组织;对照组山羊新形成之髁突外形虽与正常髁突相似但表面无软骨层。12周时,实验组山羊髁突外形与正常髁突相似,表面仍有软骨层覆盖;而对照组山羊新形成的髁突外形虽与正常髁突相似,但表面仍无软骨层覆盖。结论:利用牵引成骨结合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方法不仅可以从外形上重建山羊髁突,而且在解剖结构上与正常髁突相似,为髁突正常功能的行使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学基础。 杨辛 沈国芳 张志愿关键词:牵引成骨 软骨 山羊 两种龈瓣缝合法对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并发症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两种龈瓣缝合法对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bone embedd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BeM3M)拔除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376颗BeM3M分为两组。对照组197颗BeM3M拔除后,对龈瓣进行封闭式缝合(一期缝合法);实验组179颗BeM3M拔除后,切除部分龈瓣组织,进行开放引流式缝合(二期缝合法)。记录术后出血和感染、术后反应、迟发性感染以及术后6个月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结果: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以及术后6个月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牙后肿胀和开口受限情况轻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迟发性感染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1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瓣二期缝合法能够减轻BeM3M术后的并发症,降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且对M2M远中牙周探针深度无不利影响。 刘湘奇 吴家顺 刘育豪 陈江海 罗雪婷 杨辛 杨辛关键词:牙拔除术 舌尖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舌尖新生物的临床及病理分析,作者总结近两年来对舌尖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作者回顾分析了近两年来我院门诊收治的舌尖部新生物患者近20例,其中病理类型为神经鞘瘤的患者5例,4例与临床诊断相符。治疗方法为... 杨辛 周燕武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修复髁突软骨面缺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内修复髁突软骨全层缺失。方法:15只山羊,9只作为实验组,将BMSCs和少量软骨细胞(7:3比例混合)按5×107/mL与生物可降解材料复合后,植入山羊髁突软骨全层缺失处;对照组6只山羊,髁突软骨全层缺失区植入支架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段取材3只实验动物,2只对照组动物;2组分别用HE染色、Ⅱ型胶原分泌的免疫组化法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山羊髁突软骨缺失区能形成成熟的软骨组织,12周时软骨未退变。对照组不能形成成熟的软骨组织。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自体软骨细胞基质的诱导下,可以修复山羊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面全层缺失。 黄跃 沈国芳 王旭东 杨辛 张秀丽 蒋欣泉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颞下颌关节 髁突 牵引成骨结合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山羊髁突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牵引成骨结合组织工程化软骨重建山羊髁突缺损。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实验组:在下颌骨升支后缘形成转移盘,在转移盘的远中植入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对照组:在转移盘的远中仅值入支架。分别于术后4周、12周大体观察、影像学... 杨辛 沈国芳 张志愿关键词:牵引成骨 髁突 软骨 山羊 文献传递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恢复患者良好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外形.方法:本组病例共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7-29岁,平均22.4岁.31例中单侧腭裂28例,双侧3例,Ⅱ°腭裂7... 杨小平 曾融生 杨辛 王剑宁 汪淼 侯劲松 黄洪章骨髓基质细胞修复山羊髁突软骨缺失的绿色荧光蛋白示踪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内修复髁突软骨全层缺失进行示踪观察。方法:扩增PG13细胞株,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假病毒液,并直接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将含有GFP基因转染标记的BMSCs和少量软骨细胞与生物可降解材料复合后,植入山羊髁突软骨全层缺失处,1个月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修复组织中GFP标记的BMSCs的分布。结果:标记的BMSCs植入关节软骨缺损1个月后,修复组织仍能高效表达GF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多数新生软骨陷窝内有GFP标记的细胞。结论:标记的BMSCs可在髁突软骨全层缺失区分化为成熟的软骨细胞,并在髁突软骨缺失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跃 王旭东 沈国芳 叶冬霞 杨辛 张秀丽 蒋欣泉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髁突 绿色荧光蛋白 示踪 牙槽外科焦虑症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牙科焦虑症(DA)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发病因素,为缓解DA提供思路。方法随机抽取两天内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确认需要进行牙槽外科操作的患者220例,进行一般项目调查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的调查及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A的发病率为65.9%(145/220);DA患者中46.8%(68/145)有过逃避治疗行为;性别、不同渠道获得"拔牙很痛"的信息和不良看牙经历是主要影响因素,91.0%(132/145)的DA患者希望在候诊过程中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结论 DA在牙槽外科发病率比其他科室更高;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和相关卫生宣教可能能够降低DA的发生。 陈莺 林丽婷 赖娘妹 杨辛 唐海阔关键词:牙科焦虑症 牙槽外科 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预防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感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预防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M3M)拔除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要求拔除骨性埋伏M3M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纳入439颗(390例患者)骨性埋伏M3M。其中,实验组223颗(195例患者)骨性埋伏M3M,拔除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0.25 g,口服,2次/d,疗程3 d),替硝唑(1.0 g,口服,首剂加倍,1次/d,疗程3 d);对照组216颗(195例患者)骨性埋伏M3M,拔除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对头孢呋辛酯片过敏者用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150 mg,口服,4次/d,疗程3 d)替代。每例患者每次仅拔除1颗骨性埋伏M3M,随访记录术后第7天感染的情况(伤口化脓感染、前颊部感染和咽峡前间隙感染)、术后反应(疼痛、肿胀和开口困难)及药物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等。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0%(9/223),对照组为6.5%(14/2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2,P=0.250);术后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疼痛(Z=-0.426,P=0.670)、肿胀(Z=-0.961,P=0.336)和开口困难(Z=-0.170,P=0.86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9.9%(22/223),对照组为3.2%(7/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5,P=0.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14.3%(32/223)、对照组为6.0%(1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8,P=0.004)。结论联合应用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不能进一步降低骨性埋伏M3M拔除后感染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却较高,联合应用硝基咪唑类抗生素需谨慎。 刘湘奇 陈莺 吴家顺 罗雪婷 杨辛 匡世军关键词:硝基咪唑类 下颌第三磨牙 牙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