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奋飞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2篇偏瘫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1篇阳陵泉
  • 1篇运动疗法
  • 1篇针刺阳陵泉
  • 1篇针刺镇痛
  • 1篇肢体痉挛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上肢功能恢复
  • 1篇受体
  • 1篇痛阈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强制性运动疗...
  • 1篇腺苷A1受体
  • 1篇疗法

机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3篇杜奋飞
  • 1篇杜深星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2
2016年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镜像疗法组(35例)、强制运动组(34例)。镜像疗法组采用镜像疗法治疗,强制运动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镜像疗法基础上辅以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6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上肢动作研究实验(ARAT)对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RS评分中位数及ARAT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MRS中位数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MRS中位数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RAT评分均较高(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RAT评分逐渐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镜像疗法组、强制运动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35.7±12.1)分]、12周[(45.4±11.6)分]、6个月后[(48.9±10.6)分]的ARAT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杜深星杜奋飞包承东马宵宵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上肢
针刺“阳陵泉、足三里”穴对CCI大鼠痛阈和腺苷A1受体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模型,观察手法针刺(手针)“阳陵泉、足三里”穴和电针“阳陵泉、足三里”穴对大鼠痛阈的改变,比较手针和电针镇痛效果的差异,观察手针组和电针组的脊髓腺苷A1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探...
杜奋飞
关键词:针刺镇痛阳陵泉腺苷A1受体
文献传递
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29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痉挛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针刺、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解痉方。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加用解痉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杜奋飞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