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恩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人脐
  • 2篇人脐血
  • 2篇人脐血间充质...
  • 2篇入路
  • 2篇神经鞘瘤
  • 2篇手术
  • 2篇脐血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屏蔽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入路
  • 1篇动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应激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恩
  • 3篇丁大领
  • 3篇张风江
  • 3篇余斌
  • 3篇邱锴
  • 2篇庞长河
  • 1篇王忠仁
  • 1篇李牧蔚
  • 1篇刘献志
  • 1篇杨波
  • 1篇翟广
  • 1篇王利民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09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显微镜下经Wiltse入路治疗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Wiltse入路组(n=32)和后正中入路组(n=2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术前疼痛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结果均为神经鞘瘤。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Wiltse入路组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第3个月VAS评分,Wiltse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定期随访复查MRI,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Wiltse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保护关节突关节和韧带复合体等优点。采用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椎间孔区神经鞘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和明显手术优势。
丁大领邱锴张风江余斌陈煜李恩庞长河
关键词:神经鞘瘤哑铃型肿瘤
颅咽管瘤治疗方法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4.0%,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0%。高峰发病年龄为5~10岁。尽管颅咽管瘤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治疗的困难使之呈恶性结果,严重影响和降低了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的生...
李恩刘献志翟广张庆浩贾欣
关键词:颅咽管瘤经蝶窦入路
文献传递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前认为, 在不同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e stem cells,MSCs)实际上可被视作不同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它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又能保持高度...
李恩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治疗
文献传递
心理应激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许多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时没有发现明显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其中超过50%的患者诊断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心理应激是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感受到应激原的刺激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双心医学的提出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发展,心理应激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现总结既往研究,对心理应激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史青博张智文郭权李恩于浩森李牧蔚
关键词:心理应激
寰枢关节脱位伴齿状突后假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伴齿状突后假瘤(ROP)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4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例寰枢关节脱位伴ROP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混合型和2例囊性ROP患者接受后路融合术+假瘤切除术(硬膜内入路)+椎管减压术,3例实性ROP和1例混合型ROP患者接受后路融合术+椎管减压术,1例实性ROP患者接受单纯后路融合术。术后定期行影像学随访,评估ROP的体积变化和椎管减压效果。临床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1例患者中,2例囊性ROP切除及减压效果满意,4例混合型ROP切除困难,未有效减压;4例接受后路融合术+椎管减压术、1例接受单纯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8.6±6.0)个月(3~24个月)。ROP的最大径[M(Q_(1),Q_(3))]由术前的10.1(6.8,13.3)mm降至术后的2.3(1.8,5.4)mm(Z=-2.94,P=0.003),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Q_(1),Q_(3))]由术前的12(8,14)分提升至术后的15(13,16)分(Z=-2.84,P=0.005)。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吞咽困难,经康复治疗后痊愈。其余10例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寰枢关节脱位伴ROP的患者,通过后路融合术联合ROP切除术、椎管减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影像及临床预后。
邱锴余斌陈煜丁大领李恩庞长河张风江
关键词:关节脱位寰枢关节后路融合术
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患者病例资料,均经显微镜切除,根据肿瘤生长特点选择手术入路。采取后正中全椎板切除入路29例,颈外侧入路11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半椎板入路6例以及肌间隙入路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3例,部分切除3例,其中前后联合入路1例因肿瘤包绕同侧椎动脉行次全切除。8例在术中肿瘤切除后采用侧块螺钉植入、椎体次全切术等方式行内固定术。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5~66个月,肿瘤复发1例,无运动功能障碍加重,无继发脊柱畸形。结论应根据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的特点制订个体化手术入路,术前、术中准确评估脊柱稳定性,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全切肿瘤,合理选择脊柱内固定,可减少术后脊柱畸形发生率。
张风江丁大领余斌李恩陈煜邱锴
关键词: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脊柱内固定
具有特殊浸润性的MXene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功能研究
二维材料MXene因其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高导电性、光电和表面亲水性等特性,在电磁干扰屏蔽、光热转换和太阳能蒸发等领域被广泛关注。本论文以MXene为填料,通过简单的喷涂和浸涂工艺等将其与聚合物材料复合,制备出具有优异性...
李恩
关键词:复合材料电磁屏蔽光热转换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进行培养获得MSCs。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将HUCBMSCs与生物蛋白胶混合,种植于羊膜管中修复坐骨神经缺损;B组:仅将生物蛋白胶种植于羊膜管中:C组:坐骨神经切下后再将其缝合。9周后,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重测定、组织学染色,S100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查。结果32份脐血18份可培养出MSCs,但传代培养大量扩增只有4份。HUCBMSCs植入手术后9周检查结果显示.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重测定A组(-64.2234±2.9461、41.29524±3.88421)优于B组(-74.5882±3.3298、28.34097±3.4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血中含有MSCs并且能够分离培养扩增,HUCBMSCs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神经再生。
王忠仁杨波王利民李恩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坐骨神经神经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