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倪豪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机制,为浅表性膀胱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和复方苦参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肝功能与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肝功能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8^+、细胞因子(IFN-γ与IL-2)、肝功能(AST和ALT)与肾功能(BUN和Cre)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CD4^+/CD8^+)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治疗后联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CD4^+/CD8^+)、细胞因子(IFN-γ与IL-2)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CD8^+、肝功能(AST和ALT)与肾功能(BUN和Cre)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反应以及降低化疗药物毒性,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曹倪豪周飞张锦华宋杰赵卫杨菲杨剑波
-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复方苦参注射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BTG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786-O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构建BTG1表达质粒及合成BTG1的干扰RNA分别转染786-O细胞,通过MTT法实验观察BTG1对786-O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Hoechst染色观察BTG1对786-O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2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BTG1蛋白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25%;对应的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阳性表达17例,阳性率85%。MTT和Hoechst染色实验分别提示在786-O细胞中高表达BTG1能够抑制其增殖、促进凋亡,在786-O细胞中低表达BTG1能够促进其增殖、抑制凋亡(P<0.05)。结论:在肾透明细胞癌中,BTG1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曹倪豪陈明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抑癌基因凋亡
- 转染CXCR7重组质粒对膀胱癌5637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转染趋化因子受体CXCR7对膀胱癌细胞株563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CXCR7表达质粒转染膀胱癌5637细胞,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盐比色法(MTT)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与未转染组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构建了CXCR7慢病毒表达载体.与空质粒组相比,转染CXCR7重组质粒能促进膀胱癌5637细胞中CXCR7的表达,通过MTT表明转染重组质粒组加强细胞的增殖能力和Transwell法检测表明穿过的细胞数显著增加,高表达CXCR7能够促进5637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CXCR7的高表达能提高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CXCR7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曹倪豪周飞陆伟刘宁杨菲
- 关键词:膀胱肿瘤质粒
- TOB/BTG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类TOB/BTG家族成员以一段较特异的BTG结构域为共同特征,他们的N端有104~106个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氨基酸,是一种抗增殖蛋白家族。研究发现,该家族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就该家族成员的构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曹倪豪陈明
- 关键词:增殖凋亡肿瘤
- CXCR4、CXCR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50例膀胱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CXCR4和CXCR7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组织中CXCR4、CXCR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XCR4、CXCR7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P<0.05);在膀胱癌组织中CXCR4与CXCR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8,P<0.05)。结论:CXCR4、CXCR7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曹倪豪陈明
- 关键词:膀胱癌趋化因子受体4趋化因子受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