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亚斌
- 作品数:31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凝析气藏的储集砂体物性参数确定合理井间距;根据凝析气藏的构造信息确定凝聚气藏的底界,并以底界为边界,以所述合理井间距为间距确定凝析气藏的气藏埋深等值线;针对每个所...
- 周立宏陈长伟夏国朝成亚斌杨飞杨树合唐颖娜李辉何雄涛杜艳蕾
- 一种致密油岩心的二氧化碳驱替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致密油岩心的二氧化碳驱替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位于实验箱体内侧的实验内箱,实验箱体和实验内箱之间形成空腔,实验内箱的内表面设置有吸热板,实验内箱中设置有驱替容器箱、驱替管、岩心固定器、油水分离器和液...
- 卢异牟连刚成亚斌宗杰左毅夏国朝窦煜杜艳蕾吴刚任光文
-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但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和微裂缝所占比例较小;储层物性特征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为主,高孔-高渗储层段发育的比例较小,多数储层为低渗小孔喉储层。③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共同控制,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胶结、溶蚀及油气充注对储层发育均有影响,其中溶蚀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较大;从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程度来看,岩石颗粒的分选性强于岩性,成岩压实作用强于胶结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斜坡、不整合面及断裂不仅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场所,也为溶蚀流体的流动提供了通道。该研究成果为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地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优选提供了地质依据。
- 李祖兵崔俊峰宋舜尧成亚斌卢异陈岑
- 关键词:碎屑岩储层特征储层成因中生界
- 深层低渗凝析气藏液相伤害机理分析
- 近年来,大港油田发现了一些相对整装的凝析气藏,储量规模较大,这些气藏的效益建产将对大港油田油气产量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已投产凝析气藏发现,气井在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液相伤害,导致开发难度加大,油气采出程度较低。为了进...
- 李文亮陈子香成亚斌卢异
- 关键词:凝析气藏井底积液
- 深层低渗凝析气藏液相伤害机理分析
- 近年来,大港油田发现了一些相对整装的凝析气藏,储量规模较大,这些气藏的效益建产将对大港油田油气产量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已投产凝析气藏发现,气井在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液相伤害,导致开发难度加大,油气采出程度较低。为了进...
- 李文亮陈子香成亚斌卢异
- 关键词:凝析气藏井底积液
- 文献传递
- 致密砂岩双尺度流变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2022年
- 深层致密砂岩孔隙特征复杂,常规的岩石物理模型无法准确地表征其弹性参数的变化,因此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利用Zimmerman提出的方法计算连续型孔隙纵横比谱,将Brie模型代入到喷射流模型中,考虑岩石软孔隙中非完全饱和流体的频散情况,通过含有孔隙纵横比谱的喷射流模型计算改进后的“干骨架”模量,采用中观尺度的White模型计算致密砂岩部分饱和流体的弹性参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致密砂岩复杂孔隙结构的双尺度流变岩石物理模型,与常规岩石物理模型相比,预测的弹性参数精度更高,并以此为基础优选敏感弹性参数,建立频变岩石物理量版,结果与测井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匹配良好,经过频率校正,地震频段量版能为致密储层预测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 郭淑文邢兴国春香周淑慧龚艳春陈泽良于超成亚斌
- 关键词:岩石物理
- 一种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加密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涉及涉及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加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水驱控制程度与井距的对应关系以及采收率与井距的对应关系确定加密井网的井距;根据所述加密井网的井距在基础井网的网格单元中设计...
- 宋舜尧周莹董晓伟成亚斌刘璐赵亮吴刚程立许静周连敏赵永峰
- 文献传递
- 地下储气库井合理产能预测修正方法
- 本发明涉及地下储气库气井合理产能预测修正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流入曲线)是地层供给能力的表征;油管流动能力(流出曲线)确定了在限定油管管径条件下的油管流动能力;两者曲线结合交汇点可得到气井在油管条件下...
- 马小明杨树合成亚斌周宗良任宝生李晓利马东博李辉余贝贝韩滨海马东山何雄涛张延国
- 文献传递
- 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以黄骅坳陷NS断块为例
- 2024年
- 【研究目的】我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控制形成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挖潜的主要目标。开展藏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可有效提升油藏的开发效果。【研究方法】以黄骅坳陷港中NS断块沙三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通过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分析,研究单一沉积单元及内部构型单元特征及空间组合关系,刻画隔夹层分布特征,建立储层构型模式和三维地质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刻画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明确了远岸水下扇储层的构型单元类型与构型级次,确定了研究区储层构型单元分布特征,总结了基于构型的剩余油分布样式。研究显示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界面及被这些界面所分割的不同级次构型单元,控制了剩余油的宏观分布;单一微相级次构型单元具有4种分布模式及组合样式,分别为朵叶主体-朵叶主体、朵叶侧缘-朵叶侧缘、朵叶体-水道间-朵叶体、朵叶体侧向切叠;总结出远岸水下扇沉积的储层构型因素主控下的5种剩余油分布样式,并在现场井位部署实践中得以应用。【结论】基于研究区构型研究成果认识,应用数值模拟完成远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分析研究,总结得到远岸水下扇5种剩余油分布样式,对我国东部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提高油藏剩余油采出程度具有借鉴意义。
- 孟庆龙成亚斌滕菲李健吴刚赵林丰
- 关键词:储层构型剩余油
- 成熟区新钻油井生产能力快速评价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熟区新钻油井生产能力快速评价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成熟区已开发油井的原油产量的数据以及多个油藏参数的数据;基于所述原油产量的数据以及所述多个油藏参数的数据,进行原油产量与油藏参数相关分析,确定与原油...
- 卢异牟连刚成亚斌王延奇李文亮吴刚牟延群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