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智

作品数:161 被引量:1,242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21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7篇胆管
  • 43篇结石
  • 38篇胆囊
  • 32篇手术
  • 32篇光谱
  • 30篇红外
  • 29篇红外光
  • 29篇红外光谱
  • 27篇切除
  • 27篇肿瘤
  • 25篇腹腔
  • 25篇腹腔镜
  • 25篇肝内
  • 24篇胆管结石
  • 23篇内胆
  • 23篇肝内胆管
  • 21篇肝内胆管结石
  • 19篇胆道
  • 17篇胆总管
  • 17篇切除术

机构

  • 146篇北京大学第三...
  • 33篇北京大学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生物芯片北京...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常州市第二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61篇徐智
  • 84篇凌晓锋
  • 78篇周孝思
  • 75篇王立新
  • 58篇侯纯升
  • 28篇徐怡庄
  • 28篇修典荣
  • 27篇吴瑾光
  • 26篇张能维
  • 23篇王港
  • 20篇张元福
  • 19篇张同琳
  • 18篇陆少美
  • 14篇崔龙
  • 12篇张小青
  • 12篇邓绍庆
  • 11篇张铃福
  • 7篇彭颖
  • 7篇徐端夫
  • 7篇凌晓峰

传媒

  • 30篇中国微创外科...
  • 15篇光谱学与光谱...
  • 14篇中华普通外科...
  • 11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第14届全国...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肝胆胰脾外科...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25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和直肠正常组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 (FTIR)光纤和ATR技术研究了 2 1例直肠癌病人的正常和癌变组织。对319张光谱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 ,五个相对峰高 (I2 873 I2 854,I1 74 5 I1 6 43,I1 458 I1 40 0 ,I1 2 4 0 I1 31 5和I1 1 6 2 I1 0 82,单位为cm- 1 )的差别可用于区分直肠癌和直肠正常组织。用这一差别分析了距离直肠癌 1cm处组织的光谱 ,发现该组织处于正常和癌变的过渡状态。
王凡凌晓峰杨展澜徐智任予李维红翁诗甫吴瑾光
关键词:直肠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癌变组织癌症诊断
术后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胆道镜处理方法和技巧 ,以提高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 6 0例肝内胆管术后残留结石病例 ,均采用胆道镜处理 ,运用网篮套取、冲洗、钳咬、爪钳抓取等方法取出结石 ,其中 2 2例在胆道镜下采用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术。结果 :6 0例病人共行胆道镜 189次 ,每例行胆道镜 1~ 18次 ,中位胆道镜次数为 2次 ,结石取净 5 4例 ,取净率为 90 %。结论 :胆道镜联合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术能有效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 ,降低残石发生率。
王立新徐智张能维陆少美周孝思
关键词:纤维胆道镜术后残留结石肝内胆管
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3年2月由同一大夫主刀手术的56例甲状腺手术,以切口3cm长为标准,分为小切口组30例和传统组26例,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2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与传统组比较,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短[(54.1±14.8)minVS.(72.9±20.3)min,t=-3.995,P=0.000],术中出血量少[(8.7±5.3)ml V8.(15.0±8.0)ml,t=-3.516,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2±0.4)dVS.(1.9±1.4)d,t=-2.621,P=0.011]。2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6052.5±1110.3)元VS.(6544.3±1659.1)元,t=-1.319,P=0.193]。2组均随访,平均随访4年(0.5—8年),B超显示均无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
樊文强徐智连玉贵王港崔龙李磊孙涛马朝来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再手术18例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总结乳头旁憩室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 18例再手术患者的术式 ,加以分类及随访 ,比较各术式的差别。结果 再手术病例中 ,未处理憩室术式占比例最高 ,为 78% ;其次为Oddi括约肌成形。憩室敞开加Oddi括约肌成形远期效果最好。结论 提高术前确诊率、并选择合适术式是减少再手术的几个重要因素。
孙立新徐智张能维周孝思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再手术
老年胆道外科热点问题的争议与思考
2024年
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胆道外科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针对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患者病程进展快、术前合并疾病多、手术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本文从腹腔镜手术指征拓宽、微创手术方式亟待规范、精准肝胆外科技术进步3个方面,就老年胆道外科的热点争议问题进行思考和评述,以期充分认识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有关学术争议焦点,积极利用其有利因素,有效避免其不利因素,从而推动其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从而造福广大老年胆道外科疾病患者。
张宗明董家鸿何小东王秋生徐智刘立民张翀
关键词:老年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体表测定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ATR探头和中红外光导纤维红外光谱法在体表测定34个正常甲状腺和20个结节性甲状腺肿 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并比较了二者之间13条谱带的27个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体 表红外光谱中:(1)-2 925 cm-1谱带(-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峰位,-1 250 cm-1(P=O的伸缩振 动)谱带的峰位均明显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P<0.05);(2)谱带的相对强度(谱峰高度)比值H1 740/H1 460, H1 160/H1 460和H1 160/H1 120较正常甲状腺明显降低(P<0.05);(3)H1 080/H1 460比值明显升高(P=0.008)。 这些差异是利用体表红外光谱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
凌晓锋徐智徐怡庄周苏张能维王立新侯纯升张元福周孝思吴瑾光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FTIR光谱
浸润深度局限在胆囊壁内的T1和T2期胆囊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浸润深度局限于胆囊壁内的T1、T2期胆囊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浸润深度局限于胆囊壁内的45例T1和T2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T)、胆囊癌根治术以及术后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三个独立的因素。在未用化疗的情况下T1a期、T1b期和T2期胆囊癌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7%和0,T1b期与T2期两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未用化疗的情况下T2期胆囊癌在单纯胆囊切除和胆囊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63%。T2期胆囊癌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化疗与未用化疗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1期胆囊癌预后明显优于T2期胆囊癌。T1a期和T1b期胆囊癌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即可获得比较满意的5年生存率。胆囊癌根治术和化疗均可以改善T2期胆囊癌的预后。
侯纯升徐智张同琳彭颖凌晓锋王立新周孝思
关键词:胆囊肿瘤肿瘤浸润
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42例T1b期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4例为术中冰冻病理,28例为术后石蜡病理。经病理科医师重新复核,26例明确为T1b期胆囊癌,其中2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本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14例冰冻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仅2例石蜡病理为T1b期,其余11例为T2期,1例为T3期,冰冻病理误诊率为85.7%,石蜡病理均等于或高于冰冻病理分期;28例石蜡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2例复核为T2期,石蜡病理误诊率为7.1%,复核结果均等于或高于原分期。25例复核明确且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术后病理均未见胆囊脉管内癌栓或神经侵犯,其中14例行根治手术患者送检淋巴结30枚,均未见癌转移。25例患者中11例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余14例追加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手术,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仅1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及胆囊减压的患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术后2年因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冰冻病理T1b期胆囊癌应行同期根治手术,术后石蜡病理T1b期胆囊癌应复核其T分期,对复核明确的T1b期胆囊癌需慎重评估追加根治手术的利弊,如果术中有胆囊破损建议积极化疗。
张铃福侯纯升郭丽梅陶立元凌晓锋王立新徐智修典荣
关键词:胆囊肿瘤肿瘤分期
腹腔镜下改良经胆囊管胆管引流术在胆石症治疗及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经胆囊管胆管引流术(改良C管技术)治疗胆石症的安全性及其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连续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采用腹腔镜下改良C管技术治疗的所有胆石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患者68例,分析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应用领域。采用离体胆囊验证改良固定方法原理的可靠性。结果:3例离体胆囊验证试验表明改良固定方法的固定强度可靠,即刻拔出C管后缝合形成的组织窦道可错位闭合,抵抗胆囊重量所致的胆汁流出。68例患者中,42例为复杂胆管结石,6例为可疑胆总管结石,5例为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其中48例行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取石,10例行胆道镜辅助下经胆囊管取石,6例行经胆囊管网篮探查取石(5例术后C管造影无结石残余;1例可疑结石残余,该患者无症状拒绝进一步检查和治疗),4例仅行经胆囊管胆道引流。2例腹腔镜手术后经C管药物辅助排石成功,7例腹腔镜手术后行C管辅助下内镜取石,效果良好。手术时间(131±44)min(76~279 min),C管单日最大引流量(401±235)mL(10~1150 mL),住院时间(8.6±3.6)d(2~19 d),C管拔管时间(11±6.9)d(5~46 d)。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14例,除2例残余结石,其余C管相关并发症12例(包括Ⅲa级1例,Ⅱ级2例,Ⅰ级9例)。未造成并发症的C管相关不良事件9例(包括早期脱落3例,移位2例,置入过深4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2~30)个月,5例患者再发结石,其中4例存在造影过程中造影剂流出缓慢,1例存在明显胰胆反流。55例患者行C管淀粉酶测定,意外发现9例胆汁淀粉酶明显升高(349~44936 U/L),考虑存在胰胆反流。结论:腹腔镜下改良C管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胆石症的治疗过程中,相对安全,也可尝试在胆道疾病的诊断中进行应用。
张铃福王港侯纯升崔龙王立新凌晓锋徐智
肿瘤和正常组织的FT-Raman与FT-IR研究被引量:32
1998年
本文运用FT-Raman光谱法研究肠、胃、十二指肠、口腔腮腺等部位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发现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在Raman光谱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这一结果与我们先前所得到的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此结果说明Raman光谱亦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活体、原位、无损诊断肿瘤的新方法。
李维红徐怡庄翁诗甫翁诗甫徐智彭卿孙开华徐智吴瑾光
关键词:肿瘤诊断FT-IR光谱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