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玉柱

作品数:17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哺乳动物
  • 5篇石器
  • 5篇旧石器
  • 4篇动物化
  • 4篇动物化石
  • 4篇遗址
  • 4篇化石
  • 4篇更新世
  • 4篇哺乳动物化石
  • 3篇动物群
  • 2篇第四纪
  • 2篇第四纪地层
  • 2篇深海
  • 2篇深海沉积
  • 2篇深海沉积物
  • 2篇史前
  • 2篇台湾海峡
  • 2篇旧石器地点
  • 2篇更新世晚期
  • 2篇古人类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7篇尤玉柱
  • 2篇董兴仁
  • 2篇徐钦琦
  • 2篇蔡保全
  • 1篇徐晓风
  • 1篇黄万坡
  • 1篇员晓枫
  • 1篇汤英俊
  • 1篇李毅
  • 1篇张文山
  • 1篇高星

传媒

  • 10篇人类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文物世界
  • 1篇考古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4
  • 2篇1982
  • 1篇197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日照沿海发现的旧石器及其意义被引量:11
1989年
本文记述山东日照沿海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地点群。这些地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据对比,含旧石器的地层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石制品在类型上或加工方法上与华北地区同时代的比较接近。
尤玉柱徐晓风员晓枫徐淑彬杨深富胡膺
关键词:旧石器更新世晚期
华北四个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群及其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被引量:8
1982年
根据华北地区四个主要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其地层学的资料,认为大荔动物群的时代相当于深海O^(18)的第6—7阶段;周口店动物群出现在第8—12阶段;陈家窝动物群与第16—17阶段相当;而公王岭动物群则出现在贾拉米洛事件之前。
徐钦琦尤玉柱
福建首次发现旧石器被引量:2
1990年
1989年12月中、下旬,笔者之一曾五岳在福建省漳州市郊考古调查,在莲花池山发现几件疑是石制品的标本,即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请求鉴定,经尤玉柱和张森水鉴定,确认系人工打击的石制品。依所介绍的石制品埋藏的地貌位置和出土层位,初步确定是旧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事关重大,曾五岳再次前往该地区调查,在九龙江北溪和西溪之间的台地上发现了17处旧石器地点,采到了数以百计的石制品。为进一步确定新发现物的性质和时代,当地文物部门约请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员协同工作,本文另一作者尤玉柱前往作短期考察,现将调查的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曾五岳尤玉柱
关键词:旧石器
史前时期人类迁徙台湾诸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1996年
史前时期人类迁徙台湾诸问题的探讨尤玉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问题的提出1968年3月,台湾大学地质系林朝先生在台湾东海岸调查海蚀地形时,于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图一)离海面高112米的乾元洞中发现了史前文化遗物。同年12月,由宋文薰、林...
尤玉柱
关键词:人类迁徙史前时期晚第四纪地层台湾海峡西部史前人类台湾浅滩
峙峪遗址刻划符号初探被引量:14
1982年
现代人类使用的文字、数学以及艺术,都是从远古人类的刻划记号、符号和图象开始的,并且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才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旧石器时代的刻划记号、符号和图象,是当时人类认识自然界和记载自身活动的可能保存下来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它们成为探索远古人类智力发展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尤玉柱
关键词:智力发展远古人类刻划符号
山西榆次大发旧石器地点被引量:8
1991年
山西榆次大发旧石器地点,属搬运埋藏类型,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产自潇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中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该地点的文化遗物包括传统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显示出与雁北地区的峙峪遗址和晋南的下川遗址有密切关系。该地点在晋中盆地的发现对连接、对比山西南、北旧石器晚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星尤玉柱吴志清
关键词:细石器更新世晚期
福建宁化老虎洞出土人类牙齿化石被引量:1
2008年
李建军黄万坡尤玉柱
关键词:牙齿化石出土老虎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发育
泥河湾组小长梁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6
1979年
寻找与研究早期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对于认识人类进化过程、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第四纪下限、第四纪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此,从事第四纪地质、古人类、旧石器时代考古及古生物工作者,历来都给以高度的重视。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地层非常发育,沉积类型多种多样,脊椎动物化石十分丰富,为寻找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尤玉柱汤英俊李毅
关键词:文化遗物原始社会人类进化
福建更新世地层、哺乳动物与生态环境被引量:16
1996年
本文在广泛调查基础上综合多种学科资料,对福建更新世地层进行划分,比较分析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组合的性质,结合抱粉资料,提出生态分区,并探讨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环境。
尤玉柱蔡保全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生态环境
内蒙古赤峰东村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群被引量:6
1989年
内蒙古赤峰西北地区的东村、东梁一带更新世早期河-湖相沉积物相当发育,为一套白色砂与棕红色亚粘土互层,其中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计11科18属21种。动物群性质与泥河湾(狭义)的相当。这是我国最东和最北的一个三趾马与真马共生的化石地点。
尤玉柱张文山
关键词:哺乳动物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