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实验室
  • 2篇染病
  • 2篇公共卫生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学校传染病
  • 1篇伊蚊
  • 1篇疫情
  • 1篇预防控制措施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肉制品
  • 1篇腮腺炎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机构

  • 10篇泰安市疾病预...
  • 2篇山东省泰安第...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德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宋伟
  • 4篇徐丽莎
  • 2篇石艳艳
  • 1篇于浩
  • 1篇曹静
  • 1篇徐燕
  • 1篇蔺胜田
  • 1篇马德珍
  • 1篇郑金华
  • 1篇成玲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前沿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空气PM2.5中5种水溶性离子的方法验证为例浅谈实验室新方法的开展
2023年
目的为满足实验室不断开展新项目,应用新方法的需要,以测定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5种水溶性离子项目开展为例,通过对HJ799—2016和HJ800—2016进行方法验证,探讨实验室开展新项目的具体试验流程。方法采集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的石英滤膜(空白滤膜及自制加标滤膜),按照标准方法要求经高温处理、恒温恒湿处理、称重、粉碎、超纯水超声提取、离心过滤等一系列实验操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5种水溶性离子含量。结果F^(-)在0.10 mg/L~5.0 mg/L、Cl在0.50mg/L~50.0mg/L、NO;在0.50 mg/L~50.0 mg/L、S02~在0.50 mg/L~5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NH4在0.50mg/L~10.0mg/L内拟合曲线为y=0.0644+0.2220x-0.0058x^(2),r=0.9994。各组分检出限在0.003μg/m^(3)~0.016μg/m^(3),加标回收率为89.0%~106.0%,RSD为0.05%~1.66%(n=6)。结论通过对标准方法的线性关系、空白实验、检出限、定量线、准确度、精密度等参数的测定,可以验证实验室是否具备开展该项新实验的能力,以及该标准实验方法在现有试验条件下是否能满足具体工作开展要求。
曹静宋伟于浩郗德凤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PM2.5水溶性离子
疾控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由于传染病的频繁发生,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因此,构建一种新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就疾控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为CDC实验室提升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宋伟郗徳凤石艳艳高宋宇蔺胜田
关键词:疾控中心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解析
2024年
在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公共卫生监测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方式,主要监测各种类型的疾病,死亡原因,导致危险行为的因素,环境干扰因素,实施疾病预防接种的时候产生副作用以及使用药物时候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等等。通过采用公共卫生监测方式,有效观察疾病分布情况,各种病菌传播的途径,确定容易感染的群体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等等,能够做到持续跟踪观察,并基于所获得的结果测定,以此为重要依据制定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以及实施成效已经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其快速传播并在社会上流行,给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对疾病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就要强化公共卫生监测,本论文针对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成玲石艳艳宋伟
关键词: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数据保护
2013~2017年泰安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泰安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为及时修改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7年泰安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结果 2013~2017年泰安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2 826例,年发病率为8.64/10万~11.73/10万,平均10.1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宁阳县(1 197例)、新泰市(644例)、泰山区(462例)高发。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每年发病集中在5~8月(1 402例、49.61%)。男性发病率(1 624例、29.05/10万)高于女性(1 202例、21.50/10万)(P<0.01),男∶女=1.35∶1;年龄以0~岁组最高(1 165例、41.22%);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1 897例、67.12%),其次是农民(416例、14.72%)和学生(154例、5.45%)。医疗机构报告情况主要以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报告为主(1 422例、50.32%),其次为乡镇卫生院(998例、35.31%)(P<0.01)。结论泰安市近5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宋伟徐丽莎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2019-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肉与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状况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肉与肉制品中主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1年采集山东省泰安市市售的肉与肉制品4类共240份样本,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及《山东省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系列方法,对肉与肉制品样本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240份样本检出致病菌阳性样本54份,阳性样本检出率为22.50%;检出58株致病菌,致病菌检出率为24.17%。4类样品中以生畜肉的阳性样本率最高(28.75%),其次为生禽肉(28.33%)、调理肉制品(22.22%)、熟肉制品(7.27%)。5种致病菌以沙门菌的检出率最高(10.83%),其次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33%)、产气荚膜梭菌(2.08%)、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67%)、空肠弯曲菌(1.25%)。结论2019-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肉与肉制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特别是生畜肉污染较为严重,沙门菌是主要污染菌。
郑金华宋浩宋伟
关键词: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状况食源性疾病
3种白纹伊蚊种群密度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比较3种方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效果。方法在山东省泰安市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废品收购站和公园4类生境各1处作为监测点,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器(mosq-ovitrap,MOT)法、双层叠帐法3种方法,于2020年4-11月每月上、中、下旬各1次,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蚊虫密度间差异采用χ^(2)检验,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020年4-11月平均BI为1.57,平均MOI为6.22,双层叠帐法平均成蚊密度为0.05只(/顶·h)。3种监测方法的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密度高峰均集中在8月上旬。MOT法在5月上旬开始监测到白纹伊蚊成蚊,BI法和双层叠帐法在7月上旬开始监测到白纹伊蚊。BI和MOI呈正相关(r=0.957,P<0.001),MOI和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呈正相关(r=0.914,P<0.001),BI和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呈正相关(r=0.934,P<0.001)。废品收购站BI(5.16)>农村居民区(3.10)>城镇居民区(0.11)>公园(0.00)。公园MOI(6.90)>城镇居民区(6.82)>农村居民区(5.55)>废品收购站(4.84)。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只(/顶·h)]废品收购站(0.32)>农村居民区(0.30)>公园(0.22)>城镇居民区(0.06)。结论泰安地区MOT法监测的白纹伊蚊密度指数相对较高,更能较早反映白纹伊蚊密度水平,预警蚊传疾病风险。BI法和双层叠帐法在白纹伊蚊密度高峰期适用性较大。
马德珍宋伟徐燕刘焕燕
关键词:布雷图指数白纹伊蚊
2015—2022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泰安市2015—202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制订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泰安市2015—2022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2年泰安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279例,年均发病率为5.10/10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4—7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1.60%。2015—2022年男性发病人数1 412人,女性发病人数867人,男性发病率(50.28/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31.19/10万)。发病患者中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89岁,年龄分布以10岁以下为主,共1 611例(70.69%),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职业分布以学生、托幼儿童为主,分别为797例(34.97%)、649例(28.48%)。泰安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泰山区(520例,22.82%),其次为肥城市(470例,20.63%)和新泰市(412例,18.08%)。结论 2015—2022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0岁以下学生及托幼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防控群体,应加强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徐丽莎宋伟许丹妮国青贾晨雨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2005年泰安市纯净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2006年
宋伟
关键词:微生物指标纯净水安全卫生保健意识卫生状况
2013~2017年泰安市农村改厕对控制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改厕对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的控制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泰安市改厕地区与未改厕地区2013~2017年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计算2013~2017年改厕地区与未改厕地区主要肠道传染病的年发病率。结果 2013~2017年泰安市农村改厕率逐年升高,由2013年的67.67%上升到2017年的72.44%(P<0.01);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4.87/10万,2017年为3.36/10万,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15.76/10万,2017年为66.02/10万;各年度是否改厕的地区间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以及2种传染病的合计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泰安市农村改厕有效控制了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宋伟董梅徐丽莎
关键词:农村改厕肠道传染病
2012-2022年泰安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2-2022年泰安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应对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2-01-01-2022-12-31泰安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2-2022年泰安市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0起,占同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212起)的42.45%(90/212),波及人口数为78994人,发病数为2142例,罹患率为2.71%(2142/78994)。以丙类传染病为主,报告68起,占75.56%(68/90)。报告病种以手足口病37起,占41.11%(37/90)、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6起,占17.78%(16/90)、流行性感冒11起,占12.22%(11/90)为主。不同病种罹患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3,P<0.001。不同地区罹患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9,P<0.001。不同年份罹患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1,P<0.001。不同类别学校罹患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2,P<0.001。发病具有双峰特征,分别为5~6月和11~12月。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间到接报时间的中位数是0.03 d,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6.81 d。结论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幼儿园。应加强疫苗接种和学校疫情监测,早报告,早处置,避免疫情传播和蔓延。
徐丽莎宋伟刘雪贞贾晨雨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