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9—2013年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泰安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引起相关麻痹病例(VAPP)的发生现状。方法对泰安市2009-2013年报告的4例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0~4岁服苗发生率为1.46/100万,首次服苗者发病率为11.97/100万,均为首次服苗2个月龄男婴。病毒分离发现Ⅰ型1例、Ⅲ型1例、因粪便不合格未做出分型2例。平均潜伏期17 d,60 d后随访均残留麻痹。结论 OPV的应用,阻断不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生,对于消除脊灰病种不现实。国家在制订脊灰防治措施的同时,应采用更好地免疫策略,如续贯免疫程序,避免VAPP的发生。 石艳艳 王晶关键词:脊灰疫苗 疫苗相关病例 流行病学 疾控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由于传染病的频繁发生,亟待建立一套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因此,构建一种新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就疾控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为CDC实验室提升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宋伟 郗徳凤 石艳艳 高宋宇 蔺胜田关键词:疾控中心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解析 2024年 在公共卫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公共卫生监测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方式,主要监测各种类型的疾病,死亡原因,导致危险行为的因素,环境干扰因素,实施疾病预防接种的时候产生副作用以及使用药物时候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等等。通过采用公共卫生监测方式,有效观察疾病分布情况,各种病菌传播的途径,确定容易感染的群体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等等,能够做到持续跟踪观察,并基于所获得的结果测定,以此为重要依据制定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以及实施成效已经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其快速传播并在社会上流行,给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对疾病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就要强化公共卫生监测,本论文针对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成玲 石艳艳 宋伟关键词:公共卫生 疾病 预防控制措施 数据保护 1997~2010年泰安市肺结核发病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1997-2010年结核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掌握结核病的发病趋势、流行特征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安市1997-2010年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以来,泰安市结核发病上升明显(P〈O.01),发病的季节分布变化显著。发病较高的地区为东平、宁阳、肥城,三地在多数年份的发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结论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环节,尽可能地发现病人,尤其是痰检阳性的结核病人,才能达到对结核疫情的控制。 宋伟 徐丽莎 石艳艳 徐凌忠关键词:结核病 发病 SARIMA模型在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构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数的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并对泰安市流腮发病情况进行预测,为流腮防控依据。方法 流腮发病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按照现住地址、发病日期收集2010年1月-2021年6月泰安市流腮发病数据资料。采用SPSS 21.0根据2010-2020年的数据建立最优S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21年1-6月的流腮月发病数进行预测,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2021年7-12月流腮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泰安市2010-2020年流腮月发病趋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存在季节周期性特点。SARIMA(0,1,2)(1,1,0)_(12)模型为最优预测模型,该模型拟合度R~2=0.773,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值为7.162。Q=9.877,P>0.05,该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所构建的模型较为合理。结论 SARIMA(0,1,2)(1,1,0)_(1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泰安市流腮月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李楠 国青 徐丽莎 明明 石艳艳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时间序列分析 SARIMA模型 2013-2023年泰安市百日咳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3-2023年泰安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与变化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3年泰安市百日咳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23年泰安市百日咳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地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χ^(2)检验或χ^(2)趋势检验分析各变量间的差异,评估年度报告发病率、≥5岁人群占比及不同职业人群占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2013-2023年泰安市共报告百日咳3548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80/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97,P<0.001。2013-2023年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χ^(2)_(趋势)=82.72,P<0.001。泰安市各地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0,P<0.001),岱岳区最高(6.90/10万),宁阳县最低(4.18/10万)。2013-2023年泰安市1-12月均有病例报告,1月(198例,5.58%)开始增多,7月达高峰(510例,14.38%),月报告病例数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8,P<0.001。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42.24,P<0.001。≥5岁占比从2013年20.00%(3/15)升至2023年57.58%(19/33),χ^(2)_(趋势)=191.10,P<0.001。3548例百日咳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16∶1,除2016、2020年外,男性发病率均略高于女性,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P<0.001。散居儿童从2013年81.28%降至2023年48.02%,χ^(2)_(趋势)=278.38,P<0.001;学生占比从2013年18.75%升至2023年32.35%,χ^(2)_(趋势)=116.57,P<0.001。结论2013-2023年泰安市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病以婴幼儿为主,报告病例数占比向≥5岁组后移。需加强疫情监测和宣教,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优化百日咳预防接种策略,有效控制疾病流行。 石艳艳 国青 徐丽莎 李楠关键词:百日咳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2011年泰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2011年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泰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方法]对泰安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泰安市共有25种疫苗引起AEFI,共276例,报告发生率为15.66/10万。276例中,一般反应占94.93%,异常反应占4.35%,偶合症占0.72%;男性占57.97%,女性占42.03%;<1岁儿童占62.32%。发生AEFI最多的疫苗是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率为284.74/10万。85.14%的AEFI发生于接种后的1d内,发生后≤1d就诊的占73.55%。12例异常反应有3例是由接种卡介苗引起的,均为淋巴结炎。[结论]泰安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石艳艳 王晶 宋伟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泰安市2006—2015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泰安市2006—2015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控制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安市2006—2015年水痘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市2006—2015年共报告水痘9549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17.07/10万;所辖6个县(市、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其中泰山区、宁阳县、肥城市发病居多;全年12个月均有发病,时间分布呈典型的双峰双底发病特征,两次高峰分别在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两个低谷分别在2月和8月;水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占总病例数的76.32%;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其中在校学生病例数最多,占63.92%;2006—2015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85起,暴发病例2 156例,占总病例的22.58%,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2011—2015年14岁以下水痘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12.18%,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8 7.82%。结论水痘发病人群主要为14岁以下儿童,发病时间与学校、托幼机构的在校时间相吻合,应加强教育机构水痘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施行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策略等防控措施,以减少学生暴发疫情的发生。 谢学迎 王晶 刘爱国 石艳艳 明明关键词:水痘 流行病学 2004~2015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了解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5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泰安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 9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2/10万(P〈0.01)。2012~2013年发病高峰显著;一年中具有典型的双峰双底发病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在2~19岁(占86.83%),该年龄段年均年发病率达50.89/10万;发病以中小学生、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7.55%)。2004~2015年期间报告暴发疫情74起,发病1 702例,占总病例数的24.50%,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或幼托机构;男性发病率为8.00/10万,女性为4.42/10万(P〈0.01);≤14岁病例中,15.59%至少有1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结论 泰安市2004~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维持一定自然发病水平,是现阶段影响青少年儿童健康和教育机构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谢学迎 王晶 刘爱国 石艳艳 明明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分析 2016年泰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和安全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AEFI监测系统全部AEFI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泰安市接种单位AEFI报告覆盖率为100.00%,48小时报告和调查及时率分别为99.35%和90.00%。AEFI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7.82%),偶合症仅占0.65%,异常反应占1.53%,异常反应以麻疹疫苗相关病例为主。AEFI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0∶1,6岁以下儿童占97.91%。按照所有疫苗接种剂次估算,AEFI报告发生率为53.64/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为52.47/10万剂,异常反应为0.82/10万剂,异常反应以脊灰灭活疫苗(Salk株)报告发生率最高。接种疫苗后93.35%AEFI者发生在1d以内,99.78%者痊愈或好转,死亡和有后遗症仅各1例。结论泰安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的敏感性和质量稳步提升,仍有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 石艳艳 石艳艳 黄云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