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聪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刑事
  • 2篇诉讼
  • 1篇电子证据
  • 1篇刑事附带
  • 1篇刑事立法
  • 1篇刑事搜查
  • 1篇刑事搜查制度
  • 1篇刑事诉讼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比
  • 1篇隐私权
  • 1篇时效
  • 1篇私权
  • 1篇搜查
  • 1篇搜查制度
  • 1篇诉讼时效
  • 1篇胎儿
  • 1篇胎儿性别
  • 1篇胎儿性别鉴定
  • 1篇权利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4篇刘启聪
  • 2篇王静
  • 1篇孙福生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刑事搜查制度研究
随着人类理性的张扬,通过历来许许多多思想家的努力,基本权利保障成为现代各国宪法的重心,并成为国家制度的最重要的任务。从基本权利观察,其具有主客观权利功能,并以各种不同的作用方式,建构宪法上最大可能实现基本权利的保护网。但...
刘启聪
关键词:刑事搜查制度公民权利电子证据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被引量:5
2008年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除在审判阶段有明确规定外,对刑事诉讼的其他阶段被害人隐私权保护只是通过司法解释和工作制度方式予以规定,并且均停留在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保护的内容和救济程序,因此被害人"第二次被害人化"问题依然没有合理解决。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保护隐私权的总则性条款,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设立分则条款,通过立法规范司法与媒体的关系,并保障被害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刘启聪王静
关键词:被害人隐私权法律救济
冲突与协调: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被引量:2
2006年
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应遵守相应的诉讼时效,法律并无明文规定,而且刑法与民法对时效的规定又存在重大差异,从而导致司法适用上的冲突。法学界对该问题的探讨亦歧见纷纭。消解该冲突的法律建议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原则上适用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并且对其起算点作限制性解释,对其中止、中断作扩张性解释。
刘启聪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时效
关于完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刑事立法的思考被引量:6
2006年
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现行相关法律制度对这一行为的规制非常混乱,不能达到有效遏制该行为的目的。完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的刑事立法,合理设置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罪,准确界定此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关系能够彻底改变法律对该行为无力惩处的司法现状,防止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王静刘启聪孙福生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刑事立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