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晋

作品数:47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水利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淮河干流
  • 12篇淮河中游
  • 12篇干流
  • 11篇河道
  • 9篇洪水
  • 8篇河床
  • 6篇河床演变
  • 5篇水沙
  • 5篇冲淤
  • 4篇行洪
  • 4篇行洪区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河道特性
  • 4篇河道整治
  • 4篇洪泽湖
  • 4篇值模拟
  • 3篇输沙
  • 3篇数学模型
  • 3篇流域
  • 3篇径流

机构

  • 24篇水利部淮河水...
  • 11篇安徽省水利厅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3篇淮委水利科学...
  • 2篇淮河规划设计...
  • 2篇安徽省水利部...
  • 2篇安徽省水文局
  • 2篇安徽省(水利...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淮河水利委员...
  • 1篇水利部淮河水...
  • 1篇安徽省淮河河...
  • 1篇安徽省怀洪新...
  • 1篇安徽省水利水...

作者

  • 47篇倪晋
  • 24篇虞邦义
  • 10篇贲鹏
  • 8篇杨兴菊
  • 6篇张辉
  • 4篇王久晟
  • 3篇张潮
  • 2篇施奇
  • 2篇郁玉锁
  • 2篇周贺
  • 2篇顾李华
  • 2篇夏冬梅
  • 2篇王军
  • 1篇曹秀清
  • 1篇顾李华
  • 1篇李京兵
  • 1篇陈红雨
  • 1篇周建旭
  • 1篇徐时进
  • 1篇施奇

传媒

  • 6篇泥沙研究
  • 6篇江淮水利科技
  • 4篇水利水电技术
  • 4篇治淮
  • 3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2篇中国水利
  • 2篇中国防汛抗旱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安徽水利水电...
  • 1篇水利信息化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淮河流域综合...
  • 1篇淮河研究会第...

年份

  • 6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淮河蚌埠闸至老子山段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制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现状地形资料,建立了淮河中游蚌埠闸到老子山段的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用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率定河道糙率,2003年和2008年实测洪水资料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计算本河段的现状泄流能力及人工采砂对泄流能力的影响。
贲鹏倪晋
关键词:淮河中游泄流能力
淮河流域冯铁营引河工程的防洪效果及影响评估被引量:7
2021年
淮河流域冯铁营引河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减轻中游洪涝灾害的关键性工程,针对引河建成后淮河及洪泽湖的防洪情势的调整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现状及规划蚌埠至洪泽湖河段防洪工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维和二维耦合、河道-湖泊-蓄滞洪区为一体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分别在设计洪水及典型洪水的条件下,通过分析水位、流量、比降等水动力因素的变化,客观评价了引河工程的防洪效益及影响。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工程有效降低了淮河干流的水位,缩短了高水位历时,减轻了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②该工程调整了淮河干流的沿程水面比降,提高了浮山以上河段的造床能力;③在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作用下,引河分洪对下游的影响主要局限在冯出口附近,而且可以通过优化调度使其影响减轻甚至消除,不会增加洪泽湖防洪排涝的负担。研究成果可为河湖一体化治理提供参考。
倪晋虞邦义张学军王再明
关键词:洪泽湖
基于OpenMP并行架构的浅水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以沱湖为例
2024年
为提高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在浅水湖泊应用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以2018年沱湖水环境模拟计算为例,将OpenMP并行计算技术应用于浅水湖泊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的开发,引入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Spearman相关系数三种评价方法,将自研模型与MIKE21模型的模拟结果在精度和速度上进行比较分析。水动力验证方面,自研模型和MIKE21模型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控制在0.1和0.2 m内,具有较强相关性。在设定单点源污染突发事故情景下,自研模型和MIKE21模拟的各监测点污染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扩散范围误差控制在0.1 m范围内,而且相比MIKE21自研模型的计算速度提升了10倍。研究结果表明浅水湖泊高效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能够实现精度与效率的兼顾,为浅水湖泊水动力水质的模拟分析及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吴昊昊倪晋张今阳张今阳
关键词:浅水湖泊OPENMP水质改善
淮河干流中小洪水问题及分级治理被引量:4
2023年
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完成后,淮河防御大洪水的体系已比较完善,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是解决中小洪水问题。以淮河干流“小流量、高水位、长历时”为问题靶向,深入剖析了中小洪水久治不愈的原因,系统阐述了洪水分级的指标及差异化治理的标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10~20年的淮河治理提供方向性指引。
倪晋张辉辜兵吴昊昊
关键词:中小洪水
变化环境下淮河洪涝预测及应对
钱名开倪晋王德智陈星程兴无陈红雨徐敏于凤存徐胜徐时进
项目属于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领域,涉及水文气象、水动力学、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地理遥感和社会经济等多学科。淮河是中国及安徽省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尤其是淮河中游平原广阔,地势低洼平缓,河道泄流能力小,排水困难,因洪致涝,...
关键词:
关键词:洪涝治理
淮河中游河道特性及治理对策探讨
中游历来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基本特性和河床冲淤特性.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建设,分析了当前中游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淮河中游治理对策,并提出需要进...
虞邦义杨兴菊倪晋
关键词:河道治理来沙量
基于稳定坡比计算的崩岸预警评估方法研究
2025年
针对崩岸监测预警目前存在的时效差、技术单一等问题,为提高崩岸灾前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以淮河安徽段凤台新建队岸段为例,综合考虑河岸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稳定坡比计算的崩岸预警评估方法。基于稳定坡比和预测坡比比较,将河段初步划分为蓝色稳定岸段、橙色预警岸段和红色危险岸段,结合河段河势演变、崩岸后可能致灾损失情况,对预警等级进行修正,划分不同区域河道崩岸风险等级,绘制河道崩岸预警区划图。该段稳定坡比值取0.25,近期崩岸可能性较大,为红色危险岸段,成果可为提高崩岸灾前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该方法可为淮河其他岸滩段以及类似河道岸滩稳定性预警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张辉倪晋倪晋杨兴菊
关键词:崩岸
淮河干流蚌埠段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建立一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1992年实测地形与2008年和2009年复测断面资料,通过对典型年的洪水位、行洪能力、断面流速和流态等的计算分析,对淮河干流蚌埠段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蚌埠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洪水位显著降低,行洪能力明显增加,流态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表明该河段退堤、切滩、疏浚等河道整治措施和规模是适宜的。
刘玉年虞邦义倪晋
关键词:河道整治
近70年淮河干流鲁台子站水位变化及成因分析
2025年
鲁台子站水位流量关系及河床演变是防洪总体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淮河中游河床演变研究的基础。根据1960—2020年实测大断面和水位流量资料,采用落差指数法进行流量单值化处理,分析该站汛期不同流量级水位的变化趋势、年代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成果表明:各年代同流量级的水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枯水的水位降低剧烈,洪水水位下降平缓;断面形态主槽不断下切至稳定,滩地2000年扩大两倍后趋于稳定;基本河槽扩大、1980年代河槽由淤转冲、峡山口节点阻水、含沙量变化及人工采砂、行洪区启用等均对水位流量关系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淮河中下游河道泄流能力、洪水预报及防洪实时调度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曾兰婷倪晋吴昊昊周建旭
关键词:水位变化河床演变影响因素
淮河干流鲁台子站水沙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水沙关系研究是河道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基础性内容。鲁台子水文站是淮河中游主要控制站,研究鲁台子水沙关系对于揭示淮河中游河床演变规律及河道治理有重要作用。基于张瑞瑾挟沙能力公式和曼宁公式,通过对淮河干流鲁台子至峡山口河段坡降流量关系及河相关系、河道糙率等的分析,推导出鲁台子输沙平衡、冲刷、淤积状态下的挟沙能力公式。采用1990—2007年实测输沙量对公式进行验证。经验证,建立的挟沙力概化公式基本反映了鲁台子站的水沙关系。
周贺虞邦义倪晋
关键词:水沙关系输沙平衡造床流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