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
- 作品数:59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癌根治术前NLR、LMR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水平,并计算NLR、LMR水平;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选择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因素。以NLR、LMR均数为标准区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和高LMR组、低LMR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LR、LMR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高血压、有饮酒史、TNMⅢ~Ⅳ期、Gleason评分≥8分、术前PSA、术后切缘、NLR>4.77、LMR<2.83均为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高血压、有饮酒史、TNMⅢ~Ⅳ期、术前PSA、术后切缘、NLR>4.77、LMR<2.83为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NLR组及低LMR组患者的RFS明显低于低NLR组与高LM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NLR、LMR能够作为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治疗前高NLR、低LMR水平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 潘亮赵华才王志刚任伟孙羿李森
-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 上尿路结石1817例内镜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13例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内镜碎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尿路结石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术前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细菌培养结果以及休克发生后的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上尿路结石内镜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共有13例,占全部手术患者的0.72%,术前所有患者B超显示有肾积水,尿常规WBC (触~处);尿细菌培养9例阳性;术后均有典型感染性休克表现,经过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11例痊愈,2例死亡,病死率为15.38%。结论:术前细菌感染、高龄、梗阻,手术时间长,肾盂内压力升高是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因素。术中通过降低冲洗压力,缩短手术时间,可能会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几率。对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尽早诊断,抗休克治疗结合强有力抗生素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 姜亚卓杜双宽陈娟程永毅杜春任伟孙羿屈卫星
- 关键词:尿路结石尿路结石休克碎石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裸鼠肾癌细胞系A498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癌细胞系A498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肾癌A498细胞及原代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CM-Dil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取36只雄性裸鼠进行实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例。利用A498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移植瘤长为0.5-0.8 cm时,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两组荷瘤小鼠间生存时间差异及生物学特性;利用Tranwell细胞转移模型,比较处理组A498细胞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人肾癌A498细胞成功接种在裸鼠背侧皮下,20 d后皮下移植瘤长径为0.5-0.8 cm,成瘤率为10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皮下注射3-15 d内体积增殖速度较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下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绿色荧光激发下细胞呈现橙红色,细胞质与细胞核呈现类圆形。细胞移植3 d后,CM-Dil主要位于针道附近,多为圆形;移植6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周围迁移,且圆形细胞数目减少。移植15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红色明亮度下降;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两组裸鼠生存周期呈现下降趋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周期死亡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注射3 d后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浆比较丰富,肿瘤中间血管相对较多;注射6 d后,肿瘤细胞周围存在炎细胞浸润;生理盐水组注射3 d后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瘤细胞体积变大,间质内微血管结构清楚,炎性细胞相对较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肾癌细胞系A498共同培养后,能够显著能加细胞转移能力(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属于非成体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能促进A498肾癌裸鼠瘤的生长,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且细胞生物学特性良好。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
- 帖鹏赵文彩梁亮杜双宽任伟孙羿程永毅
- 关键词:裸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肾细胞癌
- 经尿道电切汽化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 2002年
- 我院1998-02~2002-01对3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其中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1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程永毅徐永刚杜春郝毅任伟申树林赵俊杰
- 关键词:重度前列腺增生症老年人
-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索基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RNA表达矩阵,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的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结合患者生存数据,利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建立脂肪酸代谢相关多基因预后模型,计算患者的风险评分(risk score, RS),按RS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低风险组之间患者的生存差异。将RS与临床病理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验证RS是否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基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比较RS及其相关基因在各临床病理因素分组中的差异。GSEA富集分析比较筛选高、低风险组中的KEGG差异基因集。结果 共筛选出4个差异基因(CPT1B、HADH、CYP4A11、ACADSB)建立肾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预后模型。预后风险评分(RS)公式为:RS=0.490×CPT1B-0.428×HADH-0.11×CYP4A11-0.372×ACADSB。低风险组的患者预后较好(P<0.001)。RS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基于肾透明细胞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模型计算的RS的5年生存ROC曲线AUC为0.802。GSEA分析筛选出在低风险组81个差异基因(FDR<0.25,normalizedP<0.05)。结论 肾癌脂肪酸代谢相关多基因预后模型能够比较准确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 段万里邓骞任伟程永毅孙羿
- 关键词:肾细胞癌预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超过精阜的前列腺增生613例电切手术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较大前列腺增生的电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613例超过精阜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切割前标记,切割中仔细辨认尿道外括约肌的手术方法进行电切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后排尿情况,IPS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613例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后尿流通畅率为100%,IPSS评分平均下降16.5分,手术前后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无1例发生尿失禁;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28%。结论:术中做好标记;仔细辨认尿道外括约肌;精细电切较大前列腺,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杜双宽姜亚卓任伟帖鹏陈娟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121例泪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 2016年
- [目的]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泪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67例,恶性肿瘤54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6例(54.55%),肌上皮瘤1例(0.83%);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30例(24.79%);腺癌12例(9.92%),其他类型肿瘤合计12例(9.92%)。不同类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性别分布和眼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年龄和主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不变者67例(55.37%),视力提高者45例(37.19%),视力下降者9例(7.44%)。3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眼球内陷16例(13.22%),早期上睑下垂14例(11.57%),外展受限和水平复视5例(4.13%)。[结论]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肿瘤性质有关,需根据影像学、临床病理检查进行选择适宜的手术进路,避免复发和并发症。
- 李婵任伟
- 肾下盏解剖结构对软式输尿管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血尿及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了解肾下盏解剖结构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下盏结石术后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2020年住院行软式输尿管镜下肾下盏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患者,比较其临床资料及肾下盏解剖结构数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发生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合并约登指数确定连续变量的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收集肾下盏结石的患者192例,术后发生肉眼血尿41例(21.35%),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32例(16.6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术后血小板计数较低、肾盂下盏高度较高、下盏盏颈长度较长可能是术后发生肉眼血尿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尿培养阳性,肾盂下盏高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可能是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盏盏颈长度及肾盂下盏高度是fURL后发生肉眼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肾盂下盏高度是fURL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术后男性更易发生肉眼血尿,肾盂下盏高度增加术后血尿和尿源性脓毒血症风险。
- 段万里翟宇瑶邓骞付国杨海燕任伟孙羿
- 关键词:肾下盏结石血尿
- 肾结石手术患者血清CGRP、sTNFR-Ⅰ水平及对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及对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21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尿路未感染组(n=180)和尿路感染组(n=3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血清CGRP、sTNFR-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GRP、s TNFR-I与IL-6、TNF-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GRP、sTNFR-Ⅰ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尿路感染组术前尿路感染比例及术前血糖水平、术后血清sTNFR-Ⅰ、IL-6、TNF-α、CRP、PCT水平高于尿路未感染组,尿管留置时间长于尿路未感染组,血清CGRP水平低于尿路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TNFR-Ⅰ与IL-6、TNF-α呈正相关(P <0.05),CGRP与IL-6、TNF-α呈负相关(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PCT、CGRP、sTNFR-Ⅰ及CGRP、s TNFR-I联合预测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0.742、0.784、0.828、0.953,明显高于各项单独诊断(Z_(联合VS CGRP)=2.878、P=0.004;Z_(联合VS sTNFR-Ⅰ)=2.789、P=0.005;Z_(联合VS CRP)=2.400、P=0.016;Z_(联合VS PCT)=3.35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sTNFR-Ⅰ、CGRP、CRP、PCT均是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sTNFR-Ⅰ显著升高,血清CGRP水平显著下降,sTNFR-Ⅰ和CGRP水平可预测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情况。
- 薛苗新马浩鑫张菲任伟尹健
- 关键词:肾结石尿路感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铱-192腔内放疗预防尿道狭窄术后复发65例报告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铱-192腔内放疗预防尿道狭窄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尿道狭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铱-192腔内放疗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疗效。结果随访1年6个月治疗组尿道狭窄复发率12.5%,对照组复发率69.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铱-192腔内放疗可以有效预防尿道狭窄术后复发,副作用小,疗效满意。
- 杜春程永毅孙羿任伟赵淑红
- 关键词:铱-192腔内放疗尿道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