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156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998年 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观察组)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直立倾斜试验(TTT)。结果观察组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9例,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阳性率为72.4%;对照组仅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试验阳性的42例中,晕厥表现为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提示:①TTT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②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2.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③TTT简单、安全、无创。 牛纪华 刘新宇 郭晋萍关键词: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反射 持续监测ST段对评估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梗塞相关动脉动态变化的意义(摘要) 被引量:23 1999年 Objective :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 ofinfarct related arteries (IRA) with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in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61 patients (46 males and 15 females , aged 39 ~80) with AMIunderwent 24 hours , Holter monitoring within 6 hours after the symptom onset- The changes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ntinually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rteries angiography- Results : ①In the patients who had occluded IRA, STsegmentremained elevated with a tendency to decline- ②In those who had successful reperfusion ,STsegment reduced rapidly after reperfusion and then kept stable- ③Intermittent fluctuating up and down of STsegment was observed com monly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in all AMI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earliertime after successfulthrombolysis- Conclusion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between opening and occluding were showed in early AMI- The continued monitoring of STsegmen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RA- 胡大一 李瑞杰 郭成军 杨新春 商丽华 郭晋萍 贾三庆 李田昌关键词:心肌梗塞 AMI 心率变异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1998年 采用短时采样的时域、频域法对18例初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甲亢组)进行心率变异分析,并以1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了解甲亢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甲亢组平均RR间期、RR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RR间期相差>50ms占总心动周期数的百分比均明显降低(分别为554.53±67.79msvs858.36±90.43ms、16.41±5.50msvs43.08±11.04ms、11.32±3.16msvs37.43±10.12ms、0.33±0.51%vs15.22±12.84%,P均<0.001)。极低频段成分明显升高、高频段(HF)成分明显降低(分别为38.32±8.60ms2/Hzvs25.11±10.78ms2/Hz、12.77±7.04ms2/Hzvs35.65±15.08ms2/Hz,P均<0.001)、低频段(LF)成分无明显改变(27.12±11.34ms2/Hzvs29.60±10.31ms2/Hz,P>0.05),LF/HF明显增高(2.76±1.71vs1.17±1.08,P<0.002),心率总功率谱密度无明显变化。提示甲亢患者不仅交感神? 高明明 胡大一 郭晋萍 李燕郴 顼志敏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 心率变异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心室颤动初始节律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2004年 目的探讨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初始心搏与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否同源,为消融室颤提供基础数据.…… 郭成军 张英川 刘冰 郭晋萍 徐霞 裴莉 陈辉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合并即刻与迟发心脏压塞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术中发生的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和冠心病介入性治疗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的方式及结果。结果 8例患者发生心脏压塞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4 8~ 73岁。介入性治疗术中即刻出现填塞症状 5例 ,迟发症状 3例 ;救治成功 7例 ,死亡 1例。其中起搏器植入术 2例 ,射频导管消融术 3例 ,并发于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术 3例。结论 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即刻和迟发两类心脏压塞 ,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应提高认识 ,加强防范意识 ,改进操作技巧。 张英川 刘冰 郭成军 方冬平 郭晋萍关键词:心脏介入性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术 冠心病 并发症 Brugada综合征伴发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报道Brugada综合征伴发的多种室上性心律失常。方法:对符合Brugada综合征诊断标准的46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律失常发作类型,部分行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男性39例,女性7例。21例有家族史,23例有晕厥史,其中3例经心肺复苏。46例中5例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4例为显性预激综合征);3例室上速与心房扑动(房扑)并存;2例室上速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并存;14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2例房速伴三度房室阻滞;1例房速与室速并存;11例多形室速;5例单形室速;1例室颤电风暴并三度房室阻滞;1例室速与三度房室阻滞并存;1例室速与三度房室阻滞、房颤并存。39例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32例,4例并发三度房室阻滞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4例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结论:除室速、室颤外,Brugada综合征可发生房颤、房扑、室上速、三度房室阻滞等多种心律失常,且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可以共存。Brugada综合征心脏钠通道基因变异引起细胞膜钠通道功能异常不仅存在于希氏一浦肯野系统和心室肌,亦可存在于心房肌及房室结,引发多种类型心律失常。 刘冰 张英川 郭成军 方冬平 郭晋萍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反应及有关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996年 为探讨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反应及有关机制,对11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37例正常人观察倾斜试验(TTT)时血管迷走性反应。结果显示:TTT阳性、阴性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基础舒张压(DBP),基础心率×DBP差异均无显著性,而TTT阳性病人晕厥即刻DBP,DBP×心率与基础状态各指标比较,差异则有显著性,但晕厥即刻心率和基础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反应以血压变化为主为先,心率变化较迟或不明显,提示BP和心率的变化并非同一机制所致。TTT阳性病人中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者占70%,反映了VS的发生可能与β-受体高敏感性有关。TTT的应用为研究VS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手段。 李淑敏 胡大一 李宜富 郭晋萍关键词:晕厥 VS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血管迷走性晕厥 1996年 目的:探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并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直立倾斜试验加用或不加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对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晕厥患者、29例不明原因晕厥者及23例健康无晕厥史者进行诱发试验。结果:室上性心动过速组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为63.6%,与不明原因晕厥组的75.8%基本相似(P>0.05),与对照组的17.4%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晕厥患者与不明原因晕厥者在加用与不加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其晕厥类型均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与血管减压机制有关,与快速心动过速的心室率无关。 温金莲 郭晋萍 胡大一 商丽华 杨新春关键词:心动过速 血管迷走性 晕厥 早期T波倒置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 T波倒置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发病≤ 6 h的 6 1例 (男性 46例、女性 15例 ,年龄 39~ 80岁 ) AMI患者以动态心电图持续 2 4h监测 T波变化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对照。 结果 再灌注治疗患者 ,再灌注后 T波正向振幅显著降低同时呈现 T波倒置并逐渐加深 ,其中溶栓治疗成功的 2 4例于发病的 2~ 30 (8.6± 7.4) h、距再灌注 0~ 2 2 (3.5± 6 .3) h均显现 T波倒置 ,接受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的 2 2例于发病的 2~ 11(5 .9± 2 .5 ) h、距再灌注 0~ 9(1.9± 2 .7) h均显现 T波倒置。而 15例梗死相关动脉未开通患者在监测期间 T波多正向 ,仅 2例见 T波倒置。 结论 AMI患者 T波倒置的早期出现 ,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李瑞杰 胡大一 杨新春 郭成军 商丽华 贾三庆 李田昌 郭晋萍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动态心电图 T波倒置 58例健康人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 1998年 过去研究认为,自主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病死亡、特别是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近来研究证实,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g,HRV)可作为评估自主神经活性的定量指标。为了观察健康人自主神经活性的昼夜变化规律.我们对5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24小时HRV分析。 吕天翔 李瑞杰 郭成军 郭晋萍关键词:健康人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活性 HRV 自主神经系统 心源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