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外科
  • 2篇骨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隐性失血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失血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症
  • 1篇锁定钢板
  • 1篇体位
  • 1篇内踝
  • 1篇内踝截骨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膝关节
  • 1篇人工全膝关节...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郭兵
  • 2篇陈小杰
  • 2篇杨世明
  • 1篇徐尚华
  • 1篇郭卫
  • 1篇林华斌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科教导刊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内踝截骨空心钉治疗距骨颈Ⅱ及Ⅲ型骨折
目的 分析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包括手术的入路及固定的方式,提高距骨颈骨折治疗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到2014年的距骨颈骨折采用内踝截骨及空心钉固定的15例患者,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按照Hawkins分型进行...
杨世明郭兵陈小杰
关键词:距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内踝截骨
PBL结合SP病人考核在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为刚进入骨科实习的学员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骨外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流程,尽快适应骨科病房日常工作,对在我院2011和2012年骨科学习的福建医科大学学员实行PBL结合SP病人教学,并与传统教学班在整体知识把握、综合素质、临床实践、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
林华斌徐尚华郭兵
关键词:PBL教学骨科
急诊重症下肢创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下肢创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重症下肢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将患者分为VTE组和NVTE组,每组4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诊重症下肢创伤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项危险因素对于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并发VTE的预警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NVTE组患者,合并大血管创伤的患者比例、入院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D-二聚体(D-D)水平均明显高于NVTE组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明显长于NVTE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性别、恶性肿瘤情况、基础疾病情况、相关手术史、烟酒史、致伤原因、创伤面积、手术时间、下肢血管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大血管创伤、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入院时ISS、D-D水平均是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于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并发VTE均具有较高的预警价值;入院时ISS、D-D水平对于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并发VTE均具有中等预警价值。年龄≥50.93岁、术后绝对卧床时间≥3.45天、入院时ISS≥29.5分、D-D水平≥8.07 mg/L的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并发VTE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 对于急诊重症下肢创伤患者,可根据并发VTE的预警模型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邓有清刘旭超郭兵
关键词:急诊下肢创伤重症静脉血栓栓塞
体位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术后患肢体位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自2012年3月~2012年5月共实施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后6 h髋、膝关节均完全伸直位。B组:术后6 h患肢屈髋30°、屈膝70°,计算所有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结果]A组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80.23±57.64)ml,占总失血量的48.3%。B组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15.23±56.32)ml,占总失血量的31.4%。两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体位不同可以明显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量,术后6 h患肢屈髋30°、屈膝70°位可有效减少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量,有助于术后康复。
郭兵陈小杰郭卫
关键词:体位隐性失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