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颈动脉
  • 3篇动脉内
  • 3篇动脉内膜
  • 3篇动脉内膜中层...
  • 3篇中层厚度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内膜
  • 3篇内膜中层厚度
  • 3篇颈动脉内
  • 3篇颈动脉内膜
  • 3篇颈动脉内膜中...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患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胰岛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作者

  • 7篇罗洁
  • 6篇冯淑芝
  • 3篇肖广辉
  • 2篇王卉
  • 2篇曹丽
  • 2篇于梅琴
  • 2篇曹兆慧
  • 1篇田建立
  • 1篇孙雯
  • 1篇张佚
  • 1篇王佩显
  • 1篇张蕴
  • 1篇张广明
  • 1篇任晓阳

传媒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第七届全国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酒石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用的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酒石酸罗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期3个月。通过B型超声仪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服用罗格列酮3个月后,其IMT值(0.78±0.14)同治疗前(0.84±0.14)比较明显的降低(P<0.001),且IMT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AI)呈正相关(r=0.31,P<0.05)。结论:酒石酸罗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以及发挥抗炎抗细胞增殖作用,对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罗洁曹丽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胰岛素抵抗
天津市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IGT和糖尿病发病率调查
目的为了解IGT和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对我市1752名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进行IGT和糖尿病等的调查。方法筛查时采用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指尖毛细血管全血血糖(FPG和2hPG),对于FPG≥5.8 ...
冯淑芝肖广辉于梅琴罗洁王卉
关键词:IGT糖尿病高级知识分子发病率离退休干部
文献传递
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浓度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S)临床替代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并应用贝那普利干预治疗,观察对上...
冯淑芝罗洁曹兆慧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
文献传递
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硬化(AS)危险因素与其临床替代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并观察经贝那普利干预后AS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59例T2DM患者,记录其糖尿病病程,所有患者给予贝那普利(10 mg/d)治疗6个月,并在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常规、血脂。使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并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IMT值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1)经贝那普利干预治疗6个月,颈动脉IMT平均值与最大值、IRI、FBG、FINS、HbA1c、收缩压(SBP)、脉压(PP)均有显著下降。(2)IMT≥0.85 mm亚组较IMT<0.85 mm亚组IRI、FINS、SBP、PP明显增高,斑块检出率也高。(3)颈动脉IMT与年龄、IRI、SBP、PP呈正相关;而IRI与BMI、颈动脉IMT、PP呈正相关。结论:IR、SBP、PP增高是导致T2DM患者早期AS的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早期AS的基础。贝那普利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血压等机制来逆转糖尿病早期AS。
冯淑芝罗洁曹兆慧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贝那普利2型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横截面积(CSA)的关系。方法:在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EH患者中,按PP 75 mmHg为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IMT和CSA。结果:PP≥75mmHg组PP与IMT、CSA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52,0.439(P<0.01)。PP≥75mmHg组IMT、CSA与PP<75mmH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患者PP增宽是IMT、CSA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是EH并发症的最佳预测因子。
张广明孙雯冯淑芝曹丽罗洁张佚王佩显任晓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差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测定
以肾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一例
患者男性,68岁。主因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2个月,恶心、呕吐2周,尿少3天于2002年12月25日收入院。病人曾在外院就诊,因肌酐为306 u mol/L,尿蛋白+++,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给予“尿毒清”等治...
冯淑芝田建立肖广辉罗洁张蕴
关键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首发症状
文献传递
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IGT和糖尿病发病率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冯淑芝肖广辉于梅琴罗洁王卉
关键词:糖耐量低减发病率离退休干部高级知识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