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数据安全
  • 2篇数据保护
  • 2篇伦理
  • 2篇科学数据
  • 2篇基因
  • 1篇单倍体
  • 1篇单倍体诱导
  • 1篇单倍体诱导系
  • 1篇低温冷害
  • 1篇电泳
  • 1篇多残留
  • 1篇多残留检测
  • 1篇性状
  • 1篇荧光
  • 1篇智能感知
  • 1篇三维重建
  • 1篇失衡
  • 1篇数据分级
  • 1篇数据分类
  • 1篇数据共享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农业农村部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11篇王健
  • 6篇周国民
  • 6篇王健
  • 6篇张建华
  • 6篇张建华
  • 2篇周国民
  • 2篇刘婷婷
  • 1篇樊景超
  • 1篇廖方宇

传媒

  • 5篇农业大数据学...
  • 1篇智慧农业(中...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氯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毒性的研究
以斑马鱼胚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荧光凝胶电泳DIGE技术、质谱技术和基因芯片与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水平上去探究高效氯氰菊酯农药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机制,本研究完成以下工作:以丙酮为助溶剂...
王健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斑马鱼胚胎基因芯片
文献传递
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理解数据“保护-利用”失衡及挑战的新工具
2024年
随着全球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愈发关注隐私保护,以及数据主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等新型治理因素的影响,科学数据的“保护”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分析等“利用”功能,并对既有科学数据的“保护-利用”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这种失衡趋势表现为法律合规负担过重以及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逐渐减弱等治理挑战,现有研究和实践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来全面、系统地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为填补这一空白,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规则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旨在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机构政策等安全治理规则的角度系统分析“保护-利用”失衡及相关挑战。该框架整合了主要的科学数据安全治理规则类型,并结合“岛桥模型”、“法律-伦理”均衡和“适度落实”原则等三项分析工具,构建了治理规则与“保护-利用”平衡之间的传导路径。通过这一框架,论文解释并初步验证了其在理解科学数据合规责任过重和公共科学数据可用性弱化两大挑战中的应用价值。在全球科学数据安全法规日趋严苛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基于规则的分析视角及相关工具,丰富了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并为学术界、数据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应对当前挑战的有效工具和政策沟通的理论支撑。这一框架为未来在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应用和扩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保障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关键指导。
王健周国民王健许哲平周国民廖方宇
关键词:科学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探索:框架与模式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监管的日益收紧,科学数据管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合规”挑战,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逐渐成为学术界、数据管理实践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局限于对数据合规的解释与反应性应对,缺乏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讨论。这种认知不足限制了科学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理论框架和实用模型的发展。为形成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理解,本研究基于对现有实践的广泛调查,提炼出科学数据的六项关键安全特征:多重规制、伦理强规制、学科领域差异性、“规模-风险”帕累托分布、公益性和动态敏感性,以此六项特征为基础,构建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和分级框架,并提出了全面、平衡与精简三种保护模式。研究提出了“数据合规-合规成本-数据收益”三角平衡观点,合理解释了三者之间的权衡关系。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数据安全分类与安全分级的区别及其相互作用,澄清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的复杂性。该研究提出的针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理论框架为分析科学数据安全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框架性工具,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安全保护实践。
王健周国民王健许哲平周国民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安全数据保护数据分类数据分级
数据驱动的农业深度学习方法计量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数据驱动的农业深度学习模型成为农业科学的新型研究范式,农业数据集是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基础,高质量、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集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性能,从而助力深度学习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帮助相关领域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数据对于深度学习的驱动力,充分发挥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总结农业数据集的类型、规模、来源等基本特质,根据深度学习方法将其划分为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图像识别等4个类别,根据应用领域将其划分为视觉导航、特征识别、无损检测等7个类别。结果显示,数据集类型以图像数据为主,图像的数据量主要集中在50—1 500张范围内,由于农业数据采集的特殊性,数据集大部分由个人构建,部分来自公开数据集,主要利用数据集开展特征识别。在未来,随着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数据集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因此需要持续构建大规模、分布均衡、标注准确的数据集。本文通过强调数据对深度学习模型的驱动力及重要性,为数据推动深度学习农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佳乐张建华王健张建华
关键词:数字农业数据集
水稻单倍体诱导系的开发与应用
双单倍体技术可以快速产生遗传完全纯合的株系,进而加快育种进程。敲除水稻OsMTL基因可作为单倍体诱导系(父本),通过杂交方式诱导母本单倍体,但该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应用还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如父母本花期不遇、单倍体鉴定效率低和...
王健
关键词:水稻单倍体诱导系基因挖掘
东北地区粳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王健
文献传递
复杂大气物理胁迫对白背飞虱迁飞的影响:个例分析
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是一种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在中国以及一些其他亚洲国家暴发频繁,逐渐发展为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巨大威胁,形成了“爆发性、迁飞性、国际性、毁灭性”的为害属性。在...
王健
关键词:白背飞虱数值模拟
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平台设计与应用
2025年
随着数据驱动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农业科学数据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方法与技术研究也不断发展。围绕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存在数据语义孤岛严重,以及数据挖掘工具不全、不配套与场景适应性差等突出问题。本文设计了平台架构,构建了分析挖掘引擎,加载了典型和专业分析挖掘算子工具,形成了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平台,包括数据层、领域数据分析工具层、自动化挖掘框架层、在线分析引擎,以及用户界面层5个层次,开发了数据管理、组件管理、场景管理、挖掘分析4大功能模块。平台具备应用场景管理、在线分析、自动化挖掘等功能,突破“数据资源—分析工具—应用场景”衔接不畅的问题,形成集数据资源、分析模型、组件工具、场景分析和标准流程于一体的在线分析挖掘应用环境,支撑从“数据聚合—挖掘分析链—在线分析—场景应用”的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全过程,实现超大规模数据及不同场景分析应用的并发在线交互计算分析。
李佳乐林佳贺子康王健王健周国民
β激动剂直接竞争酶重组受体分析技术研究
目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激动剂)的违禁添加依然是影响我国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混合添加及新型类似物的层出不穷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针对该类违禁物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基于受体识别技术,克隆...
王健
关键词:多残留检测安全管理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研发
2025年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的构建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数据库、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将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更全面的数据池,支持跨领域跨学科数据的自动分析挖掘,发现隐藏的知识、模式和趋势。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农业、作物、基因、序列等相关28个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的数据库,制定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存储标准,搭建了基于HugeGraph图数据库的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建立“数据集-数据记录-信息实体”映射关系机制,并且设计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技术框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导入、自动管理和本体网络可视化等功能,突破当前农业本体数量多、数据量大、缺少专有系统进行管理等突出问题,研发了集大规模多格式农业科学数据本体导入、本体管理、本体内和跨本体映射关系编辑、本体网络可视化等四大类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有力提升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管理能力,支撑海量数据资源高效语义关联发布以及跨领域跨学科的数据自动聚合,为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奠定了基础。
陈晓静赵晓燕贺子康林佳李佳乐申家炜樊景超闫燊王健王健王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