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燕妮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艾滋病
  • 4篇高效抗反转录...
  • 4篇病毒
  • 3篇抗反转录病毒...
  • 3篇高效抗反转录...
  • 3篇艾滋病患者
  • 3篇病毒治疗
  • 3篇病患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
  • 2篇肝炎
  • 1篇单纯血浆置换
  • 1篇蛋白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药物
  • 1篇医药治疗
  • 1篇乙肝

机构

  • 11篇玉林市红十字...

作者

  • 11篇潘燕妮
  • 8篇王宇
  • 7篇黄强
  • 4篇陈小英
  • 4篇梁道斌
  • 3篇江渊
  • 2篇刘翠
  • 1篇覃艺
  • 1篇赖昌生
  • 1篇李全庆
  • 1篇周林荣
  • 1篇刘琳
  • 1篇黄芩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内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秦小超刘翠和鹰黄强王宇林光惠陈小英潘燕妮
项目来源于玉林市科学技术局、玉林市知识产权局2011年玉市科[2011]90号下达的《关于下达2011年玉林科学研究与开发计划第六批项目的通知》文件。艾滋病防控是课题组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统计数字表明,该区新发...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病死率的影响及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免费HAART的13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运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确诊后至开始抗病毒时间(月)、治疗前机会性感染种数(除外肺结核)、治疗前1年内是否患肺结核、治疗前是否患乙/丙肝、基线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结果 1 309例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35.53个月,5年、9年生存率均为95.81%;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0例,平均病死率0.52/100人年。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CD4计数、血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计数、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死亡风险降低,静脉吸毒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及早抗病毒、改善贫血状态和加强吸毒患者抗病毒随访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梁道斌秦小超黄锐洁陈小英黄强和鹰王宇潘燕妮江渊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600例AIDS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中、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符合HAART治疗标准的初治艾滋病患者纳入治疗观察,采用国家标准抗病毒治疗一线方案和政府提供的免费药物,对服药后不同时段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改善情况评估。结果:一线HAART方案在6个月内能较快速抑制HIV病毒,大部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后12~24个月随之缓慢回升,伴随临床症状改善。但晚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出现及依从性差是突出的不利因素。结论: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秦小超和鹰黄强王宇潘燕妮林光惠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CD4^+T淋巴细胞计数
参灵扶正胶囊治疗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良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参灵扶正胶囊治疗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而免疫重建不良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规范HAART的艾滋病患者77例分为治疗组(n=48),对照组(n=29),采用参灵扶正胶囊治疗艾滋病者48例,疗程21个月以上,观察指标有体重、临床症状、血常规、生化及IgG、IgA、IgM,补体C 3、C 4、CD^+3、CD^+3^+CD^+4、CD^+3^+CD^+8等;对照组常规进行HAAR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体重增加、贫血改善、白细胞回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IgG、补体C 4、CD^+3^+CD^+4和CD^+4/CD^+8改善显著(P<0.05),而IgA、IgM、补体C 3、CD^+3和CD^+3^+CD^+8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CD^+3、CD^+4和CD^+8三项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CD^+4恢复性提升在治疗后6个月开始超越对照组,两组CD^+3水平平稳上升,而治疗组值在对照组之上。结论参灵扶正胶囊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
秦小超吴炎农梁道斌刘翠黄强潘燕妮陈小英王宇黄锐洁徐丽丽
关键词:艾滋病免疫重建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计数(LYM)、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饱和度(SaO_2)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D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PaO_2及观察组患者PaO_2、Sa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LDH、PaO_2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宇秦小超黄强和鹰潘燕妮
关键词:肺孢子菌肺炎艾滋病人免疫球蛋白复方磺胺甲噁唑
方剂计量学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剂中的应用研究
赖昌生杨昭坚刘琳李全庆覃艺周林荣和鹰潘燕妮蒋诗皓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艾滋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是中国临床医学特色,在治疗艾滋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方剂计量学指标探讨艾滋病中医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和特点,为艾滋病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
关键词:
关键词:方剂计量学中医药治疗
单纯血浆置换与其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比较单纯血浆置换(PE)与其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E联合DPMAS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次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水平、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DBIL、ALT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TBIL、DBIL、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T均显著降低、CHE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清P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LB、GLO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ALB、GL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E联用DPMAS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能有效阻断肝损害的恶性循环,清除体内中、小分子代谢毒素及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有效降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
和鹰秦小超潘燕妮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患者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2例艾滋病患者行HAART,同时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52例艾滋病患者治疗12个月后体重和CD4+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NHP维度分析显示,患者躯体活动、精力状况、疼痛、睡眠和情感反应NHP综合积分值在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但社会孤独感状况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HAART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增加体重,改善近期生活质量。
秦小超和鹰黄强王宇潘燕妮林光惠陈小英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生命质量
T-SPOT.TB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间,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并诊断为艾滋病疑似合并肺结核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诊结核患者76例和非结核患者130例。对两组展开T-SPOT.TB检测,同时行结核抗体(Tb-Ab)检查。结果结核感染组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84.21%,明显高于非结核感染组16.15%(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SPOT.TB检测灵敏度84.21%高于结核抗体36.8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两种方法分别为83.84%、8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μL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μL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75%、76.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POT.TB检测阳性结果,A孔/B孔特异性斑点>100的结核诊断率高于A孔/B孔特异性斑点<100的患者(P<0.05)。结论 T-SPOT.TB技术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均较高。
王宇潘燕妮梁道斌江渊黄芩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艾滋病结核感染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 Touch)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于2017年5—11月在该院救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4例,通过Fibro Touch检测获取肝脏硬度值(LSM值),分析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之间肝脏硬度值的差异性。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LSM值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35,P<0.05),肝酶正常组在S1,S2,S3,S4的LSM值分别为(14.1±2.8)k Pa,(20.1±7.1)k Pa,(26.1±12.1)k Pa,(34.0±11.1)k Pa明显低于肝酶异常组的(16.1±2.1)k Pa,(24.2±8.1)k Pa,(31.2±7.1)k Pa,(38.9±11.1)k 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M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Fibro Touch是评价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和诊断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潘燕妮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硬度肝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