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湖

作品数:24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6篇缺血
  • 6篇梗死
  • 4篇血管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血性
  • 3篇硬化性
  • 3篇支架置入
  • 3篇支架置入术
  • 3篇置入
  • 3篇置入术
  • 3篇椎动脉
  • 3篇卒中

机构

  • 21篇济宁医学院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张俊湖
  • 7篇卓军
  • 4篇冯勋刚
  • 3篇徐鹏
  • 3篇张国荣
  • 3篇张立攀
  • 2篇李康增
  • 2篇蔡高梅
  • 2篇彭友敬
  • 2篇周树虎
  • 2篇王琳
  • 2篇胡铭
  • 1篇赵欣
  • 1篇郝永楠
  • 1篇郑建明
  • 1篇陈玲
  • 1篇杨君
  • 1篇赵中庆
  • 1篇庞月玖
  • 1篇郑志雄

传媒

  • 9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发性基底动脉夹层一例
2022年
本研究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1216。患者女,2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5 h”入院。患者入院前5 h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行走,左上肢抬起不能,伴头晕,无意识不清,无抽搐,无发热,在当地医院急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转我院进一步诊治。家属诉患者近来经常熬夜。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药物滥用史,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6/7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双眼向左侧凝视,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4级。
张俊湖张婧田文静张国荣卓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缺血性卒中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进展型32例,完全型41例。比较...
张俊湖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栓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一种压力可视化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一种压力可视化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弹性板,弹性板上活动设置有无弹性复合布带,所述无弹性符合布的另一端盘绕在紧固槽内勒扎锁紧;所述的弹性板上螺接设置有加压螺杆,所述加压螺杆为空心螺杆,其上端固定设置有拧转把手,在加压螺杆...
吴昭英宋民芳冯勋刚张俊湖周树虎王玉忠蔡高梅李伟
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降低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降低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150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手术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出院前1 d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3%vs.5.07%,P<0.05)。时间与干预方式在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时间、干预方式在HR、SBP、MAP上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穿刺中(T1时刻)、穿刺后(T2时刻)、压迫包扎前(T3时刻)的HR、SBP、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SOD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关爱与沟通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方法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介入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尹燕武别曼丽马云通张俊湖王琳闫冒磊马中越胡仰金赵欣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迷走神经反射护理满意度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跨病变压力比:评价方法和临床意义
2025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其结构和功能评估对制定临床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CAS病变的血管内治疗指征以往主要依据脑血管造影显示的管腔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跨病变压力比(pressure ratio,PR)作为动脉狭窄后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ICAS病变评估方面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就ICAS病变PR的评价方法和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曹英丽张婧张魁陈杨慧于继鑫徐鹏李若林卓军张俊湖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脑血管循环
有症状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有症状椎动脉狭窄是指引起头晕、复视、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中重度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1]。由于解剖因素、血流动力学等原因,起始部是椎动脉最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部位;9%~33%的后循环缺血是因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stium stenosis,VAOS)所致[2]。
曹伊凡徐鹏赵春霞张梓钰张俊湖李若林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循环缺血
表现为卒中预警综合征的有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出血: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 warning syndrome,SWS)是一种罕见但高危的缺血性卒中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短期内(通常24 h~7 d)反复刻板样发作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1]。SWS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8.3%,其中42%~71%最终会发展为脑梗死[2]。SWS的病因包括穿支动脉病变、载体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高反应性等,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脑小血管病、动脉-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梗死周围去极化等[3]。
徐鹏曹伊凡赵春霞张梓钰李若林张俊湖
关键词:脑出血支架置入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低分子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1);两组治疗后NIHSS均降低,ADL均增加;观察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张俊湖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钠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弥散加权成像皮质层状坏死表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WI)出现皮质层状坏死(CLN)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连续积累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入选病例均在发病后48h内行DWI、MRA及颈部动脉彩超检查,除外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其中5例行主动脉弓卜及全脑DSA检查。分为CLN阳性组和CLN阴性组,比较2组的病灶同侧MCA、ICA颅内段和颅外段(责任供血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结果9例患者DWI出现CLN表现,其中7例存在责任供血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单纯表现为CLN信号改变的5例均为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患者DWI未显示CLN信号改变,其中12例存在责任供血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病灶同侧ICA颅内段和(或)MCA中度及以上狭窄或闭塞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与21.9%,)(X^2=3.85,P〈0.05)。CLN信号改变与ICA颅内段和(或)MCA中度及以上狭窄呈正相关(OR值为4.5,95%CI:1.0-20.2)。无狭窄方面相比CLN阴性组显著高于阳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与31.3%,校正X^2=0.32,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磁共振DWI序列如出现CLN表现,提示极有可能存在责任供血大动脉的中度及以上狭窄或闭塞,应进一步评估血管状况。
冯勋刚张俊湖杨君程焱
关键词: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
MRI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价中的应用
2024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但主要基于狭窄程度指导血管内治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均未获得阳性结果。近年来,ICAS的评价逐渐从传统解剖学(狭窄程度)转向血流动力学和斑块特征。文章就MRI在ICAS血流动力学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于继鑫陈晨巩利曹英丽陈杨慧孔令鑫张俊湖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脑血管循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